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器樂教學中音樂情感培養的方法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在器樂教學中,音樂情感的培養一直都是極為重要的部分,只有在充分、合適的音樂情感支持下,學生才有可能真正學好器樂。文章將簡單分析器樂教學和音樂情感的內在關系,并就如何在器樂教學中合理培養學生音樂情感展開探討。
關鍵詞:器樂教學;音樂情感;興趣
一、器樂教學和音樂情感的內在聯系
1.音樂情感概述。所謂音樂情感,是指人對音樂所產生的情感。在教學過程中,情感培養十分重要,器樂教學中也不例外。通常來說,器樂教學中的音樂情感可以劃分為審美情感和學習情感兩大類,前者主要是指學生對器樂的認知和理解,只有具備一定器樂認知基礎和鑒賞能力,才能形成相應的審美情感,否則反而會認為器樂是無端的噪音。而學習情感則主要指學生對學習器樂的態度和理解,是決定學生能否學好器樂的關鍵因素。2.音樂情感是器樂教學的主導和基礎。聲音與表演都只是音樂藝術的外在形式,從本質上來說,音樂藝術是情感的藝術,是以情感表達為核心的藝術形式。因此,對器樂教學來說,占據主導地位的不是器樂知識教授和演奏技巧傳授,而是音樂情感的培養。音樂情感是器樂教學的基礎和前提,也是貫穿于整個教學環節的重要內容,在缺乏良好音樂情感的情況下,學生可能會喪失主動學習的積極性,也可能難以理解音樂藝術的深刻內涵和意義,從而導致教學活動難以正常展開。因此,以音樂情感驅動學生來進行器樂學習,是當前器樂教學活動中受到普遍認可的基本方式。3.器樂教學和審美情感的關系。顧名思義,審美情感是以音樂審美為核心的情感,是建立在人類對音樂的認知、理解基礎上而形成的情感。不同的審美情感,決定了人類對同一音樂的不同感受。例如同一首鋼琴曲,部分人對其旋律、節拍和表達的情感有著深刻認知和理解,從而能夠與之形成情感共鳴,進而愿意深入了解該鋼琴曲。然而,由于審美情感的不同,有部分人可能不喜歡該鋼琴曲的節拍與速度,從而無法欣賞該鋼琴曲的表現形式。進一步而言,對該鋼琴曲要表達的情感認知不足,或者不認同其要表達的情感,則會使人無法與之形成情感上的共鳴,更遑論深層次的審美。因此在器樂教學中,審美情感的培養十分有必要,讓學生養成正確、合理、豐富的審美情感,可以幫助其充分理解器樂演奏的表現形式和情感表達,從而強化其與器樂之間的情感聯系,使其能夠更加簡單、高效地進行學習。4.器樂教學和學習情感的關系。學習情感主要是指學生在器樂教學過程中與學習相關的情感,諸如學習興趣、態度甚至師生關系等。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審美情感是決定器樂教學質量的關鍵因素,而學習情感則是影響器樂教學效率的重要因素。簡單來說,學習情感可以看作學生對學習這一活動或過程的情感,只有在良好的情感驅動下,學生才有可能主動、積極地進行學習。否則,學生可能會對器樂教學活動產生負面情緒,從而失去學習的興趣,阻礙器樂教學的正常進行。學習情感又可以廣泛地劃分為意志、氣質和態度三方面。其中意志情感決定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意志力,是關乎學生能否排除困難、堅持學習的關鍵。而氣質情感則更多地與學生自身狀態相掛鉤,譬如部分學生更加安靜,而部分學生更加活潑,那么他們在器樂學習過程中的表現也將截然不同。至于態度情感則是指學生對器樂教學相關內容的態度,包括對教師的印象、學習器樂的動機等,如果學生學習態度不端正,必然會導致器樂教學活動難以正常進行。
二、器樂教學中音樂情感培養方法探析
1.教師以身作則,引導學生感受音樂情感。在器樂教學中,教師起著至關重要的引導作用,尤其是教師的言傳身教往往是學生模仿、借鑒的主要內容。因此,教師需要以身作則,引導學生去感受音樂情感,進而為音樂情感的培養打下良好基礎。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有意識地向學生傳遞相關的音樂情感。例如:在講解鋼琴演變歷史時,教師可以將自己對鋼琴的個人情感融入知識講解之中,向學生充分展示自身對鋼琴的熱愛之情,同時融入一些自己對鋼琴演奏的看法。這樣一來,學生在耳濡目染下也會對鋼琴及鋼琴演奏產生類似于喜愛的情感,有利于音樂情感的培養。2.靈活運用多種方法,注重情感培養。在器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音樂情感,應當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方法加以應用,從而充分強化學生與音樂之間的情感聯系。其中,情感體驗法是最簡單也最為有效的方法,值得各位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普遍應用。所謂情感體驗,就是直接通過器樂演奏來讓學生體驗其中的情感,讓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第一感覺對器樂演奏做出理解。例如:在課程教學開始之前,教師先讓學生聽一段《F大調大圓舞曲》,讓學生根據自身的經驗、知識等對此進行分析和理解,同時讓學生體驗這段鋼琴曲中蘊含的情感。在此基礎之上,教師再對其中的旋律、節奏、節拍等進行深入講解,并對其要表達的情感進行簡單分析,從而幫助學生進行理解,強化學生審美情感。與此同時,教師還需要對該鋼琴曲的演奏技巧進行詳細講解和演示,讓學生能夠通過學習進行簡單演奏,從而有利于學生學習情感的培養。3.融合演奏技巧與音樂情感。雖說音樂情感是器樂教學的重要基礎,但這并不意味著演奏技巧就不重要。事實上,不管是演奏技巧,還是音樂情感,都是器樂教學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且二者均貫穿了整個教學過程。因此,在器樂教學中,教師必須將演奏技巧傳授和音樂情感培養加以深度融合,使二者成為統一的整體。只有這樣,演奏技巧的傳授與音樂情感的培養才能互相促進,共同發展,為器樂教學的質量及效率提供有效保障。4.審美情感的培養。培養審美情感自然需要從審美入手,而且應當做到循序漸進。審美是建立在理解和一定知識層面上的,因此教師需要先從器樂演奏的基礎入手來對學生的審美情感加以培養。只有在學生充分掌握了器樂演奏的基礎技巧后,其才有可能透過形式去感悟音樂藝術的本質。否則就像空中樓閣一樣,過于虛幻。換句話說,器樂演奏的審美情感是以理論知識和實踐演奏為重要基礎的,脫離了這兩點來體驗音樂的情感,很容易被個人的主觀意識所誤導,就像不同的聽眾在聽器樂演奏作品時,往往是以自身喜好和意識進行評判。在學生具備了基礎知識和技巧的審美能力后,教師再致力于引導學生體驗器樂演奏要表達的情感,讓學生以自身所學來對音樂作品的情感進行體驗式、理論式、實踐式的全方位感受,從而準確感受音樂作品情感。5.學習情感的培養。在器樂教學中,學習情感的培養往往需要從多個方面同時展開,這樣才能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端正學生學習態度,讓學生能夠主動、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其中,最為關鍵的在于態度、意志和氣質三面。所謂態度就是引導學生形成對器樂教學的良好態度,讓學生能夠認真、積極地進行學習。這就需要教師盡量從學生感興趣的角度出發,以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方式、內容等展開教學,避免學生產生厭煩等負面情緒。而從意志的角度來看,教師需要合理控制器樂的學習難度,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艱苦奮斗來達成相應目標,但也要避免難度過大使學生萌生厭學情緒。而氣質則重在因材施教,不同氣質的學生在學習器樂演奏時表現出來的特征、狀態皆有所不同。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深入了解每位學生的實際情況,并以此為依據制定相應的教學方案,讓學生能夠在適合的方式下完成教學任務,從而強化學生對器樂學習的情感聯系。總之,在器樂教學中,音樂情感的培養十分重要,其與演奏技巧的傳授一樣,是器樂教學不可或缺的基礎部分。與此同時,音樂情感和演奏技巧二者更是統一的整體,只有二者相互促進,共同作用,才能確保器樂教學的有效展開。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當對音樂情感的培養加以高度重視,需要以身作則、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將音樂情感培養和演奏技巧傳授相融合。與此同時,教師還需要對審美情感及學習情感加以重點培養,從而有效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音樂情感。
參考文獻:
[1]崔冬霞.淺論民族器樂教學中學生情感因素的培養[J].中華少年,2017,(24):199.
[2]甘薇娜,李彥,李雁.在民族器樂教學中如何培養音樂情感[J].江西教育,2011,(18):22.
作者:姜大治 單位:肇慶學院音樂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