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中的美術設計課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了解設計創作的基本程序,提高美術作品的欣賞能力
設計與人們的生活緊密相連,人們無時無刻不生活在設計作品的世界中。優秀的設計作品美化了人們的生活,提高了人們的生活質量。設計具有時代性,要上好設計課,教師必須在課前進行大量的資料搜集,將搜集好的資料根據教材進行組織,課堂上讓學生通過對設計作品資料進行深入欣賞與分析,了解設計創作的基本過程與方法。只有不斷欣賞設計作品,學生才能開闊眼界,才會逐步形成對設計美與丑的辨別能力,才會提高欣賞能力。如,《設計》教材中的《室內設計》一課,要求學生對室內設計有關的創作意圖、設計基礎和設計類別等基本常識有一定的了解。教師上課時對設計思維的引入,可以從學生所熟悉的室內環境和室內布置的范例展開,學生通過觀賞各類室內設計范例,了解室內的空間分割、空間的功能、室內家具的布局、室內的設計風格與年齡的關系等。學生在觀賞中可以感受設計帶給人們的生活之美,掌握室內設計的基本布局規則、要領和程序。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對自己的書房進行空間設計,加深他們對設計的理解,提高他們的動手能力。實踐證明,學生對基礎設計知識了解得越多,設計創作、鑒賞能力也就越強,審美素養就能得到大幅提高。
二、掌握設計基礎知識,進行初步的設計創作
創造能力是在豐富的知識經驗的基礎上逐漸形成的,掌握設計基礎知識需要系統的專業學習。高中美術《設計》教材對設計的基礎知識進行了分類,學生只有由淺入深地學習,才能融會貫通地從欣賞過渡到設計。課堂上學生希望能運用繪畫手段表現自己對設計的理解,教師可因勢利導,根據學生對設計基礎知識掌握狀況,對設計的基礎知識以繪畫的形式進行由淺入深的分解教學,要求學生首先對設計作品進行細致觀察、分析,學會運用設計專業的基礎知識表達設計內容,最后完成初步的設計創作。如,在“視覺傳達”章節中,教師首先應讓學生理解視覺傳達的概念及其包含的設計類別,讓學生通過了解大量的信息,理解、分辨視覺傳達學科的分類。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從生活中體驗視覺傳達設計的魅力。筆者在課堂上采用設計小組接力方式,讓學生運用所學的設計基礎知識進行最簡單的設計創作,讓每位學生把前一位同學的設計聯想圖案再進行聯想,并添繪出另一個設計圖形。每位學生完成一個設計單位,如此擊鼓傳花似的設計聯想,最后形成一幅完整的設計作品。這樣以集體的力量帶動了基礎薄弱的學生,激發了學生的設計創作熱情。當學生在課堂上將一個個設計單位進行無窮盡的發散思維時,其學習熱情被調動了,創造能力被激發了。
三、培養學生設計意識,提高藝術修養
設計意識是學生經過系統的訓練才能產生的,培養學生的設計意識也是培養學生追求生活美。當一成不變的東西經過稍稍改變,它的審美性與功能性就可能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對學生設計意識的培養需要調動大腦的想象思維與現實的理性思維的結合。如,一個普通的茶杯帶著一個彎的把手,教師可提問學生:“你能有更合理的設計嗎?”一個簡單的提問,學生給出了不同的答案,有學生說把茶杯彎形的把手可換成40度的支襯把手,利用有角度的把手讓杯子平放,改變了傳統的杯底平放的模式,使杯口朝下,保持了杯內的衛生。還有的學生提出杯內設計隔層網,便于清理茶葉。學生通過一個個小小的點子提高了設計意識。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從設計中尋找到無限的快樂。學生具有了設計素養才會不斷在生活中進行再創造,一點點小小的改變就會讓生活更精彩。在設計教學中,筆者通過以上三方面的綜合實踐研究,有效提高了學生的欣賞能力、創作能力、設計意識。只有通過努力研究,教師對高中美術課改才會有新的感悟,才會有更深、更廣的教學理解。
作者:張帆 單位:廣西桂林市逸仙中學高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