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海綿城市技術在風景園林設計中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海綿城市是指通過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充分發揮建筑、道路和綠地、水系等生態系統對雨水的吸納、蓄滲和緩釋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徑流,實現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的城市發展方式。海綿城市技術,融合了給排水、環境工程、生態工程及管線工程等多個專業技術,目的是打造優質的可自循環的城市生態空間。景觀綠化設計,融合多項技術不斷優化、充分結合來實現整體空間的合理建設?,F階段,因為海綿城市技術的復雜性、景觀設計技術的表面性以及設施經驗匱乏等因素影響,目前的海綿城市設施效果差強人意。海綿城市的建設應提升認知,拓展海綿城市技術的廣度,挖掘海綿城市技術的深度,對擁有海綿城市要求的景觀設計技術進行優化,以推進可持續發展進程,推進新發展理念落地生根。
據相關資料對城市內澇情況的分析統計,我國約80%城市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內澇問題,然而這又與我國日益嚴重的缺水現狀相互矛盾,因此國家針對水環境污染以及水生態系統的退化問題,提出了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建設理念。風景園林設計源自于模仿自然,甚至高于自然,秉持著這個理念,風景園林能夠達到的生態美感與生態效用是海綿城市發揮作用所需的最佳技術之一。在景觀設計中將海綿城市技術與風景園林設計有機融合、優勢互補,打造高品質的海綿景觀,就會實現多重目標、效益和價值,讓城市生態文明建設的效益發揮到最大,提高公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指數,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二、海綿城市技術在風景園林設計中應用的現狀
目前,海綿城市技術被運用于生態工程建設的各個方面,如市政給排水工程、循環水資源的利用、防洪工程以及風景園林建設等。但是很多地方的海綿城市技術與景觀設計的結合停留于表面的美化,一方面還沒有真正達到海綿城市技術與景觀以藝術思維方式相結合,另一方面很多時候因為不是整體性高標準應用海綿城市技術而導致有的海綿工程起不了海綿作用。因此,要達到真正的海綿城市建設目標,應當在初步規劃設計階段,就投入更為科學更為合理的海綿城市景觀設計策略,以實現風景園林整體的海綿作用。
三、海綿城市技術在風景園林設計中應用的策略
(一)海綿城市景觀的設計思路
要在風景園林設計中融合海綿城市建設,需要遵循海綿城市技術的吸水原則:先暫時留存雨水,再通過水循環利用技術實現生態目標。當雨水量過大時,會產生下滲不及時情況,則需設計下凹式綠地過濾暫存的雨水,經溢流口流入管道,再就近排入附近的市政管網。可以說,在景觀設計中充分運用海綿城市技術,就能將過去經城市雨水管道快速排出的雨水的80%,通過下凹式綠地、景觀濕地下滲或集蓄來實現再利用。
(二)海綿景觀技術策略之———滯留
景觀設計海綿城市技術對滯留技術的運用,是為了延緩出現大幅且短時強降雨后,形成的激增的難以及時排走的雨水徑流量。當下的海綿技術中,可以選擇的常用滯留方式有四種:滲透池、雨水花園、生態滯留池以及人工濕地。這些滯留設施被運用在景觀的公園廣場、建筑內部工程以及道路側分帶等市政工程,通過景觀與海綿技術相互結合的方式打造海綿生態滯留體。景觀式的海綿體既美觀又實用,對多余的雨水滯留效果也很好,同時因為建設形式滿足了生態綠色資訊化的專業特性,因而后續的設施維護費用也較低。在不同的環境下海綿景觀滯留設計的方式也有所不同。當海綿景觀滯留設計的地區處在巖石含量比較高,并且透水性能較差的含有大礫石的土壤環境中時,則需要通過換土防滲,搭配設計挖筑階梯等一系列措施;當海綿景觀的滯留設計地區處在樹葉等生物污染較為嚴重的匯水區域時,滯留池中的景觀則應當選用植被緩沖帶與植草溝亦或是沉淀池,通過這種最自然的方式起到預處理徑流雨水的作用。
(三)海綿景觀技術策略之———集蓄
海綿景觀的集蓄設計,是將多余出來的雨水,通過匯集來留存。為了達到海綿景觀生態常態化,設施的設計工作在開展之前,應當對需要設置集蓄池所在的地形地貌進行詳細的勘查,設計方案應盡可能讓雨水可以通過重力自然流下完成匯集。海綿景觀設計技術的融入,可以在降雨時先將雨水蓄積起來,達到錯峰排水與調蓄水量的功能。海綿景觀集蓄蓄水池的建設,要將滲后多余雨水集蓄設施的充分利用加以考慮??紤]到未來城市用地將更加緊張,可以選擇在地下構建封閉式的蓄水池。
(四)海綿景觀技術策略之———凈化
凈化的目的是減少面源污染,改善城市水環境。在設計中可以通過景觀有機質土壤的滲濾,以及增加蓄水池等設施共同作用來實現。通過土壤的雨水去除雜質后再排入市政管網,滿足雨水凈化后再利用的目標。
(五)海綿景觀技術策略之———循環利用與排水
循環利用主要體現在對雨水的再次處理和利用,凈化后的合格雨水通過管網運輸,能夠大量地運用于工程建設用水以及城市抽水馬桶等,這種廢水再利用的做法就是海綿城市的重要體現之一。而對于景觀綠地區域集蓄再凈化后的干凈雨水,則可直接用在綠化灌溉、跌水、噴泉及水池等景觀的用水中,海綿城市技術通過循環功能與景觀的結合,可以將雨水自然循環的規律發揮到極致。當地面的排水與地下的雨水管渠的結合方式沒法滿足過大的降雨量時,則需要在城市中大量設計海綿措施來進行排水的處理。
四、總結
綜上所述,風景園林設計是實現海綿城市效用的好伙伴,在每一個城市景觀空間搭建的過程中,都需充分運用海綿城市的技術條件和手段,通過兩個專業技術的深層次融合,打造最具特色的、最有效用的城市自呼吸景觀海綿環境。美好的城市可持續發展空間,因當由生態“綠色”設施做基石,共同搭建。
作者:史尚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