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園林植物造景中花境應用策略淺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逐漸加快,人們對城市景觀建設水平有了更高的期待。這不僅是城市園林設計的機遇,同樣也是挑戰。在以往設計的園林景觀中能夠發現景觀層次不分明,整體色彩不協調,植物種類單一等問題。由此可見,傳統城市園林的設計方法已然不符合當前人們的審美傾向,園林景觀設計應當與時俱進,不斷進行創新。而將花境的概念引入至園林景觀設計中能夠豐富園林植物的種類,優化當前園林造景的成效。
關鍵詞:園林植物;造景;花境應用
城市景觀設計時可以適當增加植被覆蓋率,豐富植物種類,在色彩協調的前提條件下拓展植被色系。園林景觀中若只有綠色的植被會顯得較為單一,無法有效的提升景觀設計的效果,這也讓許多園林設計者深受其擾。鑒于此,本文將側重于研究引入花境后對園林造景產生的影響以及完善花境的應用方式。
1花境概述
1.1花境的涵義。花境是在地塊邊緣錯落有序的栽植低矮灌木以及種類多樣的花卉,通過這種模式塑造的園林景觀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觀賞性極高。在種植的過程中設計者需要將花卉的生長周期考慮在內,并在此基礎上合理規劃種植范圍以及種植類型。設計者必須實現灌木與花卉二者之間的有機統一,才能取得較好的造景效果,讓身處其中的人們有更好的觀感。但是由于花境興起的時間不長,發展較為遲緩,還有極大的提升空間。
1.2花境的特征。在實踐中花境往往具有2個特征:①具有多樣化的特征。當前我國花卉種類多樣,形態萬千,設計者可以根據不同的環境選擇不同的花卉,從而更好地達到自己的設計目的。通常情況下人們的關注重點經常在高莖類花卉上,設計者可以將該類花卉作為花境中的中景。闊葉類植物因其自身的特性在花境中起著調和作用,能夠讓整個花境籠罩上一種朦朧感。花境中的灌木擔負著襯托花卉的作用,因此在選擇灌木時也需要多加注意,切記不能喧賓奪主。②具有層次分明的特征。設計師在進行設計時不能盲目追求國外的審美,而是需要依托于我國傳統審美進行設計,才能使設計的花境更符合國人的審美。在花境中各類植物需要按照特定的順序排序,栽植的過程中遵守高低有序、色彩協調的原則。在這樣的原則下才能使每一類植物都充分發揮自己的作用,營造出獨特的氛圍。當代人們的審美能力都有所提升,單調的景觀設計并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而花境中有前、中、后3個主要層次,這3個層次還可以進行細致的分類。在每個不同的層次中種植相應的植物,能夠讓花境整體顯得更為協調。
1.3設計原則1.3.1多樣性原則。多樣性原則是設計者設計園林景觀時必須要遵守的原則之一。在可選擇范圍內盡可能豐富園林中的植物類型,讓花境的配置更為合理。但是在設計時不能盲目追求植物的數量,而不重視整體感官,不然就會影響整體效果。設計者需要在保障設計效果的前提條件下,搭配其他不同的植物。否則極易導致花境中植物排列混亂,毫無美感可言,同時也違反了設計花境的最初目的。設計者需要有全局意識,提前構思好大致的框架,再慢慢的完善設計細節,才能達到利用豐富的植物類型構建園林景觀的目的。1.3.2縮放性原則。園林設計者在設計花境時需要以真實的數據作為基礎,繪制的設計圖紙必須等比例縮放,否則在實踐應用中會存在一定的誤差,給施工造成困擾。遵守等比例縮放性原則設計出的園林景觀圖紙被應用于實踐,兩者之間不會存在較大的差別。設計圖紙里較為精美的花境在實踐中也能呈現出這樣的效果。因而,在設計時必須處理好各個局部之間的關系,優化各層次景觀呈現出的效果。1.3.3協調性原則。整個花境中存在許多不同種類的植物,它們的外觀形態、大小色澤都不相同,因此,在搭配時需要遵守協調性原則,才能表現出不同植物的美。當然,在設計的過程中可以利用對比的方式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營造出一種獨特的意境。對比內容包括但不限于花卉的顏色、花卉的形狀以及花卉的大小。
2.1缺乏宣傳意識。花境這一理念引入我國的時間不長,發展的極為緩慢,同國外的運用程度相比存在較大的差異。實踐中甚至存在部分設計者不了解花境概念的情況,在這樣的情況下更難以達成優化運用花境機制的目的。很難做到徹底掌握各種不同植物的搭配方法以及熟悉它們的生活習性,極大程度上束縛了花境理論的發展,給提升園林景觀設計水平帶來了不小的困擾。
2.2設計人員能力不足。要取得較好的設計效果就必須由專業能力過硬的設計者親自操刀。但是由于在實踐中缺乏完善的培養機制,很少有人能夠做到綜合掌握地理學、植物學以及生理學等理論,大部分設計者都存在專業能力或是綜合能力不足的情況,因而在設計花境時無法做到靈活選擇植物類型,甚至可能栽培了不符合氣候環境的植物。
2.3植物類型不豐富。在初期進行城市景觀設計時有極大的概率會選擇將雞冠刺桐、榕樹、大王椰等樹種栽培在公路兩邊,起到凈化空氣的作用。出于節省經費的目的,也會縮小樹種范圍,往往會大面積種植一個種類的樹。此外,在實踐中有很多關于鄉土樹種的誤解,在有其他外來樹種可選擇的情況下,設計者很少會選擇本土樹種。
3園林植物造景中花境的具體應用
3.1建筑物四周。通常情況下,在建筑物四周以花境的方式種植植物,可以有效降低壓抑感,讓人們的心理狀態變好。在建筑物四周栽培植物時,植物的高度限制在建筑物窗臺之下。即種植的植物不能超過窗臺的高度,這主要是因為這一地區的花境并非給建筑物內的人欣賞,而是給室外的人欣賞,植物過高會影響室內采光。在建筑物四周種植花卉時需要避開顏色過于鮮艷的花卉種類,選擇一些看起來較為柔和的花卉,才能達到降低壓迫感的目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建筑物的四周都需要設置花境,過于高聳的建筑物四周不需要種植植物,否則會讓整個建筑物看起來不協調。
3.2道路附近。在道路附近應用花境時既需要保障花境的觀賞性,又需要保證花境的實用性。其中在設計道路兩邊的花境時必須以樹和草為主,這一區域不適宜栽培花卉。因為行道樹承擔著防風固沙的責任,它能更好的吸收二氧化碳,而觀賞性花卉的作用明顯不如枝葉繁密的樹。在道路的中心區域則可以側重考慮花境的藝術性,利用多樣化的花卉形態與適宜的色系,塑造出唯美的花境。只有在這樣的情況下,整個花境的結構才能更為完善,花境的整體效果也會更為協調。不僅能給過路的人以視覺享受,更能緩解司機的視覺疲勞。
3.3規則園林。規則園林是與自然園林相對應的概念,前者追求的是對稱美,后者則較為隨性。在規則園林中布置花境時必須遵守這一基本要求,并在此基礎上適當添加部分藝術元素。在規則園林里的花境與建筑物四周的花境一樣都是一種單方觀賞的花境,因此,在設計時只需要考慮一方的觀感即可。例如,在植籬之前設置花境時需要避開同色系的花卉,否則達不到相得益彰的效果。在設計花境時可以選用看起來較為活潑的色彩,給人呈現出生意盎然的感覺。花境的前景中可以適當種植一些小草,讓花境前景的草作為花境前小路與花境中景里明艷色彩的過渡。通過這樣的方式更好的提升花境的觀賞價值。
4園林植物造景中花境設計要點
4.1充分做好準備。設計者在正式進行設計之前必須先實地考察一番,從整體上掌握園林景觀大致的風格。設計者還需要從有關部門了解當地的光照情況、土壤濕度、降水量等內容。此外,還需要積極與負責園林規劃的人溝通交流,明晰此處花境的作用。只有在充分了解這些內容的情況下,設計者才能真正開始著手設計,否則極易出現花境與周圍環境不協調的情況,甚至破環園林景觀的整體效果。
4.2立足整體進行設計。花境只是城市園林景觀的一部分,因此在進行設計時需要從城市園林景觀的整體設計著手。設計的花境需要符合城市的整體基調,否則會出現不協調的效果。其中在設計具體的花境時也需要從花境這個小整體出發,選擇種植具體植物時需要考慮是否符合花境的整體風格。這也代表著設計者必須事先構思好花境的整體風格,才有利于進行后續步驟。
4.3科學選擇植物。負責規劃與設計的人員需要充分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氣候條件與地形地勢等內容,才能更好地優化花境設計方案。我國占地面積廣闊,橫跨了數個溫度帶,因此各地氣候會有所差異。不同地區適合種植的植物也不盡相同,設計花境時需要按照具體情況進行挑選。為了充分凸顯出花境的高質量和高效率,園林規劃者和設計者應當深刻分析當地的實際情況,科學合理地選擇花境花卉植物。尤其是對于一些偏遠、貧瘠或是寒冷的地區而言,一定要選擇抗凍能力較強、花期長、適應能力強、生命力強的植物,例如紫羅蘭、翠菊等。
4.4側重體現整體效果。在園林景觀中加入花境這一板塊的目的是優化整體成效,故而設計者必須按照具體的情況先篩選一遍植物,只留下符合要求的植物類型,再從這些植物中選出最適宜的品種。一般情況下,花境的中景中應當避免種植較高的花卉,最好選擇一些較為矮小的花卉,才能彰顯出花境的3個主要層次,優化花境的整體結構。
參考文獻
[1]陸仕華.研究園林景觀植物配置中花境植物要點[J].花卉,2017(18):96~97.
[2]張杰.基于花境設計中植物配置色彩搭配初探[J].花卉,2017(16):63~64.
[3]羅曙輝.現代植物造景中園林花境應用設計研究[J].鄉村科技,2017(15):43~44.
作者:袁敏 單位:衡水學院生命科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