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師藝術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五大發展理念。“五大發展理念”符合高等師范院校藝術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規律,同時,也是高等師范院校藝術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方向和旗幟。堅持“五大發展理念”的引領作用,必然會培養出跟多優秀的人才,為建設特色社會主義創造更多優異成績,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
關鍵詞:五大發展理念;高等師范院校;藝術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提出:實現“十三五”時期發展目標,破解發展難題,厚植發展優勢,必須牢固樹立并切實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這是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一場深刻變革。全黨同志要充分認識這場變革的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1]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是高等師范院校藝術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方向和旗幟。
一、創新是高等師范院校藝術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目標和方向
創新是時代的需求,是高等師范院校藝術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目標、方向和旗幟。在我國,近幾年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和博士教育逐步發展,但傳統的教育模式普遍求多求大,不能從根本上推動教育質量的提升,全國各高校應該根據自己的特色明晰自己辦學的定位,陳功舉辦具有特色的師范院校是今后各高等師范院校辦學的目標。特色辦學的目標必須具有欣欣向榮的發展動力,這對各高等師范院校藝術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是創新是對各高等師范院校不斷彰顯實力的指標,我們要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才能真正的適應今天社會高速發展的現狀和要求,另外,各高等師范院校需要以創新的姿態不斷調整自身的教育教學改革,這創新不是對事物發展的外在要求,而是事物發展的內在力量,創新是一種勇氣,是事物自身不斷破繭蛻變的勇氣和力量,我們不但要培養具有創新素質的人才,更要讓藝術教育本身具有創新性,藝術教育本身就是一個不斷創新的個體。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跟上時代的變化,才能真正培養出能夠適應未來工作崗位的高端人才,才能讓我們的莘莘學子能以創新的姿態不斷創造著未來,才能真正為社會主義建設做貢獻。
二、協調是高等師范院校藝術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方向和旗幟
協調是時代的需求,是高等師范院校藝術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方向和旗幟。中國的高速發展必然需要中西部、城鎮與鄉村、發達地區與落后地區的協調發展。必然要求我們在政策上對西部地區、鄉村和落后地區進行傾斜,要花大力氣改善這些地區的教育教學條件,要花力氣研究西部地區、鄉村和落后地區的改善措施,要花力氣為西部地去、鄉村和落后地區引進人才,并且在全國的高等師范院校要引導學生對社會全面發展的責任心,要引導學生具有協調發展、全面建設的使命感,要引導學生甘愿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的付出精神,要引導學生傳承新中國成立前后艱苦奮斗的精神品質,北大荒精神、大慶精神、焦裕祿精神、紅旗渠精神、兩彈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載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災精神等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優良精神品質是中國的脊梁、是中國進行新時期社會主義建設的魂,我們要繼承并發揚。
三、綠色是高等師范院校藝術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目標
綠色是社會健康發展的內在需求,是社會主義建設的目標和方向。在高等師范院校藝術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中,“綠色”是教育教學的重要內容和方向,是我們進行藝術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要目標。在高等師范院校藝術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中,要引導學生全面認識“綠色”這一理念的重要性。“綠色”這一理念要貫穿在學生的認識、思維及行動上。同時,“綠色”這一理念也是學生進行藝術創作的出發點和創作的主旨,藝術創作是對社會現實的表現和反思,“綠色”這一理念為我們進行藝術表現提供了無數的可能性。
四、開放是高等師范院校藝術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目標和方向
開放是時展的需要。在高等師范院校藝術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中,開放的教育能夠讓學生認識當代藝術的動向,認識藝術在今天的本來面目。只有在開放的教育教學中,在對外交流的過程中學生在能夠認識自身的不足和優勢,才能夠在開放的比較中認識自我的價值,找到我們自身在世界文化中的自信,才能夠真正創作出從實踐中生發,對當代社會具有真正價值的優秀作品。開放的教育模式不僅要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提高學生的創作水平,還需要在教學體制的建立、課程的設置上具有開放性,要在學生生活和學習的點點滴滴中建立一種開放學習的模式,從而在根本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五、共享是高等師范院校藝術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方向和目標
共享是時展的需要。在社會主義建設中,我國存在著資源不均衡的現狀,為了加快全面發展,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我們要學會“共享”,以便加快經濟發展的步伐。共享是在開放社會實現全面發展的關鍵因素,是我們進行經濟體制改革的方向和目標,同時,共享也就意味著分享,共享是每個公民在當代社會擁有的一項素質,是個人能力的重要指標。從資源的獲得,從情感的交流、從個人能力的提高等方面都要求我們擁有“共享”的理念。在高等師范院校藝術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中,共享是進行教育體制改革的重要因素。只有讓學生擁有“共享”的理念,才能夠真正提高學生的能力,提高學生的交往意識,提高學生的情感水平,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一個學校或者一個班級,更何況一個學生,能夠掌握的資源或者擁有的能力必定有限,“共享”的理念能夠讓學生在有限的范圍內和有限的時間內掌握更多的知識,從而提高自己的能力。在“共享”這一理念下的引領下,在高等師范院校藝術教育體制改革中,在課程的設置中,要將“共享”這一理念貫穿其中,或者從根本上在“共享”這一理念的引導下進行課程設置,并將這一理念作為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內在因素進行教育教學,從而從根本上提高高等師范院校藝術教育的水平,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為提高人才的質量服務。
作者:石海彬 單位:渭南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