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新媒體在版畫藝術創作中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引言
新媒體技術在版畫藝術創作中的廣泛應用推動了版畫藝術的升級發展。數碼技術和版畫藝術的結合不僅增強了版畫藝術作品帶給人們的視覺沖擊力,而且突出了版畫的藝術特點。新媒體技術在版畫藝術創作中的有效應用,是版畫藝術與時俱進的標志,也進一步推動了版畫藝術的現代化發展。同時,在新媒體環境下,版畫藝術家不再過分地強調版畫技藝的專攻和深挖,而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版畫藝術與現代化技術的整合上,實現了版畫藝術與現代人們思想需求的完美結合,創作出來的作品也更具感染力和時代性。
二、新媒體時代版畫藝術發展現狀
版畫是我國傳統的印刷工藝,發展歷史悠久,在21世紀以前,我國多以復刻版畫為主,原始的版畫作品最常見的內容是宗教。隨著歷史的發展,版畫的內容也越來越廣泛。越來越多的版畫內容用以表現藝術家的主觀精神,版畫的展現途徑也越來越多樣。新時期,媒介利用成為版畫藝術升級和發展的關鍵。將不同的藝術技巧和媒介手段相結合,是新時代版畫藝術家的新追求。目前,版畫藝術正處在發展的關鍵時期,版畫的藝術內容和傳播形式都與傳統的版畫藝術有了很大的區別。各種新興內容和新興版本的版畫作品層出不窮。版畫藝術家也抓住了新媒體時代的技術優勢,開始嘗試版畫藝術與多種媒介的整合與創作,推動版畫藝術風格的拓展和版畫藝術形式的多樣性。隨著新媒體手段在版畫藝術創作中的應用,出現了新的版畫藝術現象和版畫藝術語言。比如“綜合版畫”,綜合版畫不再局限于單一的制作材料,在材料種類的選擇上更豐富,是多種制作材料和制作工藝的結合,是集合性的新興版畫藝術代表。“數碼版畫”結合了新媒體的藝術手法,其最大的優勢是制作過程受外界多種不確定因素的影響非常小,而且制作工藝更加精準,保存也更安全方便。此外,在當代版畫藝術創作中,其表現意向和藝術風格都更加現代化和技術化。相比傳統煩瑣的制作工藝,現代版畫的設計更加簡單,易上手。與計算機技術的結合,也有效解決了色彩不具備物理染料顏色的現實問題。與電子和數字音樂藝術的結合,也使版畫的視聽藝術呈現了前所未有的效果。3D技術的應用,對現實的模擬,使版畫藝術的立體感更強,視覺沖擊力更明顯,復刻和還原度更高。結合現代計算機技術創作的“數碼版畫”,比較成功的作品有:羅智霞的《夢》、徐冰的《析世鑒》、雷金成的人像數碼版畫作品,等等。藝術家與時俱進,將版畫藝術與多種新興媒體實現融合和應用,新興版畫藝術也更符合大眾的審美需求。[1]
三、利用新媒體進行版畫藝術創作的利與弊
(一)積極方面
當代版畫藝術是版畫藝術家更深度追求藝術發展的結果,也凸顯了版畫藝術的社會價值,將藝術發展與社會發展融為一體。隨著新媒體技術在版畫藝術創作中的應用,版畫的藝術展現形式更加多樣,藝術情感也更符合當今時代大眾的需求。同時,在藝術傳播和發展的過程中,也推動著人們藝術觀念的改變。對于當今時代的人們來說,版畫藝術不僅是傳統工藝的傳承,更是一種藝術精神的升級。版畫藝術的現代化也更符合社會大眾的審美需求,更能引起大眾對版畫藝術的情感共鳴,使人們從審美和心理上得到雙重滿足。隨著社會經濟和現代科學技術的進步,更多的版畫藝術家嘗試將數字技術運用到作品設計中,數字技術可以實現版畫作品在創作過程中靈活地進行細節調整和優化,并且數字版畫的創作流程更簡單、便捷,藝術風格也更加成熟。如今多元化的版畫藝術形式,不僅是版畫自身特殊價值的表現,也是現代社會人們生存狀態、人與自然關系的進一步呈現。版畫藝術與新媒體的進一步聯系,是版畫藝術數字化的過程,呈現出良好的時代特征和社會內涵。當代的新媒體元素,比如編碼、鼠標等科技符號也被穿插在了版畫藝術作品當中,是版畫藝術作品藝術性和時代性交融的表現,也是不同文化和觀念的交融。新媒體技術手段對新興版畫的發展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推動著版畫藝術從簡單的復刻到現代的多樣化,豐富了版畫藝術的風格形式,推動了版畫藝術的快速、穩步發展。[2]
(二)消極方面
從相對不利的角度來看,新媒體時代,也存在一部分版畫藝術家為了讓版畫作品更加標新立異,視覺效果更新穎,而忽視了版畫作品的藝術感,將版畫作品變成了展示自身技藝的工具。在藝術多元化的當代,出現這種現象,一定程度上是難以避免的,但也確實阻礙了中國版畫藝術的健康發展。對于版畫藝術家來說,他們確實可以利用先進的電子技術來增加版畫的現代價值,但是版畫的藝術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新媒體技術在當代版畫藝術作品中的應用和融合還缺乏相對完整全面的整合路徑,部分版畫藝術創作仍然沿用著傳統的制作工藝和方法。當然老的工藝不能丟失,但老的工藝也要升級和發展,老的版畫形式也需要隨著人們需求的變化和增長不斷優化和升級。部分版畫創作技巧性和技藝性不夠高,也沒有建立與現代新媒體、人們生活、人類情感的聯系,這也是現代版畫在藝術發展過程中新的困惑和迷茫。
四、新媒體在版畫藝術創作中的有效應用
(一)在版畫藝術創作理念方面的應用
版畫藝術在一定程度上是通過版畫內容產生對人們視覺上的沖擊,激發起人們對社會、于事件的思考和領悟。新媒體技術在版畫藝術創作中的應用給版畫藝術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推動著版畫藝術創作理念的升級和發展。就版畫藝術來說,不同材質的版畫可以展現不同的風格,給人不一樣的視覺沖擊和心理感受,所以,一定程度上,版畫藝術的創新過程也是版畫制作材料多元化應用的過程。在信息化飛速發展的當今社會,電腦等智能設備的出現和升級逐漸占據了傳統工藝的市場,越來越多的版畫創作新媒介出現并被廣泛應用到圖文的制造中。人們對于藝術創作中新媒體技術的應用也從最初的不理解、反對,發展到好奇、新穎、認可和接受。基于此,新媒體技術給版畫藝術呈現帶來了更多的途徑和效果,同時,也影響著當代藝術家的思維。這種影響不僅體現在藝術創作的技術和技巧方面,更體現在其他層面。版畫藝術與現代印刷技術和新媒體技術的結合,使得版畫藝術的展現形式和內容更豐富,也更能滿足當今時代人們對于藝術的需求和追求。新媒體技術的發展和在版畫藝術中的廣泛應用,進一步刺激了版畫藝術家的創新意識,推動了版畫藝術家借助新媒體技術來增強現代版畫藝術的視覺沖擊和體驗效果。不僅打破了傳統版畫藝術的局限,也是傳統經驗技藝的傳承,以及傳統技藝的升級和發展。比如絲網版畫印刷作品《瑪麗蓮·夢露》,其是現代與傳統的完美整合,新的手法和技藝讓瑪麗蓮·夢露的性感展現得淋漓盡致。版畫的內容深刻地反映出當時背景下嘈雜與虛無的并存,是一種社會現象和社會形態的隱形詮釋。創作工藝上打破了傳統,實現了創新,展現內容上也更時代化,社會化。是一種創新型的創作理念。而創新型版畫藝術作品的典型代表——徐冰的《天書》大膽地嘗試使用編排、重復等現代藝術構圖形式,是技藝上的創新,也是藝術展現精神的升華。[3]
(二)在版畫制作工具和方式方面的應用
新媒體技術在版畫藝術創作中的應用也推動了版畫制作工具和方式的變化和改革,使版畫制作的工具和形式更加多樣化。[4]版畫設計從手工繪制到電腦操作,一臺電腦就可以實現整個版畫作品的設計和繪制,流程簡單,操作便捷,再也沒有凌亂的畫室和令人傷腦筋的返工和修改,鼠標一鍵操作就可以改變顏色和線條,并做出精細的微調。現代的數碼版畫是通過數字制作技術而形成的,電腦屏幕成為畫紙,鼠標成為畫筆,作品通過打印機就可以實現輸出,而且畫質可以根據實際藝術需求自由選擇。當代版畫藝術與數碼繪畫技術的結合和再創造成為傳統版畫藝術發展的新焦點。借助先進的圖像處理軟件,傳統版畫在藝術表現形式上更豐富。當然,在現代,畫幅的比例也可以根據作品的現實需求進行自由選擇。在現代版畫藝術的輸出方面,印刷藝術的發展也推動了版畫藝術的進一步發展。大多數的現代版畫藝術家也借助先進的印刷技術很好地實現了傳統版畫藝術的繼承和發展,現代化技術在印刷、紋理、黑白等方面的技藝升級也打破了人們對傳統版畫印刷固有的偏見。
(三)在版畫制作材料方面的應用
在新媒體環境下,版畫藝術作品的媒介傳播渠道和創作材料正逐漸多元化,也凸顯了傳統工藝與現代化技術手段的融合與應用。[5]現代版畫藝術家不僅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轉變了版畫的表現形式,打破了版種的局限,還挖掘出多種制版材料。主流版種也由原有的石膏畫、銅版畫、紙版畫、石版畫、刻版畫逐漸擴大,增加了獨幅版畫、拼貼版畫和PS版畫。新材料的應用,讓版畫的形式更加多樣。與傳統的版畫材料相比,新媒體環境下的版畫材料更加前衛、藝術,操作性更強。比如絲網印刷、腐蝕填色、拼貼等材料和手法借助現代化的計算機技術可以實現多層次疊加和印刷,打破了傳統版畫的創作理念,也拓寬了版畫藝術的展現形式。當前,綜合版畫是一種非常流行的新興版畫藝術形式。版畫藝術家根據自身的創作需求,通過對不同材質媒介物質的有效處理,結合現代的技術手段,最終呈現出一幅具有一定隱晦意義的版畫。所以,對各種材料性能的基本了解是版畫藝術家綜合版畫創作的基礎。比如對版畫創作材料紋理的靈活運用,依據材料原有的紋理,進行打磨、粘貼和刮刻,使材料的自然紋理和制版中的偶然紋理形成一種自然與人工的完美結合,推動版畫畫面效果達到理想的狀態。[6]
(四)在版畫展現方式方面的應用
新媒體和數字化,讓計算機技術和設備在版畫藝術的創作中應用更加廣泛,版畫的展現形式更加多樣,傳播渠道也更加廣泛。新媒體時代,新興的媒體都可以成為版畫藝術宣傳的渠道。新興的創作手法和展現形式也使版畫藝術的視覺沖擊力更強,思想和價值內涵表達得更充分。打破傳統藝術交流模式的版畫藝術作品宣傳,更能提升版畫作品的文化影響力。現代版畫融入了中國民間美術的傳統文化,并進一步挖掘版畫的藝術潛力,使其更受現代人們的喜歡。通過現代化的網絡平臺可以自由地實現交流和互動,也更便于版畫藝術創作多種優秀經驗的汲取和傳承。在版畫作品的創作中借助現代化的網絡資源和技術,融入傳統文化藝術,在傳承和發展傳統文化藝術的同時,也彰顯了自身的個性化魅力。
(五)在版畫修改和傳播方面的應用
傳統的版畫制作工藝,一旦在制作過程當中出現操作失誤或瑕疵,返工和修改是很難實現的,為了追求完美,往往需要創作者重新制作。但是,在新媒體時代,借助計算機和數字技術,可以自由地實現修改和調整,操作更加便捷,流程更加簡單。比如繪制成型的作品,對某一部分的色彩搭配不滿意,一鍵就可以實現色彩的調節和更換。操作失誤,操作撤回就可以重新開始。修改“暢通無阻”,也使不斷嘗試和修改潤色之后的版畫效果更好,更能滿足藝術創作的需求。點擊保存后,利用相關軟件還可以進行重新調整和利用,運用起來更加便捷。新媒體技術在版畫藝術當中的應用,同樣使版畫藝術的傳播渠道更加豐富。版畫作品在完成之后就可以通過網絡平臺實現上傳,這樣在世界各地的人都可以同時線上欣賞這幅版畫作品,不再需要費時費力地去現實展廳進行觀看和欣賞。這也使版畫藝術傳播的效率更高,速度更快,擴大了版畫藝術作品的社會影響力。[7]
五、結語
綜上所述,傳統的版畫藝術在創作材料和手法上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科學技術迅速發展的當今社會,新媒體在版畫藝術創作中應用,使版畫制作的思路、工具、方法、材料、表現形式和傳播方面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版畫藝術與新媒體的結合使版畫創作風格更加多元化,創作理念更加開放、自由,版畫作品也更加符合當代人的審美觀念和藝術品位。隨著現代化技術在版畫創作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版畫藝術的未來發展會越來越好,表現形式和呈現效果也會更加多樣。
作者:黃勇剛 單位:廣西農業職業技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