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壓力容器定期檢驗隱患與建議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近年來,我國特種設備數量增長迅速,設備參數增高、運行周期增長,風險性加大,特種設備的安全問題日益凸顯。研究探尋特種設備安全系統的演變規律、有效地控制并降低特種設備安全風險,是擺在我們面前的緊迫課題。
關鍵詞:特種設備;容器;定檢;風險;措施
引言
特種設備廣泛應用于現代工業領域以及公眾日常生活中,是國家經濟建設的重要基礎設施,也是日常生活的必需設備,在工作中具有高壓、高速、高溫、高空等特點,帶有較大的危險性。壓力容器作為8大類特種設備之一,往往在高溫、高壓、低溫、強腐蝕等苛刻條件下工作,具有潛在的泄露和爆炸危害。在使用期間,壓力容器除承受壓力外,還可能因頻繁開停車,壓力波動、溫度變化等周期性變化的交變載荷影響。此外,壓力容器還可能受到風載荷、地震載荷等影響,由于容器設計壽命較長,甚至有超設計年限使用的情況存在,因此,定檢作為使用過程中法定檢驗的在排查隱患的作用尤為突出。壓力容器的定檢是在壓力容器停機時,對在用壓力容器安全狀況進行符合性驗證的活動。一般情況下,對壓力容器的定檢包括但不限于對技術和竣工資料、材料、焊接、熱處理、無損檢測、宏觀檢驗、檢驗與試驗、安全附件和儀表、使用和維護管理等環節進行符合性驗證。下面筆者就容器定檢為例,對檢驗中發現的隱患進行風險分析,并提出一些控制措施。
1技術和竣工資料
(1)風險及原因分析。目前省內老舊設備的技術和竣工資料遺失現象較為普遍,導致檢驗人員在定期檢驗過程中無法全面了解圖紙規定的容器設計參數及工作參數,不利于容器安全隱患的排除,無形中加大了風險。使用單位管理不當,未建立相關檔案資料保存系統,或使用單位相關管理人員不重視,導致資料遺失為其主因。(2)控制措施。對于此類問題,健全質量管理制度,落實責任制度,資料專人負責存檔保管制度,提高使用單位相關人員責任心。另質檢總局特種設備局關于特種設備使用登記有關問題的復函(質檢特函〔2016〕1號)關于資料缺失的問題也有提及:對于制造單位具有相應資質、制造監督檢驗合格、技術資料缺失的承壓類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到制造單位補齊資料;對于制造單位具有相應資質,但已不存在或不能補齊所需資料的,可由使用單位委托具備相應資質的檢驗機構,通過檢驗或合于使用評價等技術手段,確定設備的安全狀況,并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設計制造單位補齊技術資料。補齊資料后,經由具有相應資質的檢驗機構檢驗合格后,方可辦理使用登記。對于不能確定制造單位是否具備相應資質,或確定是由無相應資質單位制造的,不得繼續使用。
2表面裂紋和埋藏缺陷
(1)風險分析。表面裂紋的危害性極大,在常溫下就會導致焊縫的抗拉強度降低,擴展速度很快,如不及時發現并處理,將會帶來不可估量的后果。主要產生原因有:①制造遺留,在制造過程中未被發現,并且在使用過程中得到擴展;②疲勞裂紋,由于容器的結構不良或材料存在缺陷,造成局部應力過高,在容器經過反復多次的加壓或卸壓后產生的裂紋,在一些開停頻繁的壓力容器中可以發現這種裂紋;③應力腐蝕開裂,在腐蝕介質的工作條件下逐漸形成的,這種裂紋往往與應力有關,應力和腐蝕兩者相互促進,后者在材料表面形成缺口產生應力集中,或削弱金屬的晶間結合力,而前者則加速腐蝕的進展,使表面缺口向深處發展。在定期檢驗中,部分焊縫在無損檢測中發現的超標埋藏缺陷為制造遺留缺陷,在使用過程中,這些缺陷未發生擴展且無任何異常情況,此類缺陷危害性較小,但若這些埋藏缺陷在使用中有擴展的趨勢,甚至已經在內部形成裂紋,應及時對該類缺陷進行處理。(2)控制措施。對焊縫質量進行控制,而焊縫質量直接影響因素就是對焊接質量的控制。焊接質量受諸多因素的影響,如正確選取焊接工藝,提前預熱,控制好焊接速度,線能量,根據不同的介質環境合理選材;必要時進行焊后消除應力熱處理,控制好焊后熱處理工藝、質量;提高焊接人員及相關技術人員素質,嚴格控制好質保體系的正常運轉;制造和改造修理后,做好焊后質量檢驗以及無損檢測工作,及時對超標缺陷予以返修;在定期檢驗過程中,檢驗人員嚴格把關,特別是對材料、結構等不連續處焊縫的檢驗,做到及時發現問題并能夠有效地處理,消除各類安全隱患。
3安全附件及儀表
(1)風險分析。在定期檢驗過程中發現壓力表和安全閥使用到期未進行校驗的現象,壓力表、安全閥失靈時,壓力容器超壓不能及時發現、壓力不能及時泄放,超壓爆炸。所以,儀表和安全附件到期前一定要進行再次校驗,以保人身和生產的安全。(2)控制措施。加強使用管理,做好日常維護保養以及自檢工作,尤其在TSG21-2016執行后壓力表歸為儀表類,使用單位的管理尤為重要,為不影響生產,可配有備用的安全附件及儀表。
4注冊登記
(1)風險分析。壓力容器使用單位應該按照《特種設備使用管理規則》的有關要求,對壓力容器進行注冊登記,隨著設備使用注冊數量逐年增加,對設備的管理難度逐漸加大,安全保障壓力不斷增大,如果容器未進行注冊登記,導致監管無法到位,安全狀況不明、事故隱患增加。不過隨著近些年市場上不斷規范,未再發現此類問題。(2)控制措施。制造單位在交付設備時應及時告知使用單位應及時辦理注冊登記。
5年度檢查
(1)風險分析。壓力容器的年度檢查是對容器的管理、運行狀況的檢查,是在線檢查,對安全隱患的排查具有重要意義,是壓力容器使用管理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通過對特種設備事故調查原因可知,設備在使用和管理的規范性上往往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因此,如何正確使用和管理設備是不容忽視的問題,只有做好年度檢查工作,才能保證壓力容器更安全的生產環境。(2)控制措施。對于自行進行年度檢查的企業,督促其做好年度檢查及其他自檢工作,規范管理工作。對于未進行年度檢查的壓力容器,檢驗機構可按要求適當縮短該設備的定期檢驗周期。除上述措施外,使用單位日常可強操作人員培訓,提高水平,提高安全意識;對于快開門式壓力容器等特殊設備應按要求持證上崗;按期報檢,對檢驗中發現的問題及時整改,處理并達到使用要求。
6對檢驗的建議
檢驗機構在壓力容器使用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結合定期檢驗的情況,筆者給出以下幾點建議。(1)加強法定檢驗的宣傳以及監督,提高使用單位法律意識及風險防范意識。檢驗人員可在定期檢驗過程中主動與使用單位交流溝通,加大對設備常識的宣傳,增強使用單位負責人的法律和風險意識。(2)加強對制造環節的監督。定檢中發現的缺陷難免有制造的遺留問題,檢驗機構應加強制造控制環節,按法規要求進行監檢,對監檢中發現的問題要求受檢單位及時整改,每年定期對制造單位進行資源條件和體系建立以及運轉狀況的進行評價。(3)提高人員的整體素質。隨著設備使用時間的推移,設備的老化也是我們面臨一個重大問題,老化設備維護保養成本高,安全系數較新設備低,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因此,對老設備的周期性檢驗以及使用把關將是我們下一階段面臨的重大難點,這就要求檢驗隊伍不斷壯大,加強學習檢驗新技術。近年來,TOFD,相控陣檢測,導波檢測,RBI等技術,在檢驗中逐漸發揮作用,要求專業檢測人員對新技術取證,運用于實際檢測中。
7結語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特種設備的安全問題日益凸顯,加強特種設備質量技術基礎建設,通過科學的控制方法和現代化檢驗手段相結合,總結分析特種設備存在的安全隱患,有效的控制并降低特種設備安全風險,對于保證特種設備的質量安全尤為重要。
參考文獻:
[1]TSG21—2016固定式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察規程[S].新華出版社,2016.
[2]TSG08—2017特種設備使用管理規則[S].新華出版社,2017.
作者:林銀庚 時健 劉慶 單位:四川省特種設備檢驗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