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中生物復習課有效教學探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高中生物新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滲透,對高中生物復習課程進行有效教學也被更多教育界人士所重視。在高中生物復習環節,教師應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對有效的教學策略進行運用,并從學生視角對生物問題進行思考,在突出學生主體地位的同時,對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進行調動,從而確保復習課程的高效率和高質量。教師可就如何提升高中生物復習課的有效教學策略進行分析闡述,以期確保高中學生生物學習能力可以得到有效提升。
關鍵詞:高中生物;復習課;教學策略
作為高考理科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復習高中生物知識的過程中,合理科學的教學策略與有效的復習方法,都會與學生掌握生物知識的情況具有較強的關聯性。所以,教師應與新課改的教育教學精神進行有機結合,使學生的生物復習效率和質量得以雙重提升。
一、框架梳理,構建系統知識
高中階段的生物知識具有較強的煩瑣性,同時,高中階段復習的時間通常較短,從而每一分鐘的復習時間都顯得十分珍貴,而如何將高中復習的教學效率進行提升,也是高中一線教師關注的問題,但從現實復習情況來說,復習課的內容大體都是學生之前學習過的內容,在復習階段,大部分教師為了可以確保學生更加深入地對生物知識點進行掌握,仍舊采用傳統層面的復習方式對學生進行復習引導。這種傳統層面的復習模式雖然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卻與當前新課程改革的目標不具備匹配性。所以,教師應以新課標的內容為教學原則,對生物復習課程的教學方法進行探索,并逐步提高學生的課堂主體意識,使學生可以自覺主動地對所學過的知識進行總結、歸納、梳理,以此確保學生對生物知識內容形成理解的基礎上,可以學會自覺主動地對生物學的問題進行發現和解決,以此使學生生物學習的主體意識被激發出來,進而有效提高生物復習效率和復習質量。對于高中階段的生物學科復習而言,與其他所有學科的復習任務相同,即讓學生的生物學基礎知識得以鞏固,并在此基礎上,提高學生生物學的基本概念、實踐操作及原理的掌握能力。高中階段生物知識的基本特點在于知識量龐大且知識點較多,雖然有一部分學生覺得生物知識學習內容較為簡單,但生物知識點卻十分散亂,并且生物知識的遺漏及遺忘現象較多,即便可以掌握每個不同的生物知識點,但卻較難建立起不同生物知識點之間的關聯性。學生對綜合知識點考查的環節,通常會有種無從下手的感覺。因此,為對這一現象進行突破,教師就應在復習的過程中,將學生學習的零散知識點及逆向有機融合,并進行系統化的歸納、梳理,以此對知識的網絡進行構建,進而確保學生可以對生物知識進行系統化的學習。在這種模式下,可以使學生對生物基礎知識點的理解有所鞏固,學生也會自發自覺地建立其系統化、科學化的知識體系。
二、圖表制作,培養邏輯能力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復習課程是否能夠獲得成功,在課程開始階段找準學習切入點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所以,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復習的過程中,可以將關注點放在對知識進行重新組織和編排層面,使每一節生物復習課程都可以取得較高的效率[1]。由于高中生物知識較比其他學科而言,其系統性更強,而且在細節方面也有更高的要求。此外,在整個高中階段,生物學科的概念有較多的相似之處,因此也容易使學生造成概念上的混淆,進而導致對概念的理解更加困難。再者,高中學生接觸到的知識點非常多,在進行復習的初始階段,很多知識點都在學生的頭腦中無序或有序的存在,因此將知識的內在聯系進行確立,并將知識連點成線、連線成面、連面成網,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就顯得至關重要。所以,教師可以在對學生進行復習引導之前,引導學生對相關生物知識點之間的關聯性進行尋找,從而可以找到一個合理又新穎的切入點。此外,教師還應告訴學生應該整理、歸納、比較相關概念,也可以引導學生在課前預習環節,尋找一些零散生物概念的內在聯系,也可以鼓勵學生通過概念圖的模式,將生物知識點進行呈現,以此可以確保學生能夠更加深刻的理解運用學習素材的重要性,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意識,使學生對新知識與舊知識的連貫性進行掌握,從而確保學生可以更加自主、直觀地對生物概念的本質理念進行認知。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知識內化能力,以及知識遷移能力勢必會得以提升。再者,在對生物知識進行復習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深度思考生物概念之間的關系,其目的在于提高學生的生物邏輯能力[2]。在對學生進行生物知識輔導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對生物概念圖進行制作,其具體內容不僅可以是生物專題知識之間的聯系,還可以是一個章節中主要概念的聯系,也可以是幾個生物概念之間的聯系。在復習相關概念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這一知識點中的重要概念進行列舉,然后引導學生將一些分支概念進行列舉,并幫助學生尋找一些概念之間的聯系,同時也應將不同概念之間的內在聯系進行理清。最后,教師可以告訴學生利用箭頭將不同生物概念進行關聯,比如,首先利用大括號將相關內容進行關聯,并在箭頭上將兩者的關系利用語言進行描述,以此增加知識的層次性和立體性,使學生能夠完善的認知生物知識,以此提高生物學習效率。
三、問題設計,調動學習熱情
在高中生物復習環節,問題引導教學模式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主體意識,通過對學生提問,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蘇格拉底曾經表示,問題可以促進人們產生全新的思維。而問題串指的是在固定的教學模式中,以特定的教學目標為依據,對有針對性的問題進行設計,以此確保學生可以在復習環節,完成知識由模糊到清晰、由現象到本質的轉換。此外,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通過梯度問題引導模式引導學生復習生物知識,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還可以助力學生對知識的內在聯系進行歸納,以此確保可以構建完善系統的知識,也可以通過這種模式對學生的生物整體思維能力和匹配思維能力進行培養。在高中生物課程復習環節,教師和學生均可以提出問題串設計原則,而在這一過程中,對問題的設計顯得十分重要,這是由于問題串中含有提示和啟發的作用,此外還可以對學生的思維方向進行指引。同時,教師也應對生物課程復習中的重點問題進行關注,包括學生對于生物知識的困惑,將此類問題設計成問題串,以此引導學生對生物知識進行系統化的復習。此外,教師也應讓學生進行獨立思考,使學生在思考過程中,對相關的生物知識進行深度認知,同時適度采取一些指導方針,謹防學生對生物知識的理解過于簡單。教師在對生物問題串的設計過程中,需要掌握好問題設計的“度”,即不要將生物問題設計的過于簡單,以便導致無法深入提高學生復習質量,但也不要將生物問題設計的過于煩瑣,從而出現學生抽象化地理解生物知識。
四、小組合作,提高應用能力
在高中生物復習階段,教師應以新課標為依據對學生進行復習教學。教師應注意提高學生學習的主體意識,并完成教師教學主導者到引導者的轉換,使學生學會思考,以此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旨在讓學生可以更加自主地對生物知識進行理解,從而在本質上提高生物的復習效率和復習質量。教師可以通過自主學習及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體系化的整理,并在教師的引導下,對知識點內容進行鞏固和完善,以此確保學生可以更加深刻地對學習內容進行理解,從而可以更加高效地對生物知識進行內化。只有確保學生在生物復習環節,對生物知識形成有效認知,才可以確保學生對生物知識進行靈活運用。就自主化小組合作學習來說,首先教師應將每一部分的學習目標通過導學模式對學生進行展示,然后,可以嘗試將不同任務以小任務的模式進行分割,并讓每組成員對一些不同的任務進行承擔,在這種分工學習的模式下,可以確保學生對生物知識進行有效梳理,并對生物知識進行自主分析思考。同時,在各成員將生物基礎知識完成的基礎上,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容易出錯的知識點進行重新理順,并讓學生在組內進行重新討論和交流,直到將這一知識難點進行解決為止[3]。此外,還應在這一基礎上,引導各組成員對上述學習問題進行總結,旨在讓學生可以更加系統的對生物知識進行理解,也可以使得組內成員在小組內進行互相幫助,從而可以確保學生的共同提高。再者,各組學生在小組內進行交流探討后,教師可以將各組的總結進行評價,使學生懂得各自的優勢及不足,以此可以更具針對性地學習生物知識。在這種情形下進行生物知識的學習,能使學生不是單純的以死記硬背的形式進行學習,而是教師在通過問題引導的模式下,使學生在自主探究的意識下,對生物知識進行自發自覺的學習。此外,這種小組模式的學習模式,也可以提高學生生物復習的效率,教師也應引導學生在組內以合作的模式復習生物教材上的知識,這是由于在大量對試卷進行練習后,會發現大部分考查內容都源于教材,甚至會出現考題中的一部分內容就是教材中的某個圖表或者某個句子。但是,通常會發現學生對這些教材中的內容考查卻一錯再錯。究其根本,學生還是對教材內容沒有諳熟于心,或者對教材內容的認知一知半解,所以學生會在生物考查中出現錯誤。因此,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小組內對教材進行復習,這種重新閱讀和學習教材的過程,看似浪費時間,實則卻可以使學生鞏固基礎知識,是一種高效的復習模式。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生物學習思路會被有效調動起來,也可以自主對生物知識進行思考,以此確保學生對生物的重難點問題進行理解,從而取得較為優質高效的復習效果。
參考文獻:
[1]賈紅丹.基于科學探究能力培養的高三生物復習教學探究[J].中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8):297.
[2]聶偉偉.淺談提高高中生物復習課的有效策略[J].才智,2020(17):118.
[3]王建猛.思維導圖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J].華夏教師,2019(21):29.
作者:張勇 單位:甘肅省鎮原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