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數字技術在影視廣告后期制作中運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立足信息化社會場景觀察,在數字技術不斷升級與行業滲透過程中,形成了對傳統媒體產業的巨大顛覆效應。尤其在影視制作領域,數字技術的介入極大地提高了非線性編輯地位,促使整個影視廣告制作工作量向后期集中,而如何有效運用數字技術,就成了影視廣告作品成功與否的關鍵。本文闡明數字技術在影視廣告后期制作中的運用維度,基于比較思維分析了數字技術運用于影視廣告后期制作的優勢,在進一步細分影視廣告類型的基礎上提出運用方式。從傳播學角度分析,當代影視廣告作品(或稱之為“廣告的影視化形態”)屬于新媒體傳播內容范疇,它的出現高度契合了“互聯網+”文化生態視閾下的傳播范式,能夠產生遠比傳統平面廣告、電視廣告等更強烈的感染力。其中,“感染力”的產生除了影視元素(如故事情節、鏡頭語言、藝術色彩等)的滲透外,更多地源自于數字技術的賦能,例如利用動作捕捉技術(MotionCapture)讓虛擬形象表情、肢體動作變得更加流暢,又如利用特效技術(SpecialEffects)為廣告畫面添加幻象,產生不可思議的觀賞效果。而這一切,都是建立在影視廣告素材“數字轉化”的前提下的,幾乎貫穿影視廣告制作的全過程,包括素材拍攝、存儲、編輯等。從這一角度說,“數字技術”(DigitalTechnology)本身并不是一種獨立的技術,而是由多種信息化技術構成。一方面,狹義的數字技術代表了信息存儲狀態,即計算機能夠識別的二進制數字狀態,這也是數字技術命名的由來。對比傳統影視廣告技術而言,規避了膠片裁剪、拷貝、排列、組合等復雜流程,直接從硬盤存儲介質中提取、處理即可,當然這一過程中涉及到復雜的編碼、壓縮、解碼等流程,完全由計算機執行,節約了處理時間、降低了處理難度、規避了資源浪費等問題[1]。另一方面,廣義的數字技術代表的是一種內容生產方式,它甚至可以完全取消傳統影視拍攝環節,借助3D建模技術、數字繪景技術等“憑空制造”出影視廣告內容,在后期配音配樂、片頭制作、字幕處理等方面更為便捷。
1數字技術在影視廣告后期制作中的運用優勢
直觀上看,數字技術運用在影視廣告后期制作的現象,在一開始并不存在明顯的標靶性,即數字技術的出現并不是為了滿足影視內容生產需求為目的。這是因為,數字技術本質上屬于計算機技術的伴生品,它是建立在二進制記數系統之上的,從而實現了把影視作品以代碼形式存儲、傳輸到計算機中,是計算機科學領域對信息格式、數據轉換、處理手段等一系列的創新。因此,可以把數字技術對影視廣告后期制作帶來的優勢,視為一種“無心插柳”的現象,但這并不影響數字技術對影視廣告后期制作的價值,特別是多媒體設備、視頻剪輯軟件、特效插件、合成技術等出現之后,數字技術介入到影視廣告后期制作產生了明確的傾向性,如Maya、3DMax等軟件,就是專門開發出來用于影視內容生產的,從這個角度出發,當代的影視廣告屬于數字技術與媒體技術的融合產物[2],這也就意味著它同時具有兩方面的優勢,具體內容如下。
1.1豐富了影視廣告的表現形式
數字技術可以提高畫面自動生成、自動處理的能力[3],例如二維動畫廣告中的補幀動畫技術,在后期制作過程中,只需要提供首尾關鍵幀的狀態即可,其余過程動畫由計算機自動補全。這樣的技術運用下,不僅減輕了廣告后期制作的工作量,同時也讓畫面更加流暢,且在不同的設定狀態下,生成更加豐富的影視廣告表現形式,例如隨機運動、按指定路線運動等。這意味著,影視廣告表現形式的豐富性,并不完全依賴內容,媒體的多樣性、交互的多樣性也是促成影視廣告表現形式豐富性的途徑。其中,一種較為典型的影視廣告后期制作方式,就是將動畫元素與現實元素結合在一起的狀態,通過打破“次元壁”的形式,給受眾帶來更多層次的情感體驗。如國內火極一時的“腦白金廣告”,將3D人物、真實人物、商品等要素結合在一起,形成一種時空錯覺,突出了腦白金產品“年輕態”的宣傳噱頭。
1.2提高了影視廣告的制作質效
從現實維度出發,很多影視廣告公司、工作室、制作人等選用數字技術,主要是考慮到制作成本。如果采取傳統拍攝、剪輯、生成等流程,無論是真實狀態(人物、道具、布景等)還是全動畫(手工繪制)形式,所需要的投入都非常大。同時,影視廣告本身要求的質量又遠高于一般電視、平面廣告,勢必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利用數字技術,則可以在減少投入的同時,保障影視廣告的制作質量與效率。例如,利用綠幕摳圖的方式,只需要演員在綠幕前表演即可,在后期制作中加入背景、特效、音樂等元素,完全不用進行外景拍攝。
1.3保障了影視廣告的創意實現
影視廣告后期制作的主要目的,并不是對拍攝素材進行梳理、拼接等,事實上大部分傳統影視廣告制作前期、中期的工作,在數字技術的加持下,都被遷移到影視廣告制作后期。例如剪輯工作,通常伴隨著特效設計與添加,這是數字技術改變傳統影視廣告制作流程的重要表現。對比而言,傳統影視廣告制作的過程中,為了表現一個創意,就必須在拍攝素材期間進行,如著名的哥倫比亞電影公司片頭女神(JennyJoseph版本),曾一度被人為是CG動畫,但實際上拍攝于1992年,彼時并不存在真正意義上的數字技術。為了完成這一片頭,需要模特真實拍攝,即創意與實現之間的時空間隔非常小,在后期技術未發生顛覆性變化的狀態下,也不存在完善創意的可行性;而數字技術卻可以輕松地實現這一點,同樣以哥倫比亞電影公司片頭女神為案例,該公司上映《黑衣人:全球通緝》影片時,片頭利用數字CG動畫技術,讓女神一只手帶上了黑色墨鏡。同樣,在該公司上映《僵尸之地2》時,利用數字CG技術制作了女神“拿著火炬打僵尸”的鏡頭。在數字技術的運用下,實現了創意的進一步延伸。
1.4提供了影視廣告的糾正機制
從早期的影視作品欣賞體驗上說,特效運用狀態下很容易讓人產生突兀感,如真人實景拍攝條件下,加入定格動畫元素,往往會出現畫面不協調、動作不流暢的現象。將這一現象進一步擴大來看,一個影視廣告中可能包括多種素材類型,或實景拍攝、或手工繪制、或三維建模等,不同素材融合的過程中會出現色調、比例、聲音、運動軌跡等不統一的問題。數字技術的運用,能夠在影視廣告后期制作中提供糾正機制,消除同一鏡頭畫面中突兀的層次感。例如,在影視廣告畫面的顏色調配上,運用Nuke軟件進行顏色校正,無論素材出于何種位色,都可以強行地轉化成32位色,這樣一來就可以保障整個畫面的色彩基調保持統一。進一步在高光位置、光照方向、陰影處理等細節上調整,利用計算機強大的運算能力渲染,從而消除不同影視素材拼接過程中的色差問題。
2數字技術在影視廣告后期制作中的運用維度
現階段,數字技術與影視廣告已經呈現出深度綁定的狀態,具體到影視廣告后期制作階段,主要包括四個運用維度。
2.1存儲緯度
從數字技術引發的影視廣告產業嬗變上分析,存儲維度的變化最為明顯,也從根本上顛覆了傳統的影視廣告后期制作模式。事實上,影視廣告可視為電影產品的一種類型,因此傳統影視廣告素材在存儲緯度上主要應用的介質為膠片(影像)和磁帶(聲音),拍攝完畢之后通過轉光、翻正、翻底等步驟將影像、聲音整合起來。很明顯,這種存儲技術不僅需要提供巨大的空間,而且必然會消耗大量的存儲資源。同時,傳統介質的保存面臨著很多安全威脅,材質本身、周圍環境等容易造成影視廣告素材的損壞[4]。借助數字技術的情況下,存儲緯度的大部分風險都可以有效的、低成本的規避,如果拍攝過程中所采用的設備,直接生成了數字文件,只需要直接存儲到硬盤、云盤等設備中即可,非常方便復制與分享。而如果采用的是傳統拍攝方式,所形成的素材需要利用一些設備(即“膠轉磁”設備)轉化成數字化信息格式。數字化存儲的優勢不僅是安全性提高,還可以進一步對影視廣告素材進行壓縮、修復,減少存儲空間需求。2.2處理維度從受眾角度出發,影視廣告不僅應具有“廣而告之”的宣傳功能,其本身也屬于藝術創作的范疇。一部影視廣告作品要充分地吸引觀眾、達到廣告效應最大化的效果,需要從素材上著手,對光影、色彩、紋理、質感等進行藝術性處理。很顯然,傳統的影視廣告后期制作存在很多限制,所謂“修片技術”主要是針對清晰度而言的,卻很難對影視廣告所需要的“超自然氛圍”產生作用。利用數字技術處理影視廣告素材,效果是非常顯著的,很多專業的影視制作軟件可以輕松實現,如Premiere、AfterEffects等軟件可以實現影視廣告素材的渲染、美化、調色等。2.3剪輯維度對于一部影視廣告作品而言,最主要的元素是畫面,這是因為廣告受眾在觀賞影視廣告的過程中,70%以上的信息都是通過視覺渠道捕捉的,由此可見剪輯的重要性。從剪輯維度出發,數字技術實現了線性剪輯向非線性剪輯全方位轉變。本質上,剪輯內涵就是“剪接+編輯”的集合體,線性與非線性的區別主要是所利用技術手段的區別。其中,線性剪輯過程中素材的搜索、錄制等必須遵循時間順序,這就意味著編輯人員需要反復卷帶、確定素材內容,其缺點不僅是消耗大量人力、時間,還很容易損壞膠片、磁帶等信息介質,造成影視廣告作品制作返工。非線性編輯主要利用數字技術,即對數字化格式的存儲素材進行剪輯,剪輯師可以隨意從硬盤中調取素材片段、按照藝術創作的理念進行處理,且可以進行多線程剪輯工作;例如,利用Premiere軟件剪輯的過程中,涉及“閃回鏡頭”的處理方式,就是重復利用同一段素材、進行差異化處理。
2.4特效維度
現階段,特效元素幾乎成為了影視廣告作品的標配之一,無論是動畫影視廣告、實景影視廣告及“真實+虛擬”影視廣告等,特效技術的運用都能夠產生新穎生動的表現力。從特效維度出發,傳統影視廣告后期制作的難度非常大、操作方式非常復雜。如電影《安全至下》中主人公吊在鐘表上的鏡頭,實際上是運用了“強迫透視”的手法,又如“定格動畫特效”“二次曝光”等,特效鏡頭的制作成本非常高昂,且素材拍攝的過程中伴隨著大量不可控因素。利用數字技術增加影視廣告特效,在現階段技術水平下,已經不再是困難的事情。例如,較為常見的“綠幕拍攝+后期摳圖”特效技術,可以將分開拍攝的影視廣告素材融合到一起,形成非常逼真的影視畫面效果[5]。同時,特效維度的數字技術應用,可以很好地實現影視廣告后期制作的創意需要,諸如利用HoudiniMaster、Illusion等特效軟件,可以便捷地在原片素材上添加特效場景。在特效維度下,數字技術運用于影視廣告后期制作的途徑很多,按照影視元素劃分主要涉及三類[6]:(1)動畫特效,或稱之為“畫面特效”,即將一些現實中不存在的內容,通過3D建模、渲染等技術添加進去,如視頻廣告中經常出現的“美味爆發”特效,運用蒙太奇的手法,將人們品嘗到美食的感覺用“火山噴發動畫”的形式表現出來。(2)字幕特效,這也是現代影視廣告作品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文字在所有內容要素中,可以最清晰地傳達出廣告標題、主旨,引起受眾的關注。例如由劉儀偉參演的360殺毒軟件廣告,文字特效的運用方式非常簡單,由演員手持喇叭喊出“360殺毒永久免費!”,隨機畫面上出現綠色3D文字,在給受眾的體驗上,則是從看不見、摸不著的聲音信息直接轉化成了直觀、清晰的文字信息,效果非常明顯。(3)聲音特效,很多具有創意性的影視廣告中,配樂、配音等是重要的加分項,其主要作用是烘托氛圍。但利用現場錄音的方式,往往無法取得理想效果,容易出現噪聲、高低浮動等問題,因此利用數字技術在后期添加音軌,將配音導入進去并做出藝術化處理,能夠產生很好的特效體驗,如激光發射的聲音、機車轟鳴的聲音等,能夠增強代入感。
3結語
總體而言,廣告作為一種社會商品宣傳營銷途徑,在“互聯網+”文化生態中日漸朝向影視化方向發展,其背后既有數字化技術滲透、推動的作用,也源自于廣告受眾藝術審美水平的不斷提高。因此,無論是投放廣告的商家,還是廣告制作單位,都應該重視數字技術對該行業、產品的影響。尤其是對于廣告行業來說,影視廣告后期制作可以發展成一個獨立的部門或產業模塊,以提高制作水平,為更多廣告創意的實現奠定基礎。
引用
[1]王力浩.數字技術在影視后期制作中的應用分析[J].明日風尚,2021(20):46-48.
[2]劉笑.基于數字媒體技術的影視廣告設計[J].數字技術與應用,2019,37(12):221-223.
[3]顧婷婷.數字媒體技術在現代動畫設計中的應用[J].數字技術與應用,2021,39(10):91-93.
[4]寶島.數字技術在影視后期制作中的應用[J].藝術品鑒,2021(2):117-118.
[5]丁雪偉.數字技術在影視廣告后期制作中的運用研究[J].新聞研究導刊,2020,11(23):17-18.
[6]姜蘇航.論數字技術在影視廣告后期制作中的運用[J].中國報業,2020(22):58-59.
作者:馮瑞芬 單位:西安思源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