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多種藝術形式創新融合探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絲路彩虹》是陜西省演藝集團雜技藝術團有限公司2014年創作演出的大型雜技劇,全劇時長1小時20分鐘,由“舞動長安”“大漠樓蘭”“夢幻敦煌”“魅影波斯”“相約羅馬”“絲路彩虹”六幕組成。該劇以雜技為載體,融入多種敘事手法,講述盛唐時期李征受命組建商貿駝隊,以從長安出使西域打通絲綢之路到達羅馬為明線,以商隊頭領御林軍將軍李征和羅馬公主愛麗絲的愛情故事為內在線索,展現了人與人、人與動物、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平等互助的美好理想。
一、創新的主題構思雜技劇
《絲路彩虹》的演出獲得成功,得益于它以古代絲路文化主題構思故事情節,運用戲劇結構進行敘事,以文化融合的理念進行現代表達。在“舞動長安”一幕中,為表現人們送行出使西域駝隊,駝鈴聲和鼓樂聲響徹長安。一群年輕的姑娘歡快地擊打鼓樂,一會兒列隊蹬鼓,一會兒列隊傳鼓,一會兒對傳對接樂鼓,并不斷變換蹬鼓的各種動作,表演二層蹬鼓拋接、三層蹬鼓造型等技巧,表現了中華民族開放的心態和對商貿駝隊遠行的祝福。這種節目結構變換的方式突出了主題的現代表達,使雜技的內容和形式更有韻味和質感。在“大漠樓蘭”一幕中,駝隊到達樓蘭古城時,絲綢之路沿線的沙漠、沙丘一望無邊,駝隊艱難地前行,駝隊踩踏出的一串串腳印預示著即將開拓一條通向世界的探索之路。沿途出現的狼群知恩圖報似的行為使駝隊躲過了沙漠風暴,表現了人和動物的和諧相處。其中有一段用鉆圈技巧表現群狼爭雄,“群狼”蹦跳著穿梭過圈、直體過圈、前撲過圈、瞬間穿越,踺子轉體鉆圈、跺子轉體鉆圈、在增加圈的數量和高度的同時增大了演員表演的驚險和難度,壓軸技巧倒“吃虎”翻騰過圈把演出推向了高峰。這種擬人化的形象塑造和現代表達,把人類的善良,人與動物在沙漠中的探索互助展示給觀眾。
二、多種藝術形式的融合展現
《絲路彩虹》用戲劇矛盾沖突表現了西域駝隊和風暴的抗爭,人和動物在沙漠中互助互贏,把探索之路的跌宕起伏用雜技語匯表現出來。戲劇、雜技相互交織融合,使該劇的創作更有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為了突出主題寓意,劇中還通過話外音講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五十多個城市商業演出的情況,敘述一個穿越時空、歷史和現代交錯的故事,使我們與“一帶一路”沿線各國進行文化交流的美好愿望更為明確。該劇將戲劇元素融入到雜技表演中,戲劇的矛盾沖突讓觀眾對雜技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認識;戲劇的故事性緩解了觀眾欣賞驚險雜技時產生的緊張情緒;戲劇表演和戲仿讓觀眾和表演者在藝術欣賞的互動中產生共鳴。雜技和戲劇的融合拓寬了雜技的演藝范圍,擴大了雜技的敘事功能,突出了雜技的主題思想。《絲路彩虹》的結尾部分,男女演員唱響了主題歌曲《金子般的心》成為表演亮點,把各國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畫面呈現給觀眾。當雜技融入了音樂元素,節奏、旋律的變化渲染了演出氛圍,烘托了雜技的整體形象。在“夢幻敦煌”一幕,雜技劇用虛構的人物和模仿的形象,表現了雜技和舞蹈的融合。當西域駝隊行至敦煌莫高窟時,大家即被洞窟內美輪美奐的建筑、壁畫、彩塑等所吸引,停歇之時進入了夢鄉。此時夢和現實時空轉換,一名古代舞者從莫高窟的壁畫中走進現實,她在空中表演起雜技和舞蹈動作。女演員身系威亞在空中飛行,然后與地面上的男演員相互配合上下飛舞做出各種造型,喻示了人類追求美好和諧生活的愿望。雜技表演融入了舞蹈元素,使動作更加連貫,節奏更加分明,造型更加優美,增強了雜技的表現力和震撼力。還是在這一幕中,把莫高窟壁畫中的琵琶舞再現到雜技表演中,并根據故事情節把道具八分體升降旋轉開合桌融入舞臺表演。雜技演員手拿著型狀各異的琵琶,以壁畫中不同的舞蹈姿態表演起月光琵琶。舞蹈和雜技的融合使雜技的動作更優美更抒情。“魅影波斯”一幕,呈現了不同地域的民俗風情。當駝隊來到異國他鄉,在波斯的廣場上,男演員身著異國服飾,握著配套的草帽,列隊揮動傳扔,以表達波斯人的熱情和好客。演員們列隊一踏步扔草帽,二踏步接草帽,草帽在每人的頭頂快速傳遞,一邊跳舞一邊拋扔草帽,一人多傳多接草帽,數十個草帽瞬間完成相互對傳對接。這一幕還借助交替投射的光源、流星的快速轉動、時空的變換飛舞,營造出一個星空世界,表現駝隊經歷的日月星辰。敦煌莫高窟壁畫投影到現場屏幕,在雜技立綢和柔術造型等舞臺美術背景的襯托下,雜技演員表演向上攀登的技巧,并模仿敦煌壁畫的舞蹈造型,多個畫面和時空交替出現,表現了中西文化的歷史碰撞和現代融合。“大漠樓蘭”所用的紗幕更有特點。當西域駝隊途經沙漠時,紗幕上浮現起伏的沙丘、風沙風暴,把駝隊行進受阻的場面很好地表現出來。此時兩個抖杠底座演員雙手握著一根細窄的長杠,默契地上下抖動,站杠的演員在杠起杠落的節奏中翻騰跳躍,表演空翻二周站杠、空翻轉體站杠等技巧,體現出面對風暴人與自然的抗爭,表達了人類團結合作的強大力量。“相約羅馬”一幕,上演了男女主人公從相遇、相戀到相約羅馬聯姻的傳奇故事。表演跳板蹬人技巧的演員身著異域服裝,用翹翹板彈起演員后變成蹬人造型,演員表演各種不同的技巧動作,跳板和蹬人同時上下彈跳左右翻騰。雜技演員表演的滾圈贏得了觀眾的掌聲,只見表演者在快速滾動的圈內用形體控制滾圈旋轉的速度,在運動的滾圈內表演雜技、舞蹈動作,以此展現了時間的流逝和時空的轉換輪回。
三、拓展演出市場
多種藝術融合下的雜技創作演出,不僅有驚險高難的技巧表演,還融入了戲劇的矛盾沖突、舞蹈的動作造型、音樂的旋律節奏及現代科技成果等,產生了集聚力,使雜技藝術上了一個新臺階。《絲路彩虹》從2014年至2017年先后在10個國家50多個城市進行了商業演出,是沿著絲綢之路起點中國西安至意大利羅馬進行商業巡回演出200多場的劇目。“一帶一路”的主題,絲綢之路的創作構思,西安至羅馬的商業演出,為《絲路彩虹》雜技劇拓展了國際影響力。該劇的表演內容和形式把中國行穩致遠的開放思想傳達給觀眾,帶動了中外文化的交流,為中國與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城市的友好往來、商貿經營等搭建了友誼之橋。如果雜技劇《絲路彩虹》能在古城西安旅游景點駐場演出,會對傳承中國優秀的雜技藝術大有裨益。我們期待《絲路彩虹》能為現代雜技演出市場的繁榮發展貢獻力量。
作者:付秀玉 單位:吉林省藝術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