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課堂演示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應用課堂演示法,不僅能夠營造更加活躍的教學氛圍,也能激發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直觀動態的教學演示中,獲得更多美術創作的靈感,激發自身的想象力與創造力。教師要善于采用多元化的課堂演示來開展美術教學,豐富課堂教學手段,提升教學效率,促進學生美術素養的順利形成。
關鍵詞:課堂演示;小學美術;課堂教學;應用
傳統的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忽視了課堂演示的重要性,教學過程中課堂演示較少,導致課堂教學氛圍較為枯燥,學生也無法體會到美術學習的樂趣。久而久之,學生缺乏學習積極性,在美術創作過程中,也缺乏更多的創意與靈感,美術素養也無法得到培養。素質教育改革深入實施以來,我們逐漸認識到了美術對于培養學生思維能力與創造能力的重要性,學校與教育部門也多次強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對學生綜合能力與美術素養的培養,為此,教師就要從核心素養的角度出發,增加課堂演示的環節,利用豐富多樣的課堂演示來增強教學趣味性,激發學生的美術靈感,讓學生在充分發揮自己創造力進行美術創作的過程中,形成更好的思維能力與審美能力,促進學生美術素養的有效提升。本文針對課堂演示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以下具體分析。
一、課堂演示應用于小學美術教學中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學生繪畫技能的提升
小學階段的美術教學,主要在于教授學生各種美術圖案的繪畫技巧,如果僅僅依靠口頭講解,學生很難順利掌握實用的繪畫方法。教師在講解一些比較難的美術繪畫作品時,利用口頭講解加課堂演示的方法來進行講解,學生就能對這些作品的繪畫方法理解得更清晰更具體,在強烈的視覺沖擊下,學生也會對美術創作產生躍躍欲試的心理,積極主動對美術作品展開嘗試與探索,在這種主動的學習狀態中,學生的繪畫技能就能夠得到不斷提升,美術教學也能體現出更好的教學效果[1]。因此,課堂演示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美術繪畫技能,促進美術教學事業的發展。
(二)更好地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美術教學如果按照傳統的文化課教學模式,以灌輸式的方式對各種美術知識進行講解,不僅單一枯燥,學生對許多理論知識的理解也會非常模糊,這種教學方式會嚴重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利于學生美術興趣的形成。課堂演示融入了多元化的教學手段,以動態化的方式對教學內容進行呈現,這種教學方式更加豐富有趣,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與吸收也更加高效,在多元化的教學環境中,學生能夠更好地感受到學習美術的趣味性,美術學習效率也能大幅提升。
(三)促進學生審美能力的有效提升
小學美術教學除了要培養學生的創造力與思維能力外,還需要培養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與審美品位,課堂演示在美術教學中的應用,能夠將教材知識順利延伸至課外,讓學生通過課堂演示了解到更多課堂教學以外的美術知識,學生在欣賞不同類型的美術作品時,能夠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面,學習到更多有關美術作品的賞析技巧,在以后遇到相同類型的美術作品時,學生也能利用學到的賞析技巧對美術作品進行鑒賞,分析藝術作品的藝術價值,感受作品的藝術魅力[2]。學生藝術鑒賞能力的提升,也能促使學生的審美能力不斷增強,學生也能擁有更多高級趣味,形成更加高尚的人格修養與個性品質。
二、當前美術教學中應用課堂演示的現狀
當前課堂演示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主要還存在以下兩個方面的問題。首先,部分教師自身專業素養不高,無法進行更高質量的課堂演示。美術不僅僅是指畫畫,還包含了剪紙、折紙、泥塑、彩繪等等各種形式的藝術創作,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美術素養,教師就需要對各種美術創作形式都較為熟練,能夠在教學演示的過程中,為學生演示各種不同類型的美術創作,但是許多小學美術教師自身專業素養還不夠高,對各種不同的藝術創作類型也掌握得不夠熟練,在教學時也無法靈活為學生展示各種形式的藝術創作,這就導致學生學習面較為狹窄,無法接觸到更多的美術知識,美術教學也無法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3]。其次,教師在課堂演示的過程中,不善于與學生進行互動,多數教師在進行課堂演示時只專注于自己的演示與講解,忽視了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疑惑的地方,教師也無法準確了解,這也導致課堂演示的效果大打折扣,學生也無法通過課堂演示獲得更多的創作靈感,創造力與思維能力也無法得到更好的發展。
三、課堂演示有效應用于美術教學中的策略
(一)啟發式課堂演示,增強學生自主意識
要將課堂演示有效應用于美術教學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首先需要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注重學生的長遠發展,以培養學生學習能力與綜合能力為教學目標,在教學演示過程中,更加注重對學生自主意識的培養,多使用啟發式的課堂演示方式,盡量以提問的方式來完成課堂演示環節。為此,教師首先需要明確課堂演示的目的與作用,認識到課堂演示作為一種教學手段,教師要盡可了解學生的內心想法,給學生更多表達自己意見的機會,營造民主平等的教學氛圍,在演示的過程中,多多與學生進行交流,利用啟發式提問來引發學生的回答熱情,讓學生將自己內心的想法表達出來,在表達的過程中提出自己的疑問,讓學生的想象力與思維能力得到充分發揮,教師只需要對一些關鍵的構圖與設計方面對學生稍加指導,然后鼓勵學生在大體的框架之下,將自己在觀看演示過程中產生的各種靈感以繪畫的形式表現出來,學生的繪畫技巧就能夠在這種自由的創作發揮中得到更好的提升。
(二)分層化課堂演示,尊重學生個體差異
課堂演示在美術教學中的應用,主要目的是提升課堂教學效率[4],為此,教師就要意識到,一個班級的學生在美術學習能力方面存在著個體差異,教師要本著共同提升的原則,開展分層化課堂演示,兼顧不同層次的學生,確保所有學生都能夠在美術學習中有所收獲。有些學生天生就具有較強的創造力與想象力,能夠在美術創作過程中,創作出更多創新的作品,有些學生手指靈巧,在折紙和剪紙的過程中,能夠表現得更加出色。教師在教學時,要充分認識到每個學生不同的個性特點,充分挖掘每個學生的優勢特長,在課堂演示時也要有所側重,確保每個學生的特長都能得到發展。學生在教師激勵性的教學評價中,學習自信心能夠增強,對美術學習也更加充滿積極性與主動性,大腦思維也能得到更好的活躍,在創作過程中產生更多創新的藝術靈感,全班學生的美術素養與創造能力也能得到共同提升。
(三)探究式課堂演示,培養學生動手能力
課堂演示不是單指教師方面的演示,還包括了學生自己的動手演示。為了促進學生美術素養的形成,教師就要從提升學生動手能力方面出發,開展更多探究式課堂演示活動,鼓勵學生在美術學習的過程中,自主動手,進行各種藝作品創作,在創作的過程中,促進學生動手能力與創造能力的發展。為此,教師就需要打破自身的思維局限,將教學形式擴大到彩泥、水粉等方面,在進行一些實物類美術教學時,教師就可以準備一些彩泥,鼓勵學生在探索的過程中自由發揮,創作出自己喜歡的水果。這種探究式課堂演示活動,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制作更多充滿創意的作品,學生的動手能力與創造能力就能夠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得到提升。
(四)情境式課堂演示,增強學生藝術素養
培養學生的藝術素養也是小學美術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為了提升學生的藝術素養與審美品位,教師在進行課堂演示時,要善于利用情境式演示方法來引導學生進行藝術作品賞析,引導學生感受藝術的魅力。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為教師設立教學情境提供了更多豐富的素材與資源,教師在開展美術教學時,也能利用多媒體和網絡設備來進行課堂演示,挖掘網絡資源中的各種藝術資源,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進行多元化的藝術作品呈現,通過對比、類比等形式指導學生對各種藝術作品進行賞析。學生在欣賞不同的藝術作品時,能夠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視野,增強自己的藝術作品賞析經驗,同時,學生也能在欣賞各種經典藝術作品的過程中,獲得更加豐富的審美體驗,學生的審美品位得到更好的提升,對于美也有了更高層次的追求。在生活中,學生能夠利用高雅的美術作品來陶冶情操,增加生活情趣,也能利用美術創作來表達自身情感,促進個人修養提升與人格品質的不斷完善。
四、結語
課堂演示對于提升小學美術教學,具有十分積極的促進作用,教師要充分認識到課堂演示環節的重要性,在平時的美術教學中,利用豐富的課堂演示活動來增強課堂教學趣味性,激發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讓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在課堂演示過程中得到充分的發展。為此,教師就要從學生實際出發,利用學生感興趣方式進行課堂演示,確保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迸發出更多的靈感,促進學生思維能力與創造能力的發展,以及審美品位的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孫英善.淺談小學美術教學中的課堂演示[J].科教導刊-電子版(中旬),2019(12):109.
[2]劉興研,徐永鳳.談范畫及演示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的作用[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8(8):22.
[3]劉美蘭.芻議演示教學法在小學美術教學課堂中的應用[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8(28):136.
[4]金光.范畫及演示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的作用分析[J].文淵(高中版),2020(1):307.
作者:辛錄霞 單位:甘肅省民樂縣金山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