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環境教育小學美術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小學美術環境教育的重要性
小學美術環境教育就是指美術教育所需的環境條件,隨著教育的不斷進步,美術教育不能僅限于課堂教學,它還需要大自然的幫助,讓學生在社會實踐中學習感悟美術知識。小學美術環境教學有自身的教學原則,
(1)滲透原則,它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主動積極地去探索美術知識,滲透性教學給美術環境教育提供了很多方便,很符合現代教育的標準,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有效地學習小學美術知識。
(2)地域性原則,環境教學給小學美術教學的幫助很多,而且環境對學生的創作影響很深遠,小學美術教學的環境因素對學生的學習很重要,可是教育的環境是一個不定向因素,它會因為地域的不同而對學生有不一樣的影響,學生也會對美術有不一樣的感悟。所以,教師在教授學生的過程中,應多幫助學生去了解更多的環境,感悟更多的美術知識,提高學生的感悟能力,提高學生學習美術的有效性。
(3)創造和審美原則,小學美術環境教學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與審美能力,這兩個能力相互協作,密不可分,因為在教師授課時,引導學生觀賞美術作品,并對美術作品進行品評,相信學生在不斷地鑒賞過程中審美能力會不斷提升,對美術作品的創作也會有不同以往的感悟,豐富了學生的內在修養,提高美術創造能力。
(4)主體主導的原則,在小學美術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借助教學環境,把學生作為教學對象,讓其成為課堂教學的主人,讓學生自如地在課堂里發揮,引導學生思考問題,主動追求更多的知識,提高課堂氣氛。
二、加強環境教育與美術教學的緊密結合
現在的小學美術教材內容十分豐富,與環境有聯系的題材也很多。作為美術教師有責任在美術課堂上體現環境意識,把環境意識滲透在美學中,讓學生在美的熏陶中接受環境意識。使學生在形成基本美術素養和技能技巧的同時,培養他們尊重和保護環境的良好行為習慣,樹立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健康文明意識。在教學中,教師可適當加入一點“環境保護”的內容,加強學生對自然和人類生態環境的認識,培養學生愛護學習環境的情感,使其從小有環保意識。具體可通過作品欣賞、風景寫生和山水畫創作等,引導學生畫校園、家鄉、城市、自然風光的優美環境,指導學生欣賞優美的大自然,并通過對景物的描繪啟發學生思維、引導學生觀察身邊的環境狀況,體會大自然的豐富多彩,也體會到污染對自然的危害性。在工藝制作課中運用收集廢舊材料制作,發現材料的魅力,進行美的組合,培養學生勤儉節約、珍惜材料、自己動手、合理開發利用物料的美德。教師的行為是學生的榜樣,對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在美術教學的常規管理中要處處以身作則,有目的、有意識地進行環境教育,從小事做起,從每一個細節做起,并且影響帶動別人,久而久之慢慢形成有利于保護環境的良好習慣。另外,校園的綠化、文化長廊的建設、教室環境的美化,都在學校環境教育中起到一定作用,教師應竭力創造一個正常的、有建設性的學習環境,使學生的環境意識和環境行為與他們所處的環境有著密切聯系。在小學美術環境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大力推廣美術環境教學,保證學生有效地學習小學美術,優化課堂質量,提高教學效率.
作者:王靖 單位:遼寧省阜新市新邱區教師進修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