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園藝技術與園林景觀設計結合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歷來重視園林景觀文化,園林景觀反映了各個時期的文化特征和社會經濟水平。在當今社會發展不斷進步的同時,人們對于居住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分別闡述了新時代下園藝技術與園林景觀,并針對當前生產形勢,提出園藝技術與園林景觀相結合的對策。
關鍵詞:新時期;園藝技術;園林景觀設計
1新時期園藝技術
園藝技術主要分為觀賞園藝和花卉技術,二者彰顯了現代園林技術未來發展趨勢。
1.1觀賞園藝
觀賞園藝以花卉、樹木、草坪、地被植物為研究對象,觀察它們的栽培、育種、生產等習性,發揮其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觀賞園藝的發展與人們生活水平逐漸提升有關,作為我國園藝技術的新生力量,觀賞產業逐漸成為園藝技術的重要分支。我國地域幅度跨度較大,地理環境多樣,所涵蓋的氣候帶豐富,這為觀賞園藝提供了良好的天然基礎,為眾多種類的觀賞植物提供了適宜的氣候條件。再加上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觀賞園藝迎來了重要的發展契機,這次變革促使觀賞園藝不再僅僅作為商品出現,而是形成帶動農業發展、花卉文化及旅游娛樂的推動力量。目前,我國觀賞園藝產業仍處于發展初期,還將面臨嚴峻的產品質量等問題。目前,所遺留的質量問題與農藥殘留、儲存加工落后、產量效率較低及品種結構不合理等因素有關。盡管我國從事觀賞園藝的技術人員,逐漸將塑料薄膜與地膜覆蓋技術引入園林生產中,大大改善了我國現有觀賞性園林產品質量,使生產數量穩步提升。但論其最終成果仍不容樂觀,與國外先進園藝技術相比還有很大差距。目前,國內觀賞園林技術還有待更加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如園林景觀設計等。
1.2花卉技術
花卉技術的主要研究內容是植物的栽培及繁殖技術,該技術并不局限于室內植物栽培中,還涉及室外環境植物培育。室內植物的培養多半以插花、栽培為主,適應于當代人們快節奏辦公的室內環境,通過擺放花卉植株,能夠提升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愉悅感,減輕工作帶來的壓力。室外環境的培養大多包括公路綠化帶、公園綠化區及住宅區的綠化區域等內容。如今,我國城市、鄉村紛紛展開生態建設,生態建設并非一味用綠色植物填充環境,而是要重視以生態主義為指導思想,建設室內外良好的園林風景,從而將風景園林植物融入國家生態文明建設中。在這場生態文明重大建設項目中,我國花卉產業經過短短20多年的發展,成為世界上不可小覷的花卉生產大國,不僅在科研和生產力上有所提升,花卉知識產權和生態環境意識也日益加強。但這并非意味著我國花卉技術已經邁向全面成熟階段,眼下還有許多問題亟待解決。對此,應積極調整產品結構鏈,深入市場探索受眾需求,推動花卉園藝更快實現與我國經濟實力、人民生活水平相匹配的成熟產業。
1.3新時期的園林景觀設計
隨著人們逐漸意識到生活環境與身心健康之間的密切聯系,越來越多的人們傾向于選擇輕松舒適的居住環境,注重人與自然和諧共處。也正因為如此,園林景觀設計再度受到人們的關注。人們日常居住的生活空間及休閑區域都在一定程度上使用了園林景觀設計,適當的園林風景能夠有效促進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使人在忙碌的工作生活之余,也能感受到一份怡然自得和放松。園林景觀設計強調安全性和美觀性,安全性指景觀在為人類環境提供服務的同時,還要保證身處園林景觀設計中的居民,尤其是小孩和老人等,能夠受到良好的保護。美觀性指在設計中,注重園林景觀營造的風景概念,不能簡單地隨意堆砌綠植和假山石頭,而是要秉承設計中的美感和視覺效果,打造出貼合當地人文經濟等因素的特色園林景觀。如今,我國國內園林景觀設計發展程度還不及國外發達國家,主要體現在設計規劃和生態性。以往的城市園林景觀設計常常會出現設計風格與當地人文風情不相符等問題,城市中各大住宅區內的活動區域千篇一律。不僅如此,各個城市之間的綠化帶設計也十分相仿,這些生搬硬套的設計無疑會弱化景觀對當地美化和視覺的作用,使園林景觀設計失去其應有的經濟性,對今后發展十分不利,也迫使城市逐漸忽視園林的重要性。
2園藝技術與園林景觀設計的結合成果
2.1高檔住宅區
現代建筑逐漸成型,住宅區的房屋質量等不再是人們評判房屋的唯一標準,除此以外,綠化環境和綠化面積成為新的參考選項。住宅區的園林景觀往往需要肩負改善空氣質量、降低噪音等重任,但僅強調這份園林景觀帶來的實用性是遠遠不夠的,于園林景觀而言,貼合小區生態的設計,合理利用當地物資資源也是極其重要,但也要做到適度,不可為了過分強調別出心裁,而耗費巨大的成本,損失功能性。相反,即便是高檔小區,所營造的景觀也應以合理和諧為前提。例如,園林規劃盡可能選擇陽光充足、雨水豐沛的區域,選用的植株應當具備較強的生存能力,能夠長久適應當地土壤環境。另外,為了加強園林景觀的經濟性,植物種植密度也要適宜,可以采取統籌規劃的方式,采用成活率較高的方案。
2.2商務景觀區
園藝技術和景觀設計還可以融合運用到人們工作環境中。城市工作壓力較大、生活節奏忙碌,良好的景觀環境有助于緩解工作中的緊張情緒。商務景觀區域通常分布于辦公室內或辦公區域外的室外建筑。室內的設計通常采用大量觀賞性盆栽,既能改善辦公室內空氣質量,部分兼具功能性植株還具有保護眼睛、舒緩壓力的作用。室外的園藝技術利用各大規模的假山石和瀑布等,營造別具一格的風景,并在周邊擺上相應的桌椅等,為人們提供良好的休息場地。
3加強園林景觀和園藝技術結合的方式
3.1加強園林建設監督
城市園林建設關乎著城市的人文面貌,直接彰顯城市居住人們的精神追求。城市中的政府機構要關注加強城市內部園林建設項目,并采取合理約束、大膽設計等方式,提升園林景觀設計管理水平。管理內容主要為3點:(1)城市園林景觀和園林技術應遵循統一的生態環境需求。不同城市的氣候條件、地理環境、人文歷史都不盡相同,在開展大型園林景觀項目前,應綜合了解當地情況,選擇與城市相符合的設計風格。(2)政府相關部門有必要成立監督機構,監督內容包括園林設計風格的確定、施工前預算和材料準備、施工過程中的質量與進度、施工人員管理及完善施工中的問題等。城市園林景觀建設往往涉及多個市政部分的配合,政府部門有必要加強園林建設意義的宣傳,樹立城市居民對園林景觀的新印象,鼓勵市民參與設計方案的評選。(3)在環境生態上,園林所選擇的材料應與當地生態環境相適應。建設過程中需要關注植物花卉的可持續性,同樣,在園林景觀的人為建筑上也要恰如其分,不可過于追求氣勢和規模,導致整個園林景觀過于突兀。施工過程中盡可能保留城市中原有良好的生態圈,并盡可能加強園林中所需植物的養護,提高其成活率。
3.2關注空間資源分配
園林景觀建筑和園林技術也是城市建設發展的重要角色之一,共同分享城市空間和資源。因此,在設計和建設時,園林景觀和園林技術同樣需要在合理使用空間和資源的基礎上進行設計。在空間上,為了提升園林景觀的實用性,除了公園廣場等必要場合外,園林景觀可以選擇在城市休閑區域,如購物商場、餐廳小吃街等附近。使人們在休閑的同時,自然而然地進入欣賞園林的視角中,在各種休閑娛樂活動結束后,還可以享受園林景觀帶來的怡然自得。在資源選擇上,園林景觀需要借助園林技術力量,在不同場合選擇不同種類的植物,使植物能很好地與當下環境相融合。即便是在同一區域園林設計中,植物層次感和空間效果也要涇渭分明,凸顯園林景觀的多樣性和功能性。
3.3園林后期養護
城市建設過程中,必然將伴隨眾多事物的新舊更替,但園林景觀并非一項短暫的臨時項目,相反,園林景觀往往需要漫長的時間才能得以成型。據當前國內園林后期情況統計,園林項目竣工后,大量的園林項目處于缺乏有效養護的狀態,致使部分植物在遭受蟲害、天氣等原因的破壞后,逐漸弱化其功能,導致園林景觀整體穩定性和預期效果大大降低。因此,為了提升園林景觀效果,加強其經濟性,園林后期養護十分有必要。養護工作應與園藝技術相結合,遵循栽培原則,給予園林植物必要的維護。園林管理應重視后期的定期修剪防治工作,聘請有經驗的園林技術人員進行養護。針對較易受到蟲害的植株,提出有價值的防治方法,并定期檢查各個植株品種質量和生長速度。
4結語
綜上所述,新時期的園林技術與園林景觀都需要極大的空間去發展創新。隨著園林工程在人們日常居住中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參與園林工程建設人員的素質逐漸得到提升,園林工程必然將為更多的城市居民提供良好宜居的生活環境,并在美觀、實用的基礎上,增添新的城市名片。
參考文獻
[1]趙娜.試論新時期下園藝技術與園林景觀設計的結合[J].商品與質量,2019(4):119.
[2]羅倬.淺談新時期下園藝技術與園林景觀設計的結合[J].居舍,2019(10):130.
[3]楊柳.新形勢下園藝技術與園林景觀設計的發展探討[J].現代園藝,2018(8):83.
作者:郭旖旎 單位:廣東建設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