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生態規劃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現代園林景觀設計不僅注重美學價值,還重視其生態價值,隨著節約環保、可持續發展等理念的滲透,如何對景觀進行生態規劃顯得極為關鍵。從綠地系統、植物景觀、節能環保、生態文化四方面切入,分析了生態規劃理念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具體應用。
關鍵詞:生態規劃;園林景觀設計;綠地系統;生態文化
現代社會在經濟高度發展的同時,污染問題也日益嚴重,加上大量人口涌入城市,使得城市環境壓力驟增。園林建設作為城市基礎建設重要的組成部分,對緩解環境壓力、維護生態平衡大有幫助,因而極受關注[1]。如果生態觀念淡薄,不考慮環境問題,園林景觀設計將毫無意義,所以現代園林在開展景觀設計時,往往都會引進生態理念,進行科學規劃。
1園林綠地系統設計
綠地建設是園林景觀設計的重點內容,科學規劃綠地系統,有利于保護水系、濕地、植被等,促進人與自然和諧。遵循生態優先原則,確立生態保護性質的綠地結構,建設時既要考慮綠地系統功能的實現,又要將可能對其造成的破壞降至最低。進行合理布局,充分發揮其生態效益。同時,還要兼顧整體協調性,形成整體綠色網絡,處理好各方面的關系,確保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協調統一。
2園林植物景觀設計
植物具有多重生態功能,所以植物景觀在園林建設中占有很大比重,其作用體現在多個方面,如調節溫濕度,改善城市小氣候;凈化空氣和水體,減輕污染程度;降低噪音,防御放射性物質;另外,還有利于維持生物的多樣性。因此,植物景觀必須遵循生態規劃原則,進行科學設計?,F代城市園林在設計植物景觀時,以實現科學性、藝術性為兩項基礎原則,既要注重美學,又要兼顧生態。以植物群落為例,指的是園林某個區域內所有植物的綜合,包括自然群落和栽培群落。按照生長環境的不同,又可分為陸生、水生群落,前者多為林地、草地、灌叢,后者則有沉水植物、浮水植物等,設計時應合理規劃,科學選擇植物,控制好各類植物所占比例,獲取最大生態效益。比如選擇植被時,遵循地帶性原則,一方面能夠適應當地氣候,成活率高;另一方面可以突出地帶性特色。另外,植物群落景觀必須達到一定的規模,而且有多樣物種,組成結構與其功能相適應,并具備相當好的穩定性,以確保其功能最大化發揮。
3園林節能環保設計
生態規劃理念包含很多內容在內,如減少資源剝奪,杜絕資源浪費;尊重生物多樣性,提高動植物生存環境質量;節約環保,維護生態平衡,實現可持續發展。在園林景觀設計中,也要遵循可持續發展觀。以水景觀為例,水景觀在城市園林中不可缺少,為體現節約環保理念,如何對水資源進行可持續利用成為設計考慮的重點??山梃b國外經驗,如收集雨水再利用、營造耐旱風景等,國內多采取雨水收集、中水利用2種方式,今后將加強此方面的研究,引進高科技,通過改造灌溉方式等途徑也能節約水資源。中水是指部分生活優質雜排水,經凈化處理,能夠達到利用標準的非飲用水,通常用于綠地澆灌、廁所沖洗等,節水效益非常明顯。耐旱植物的生命力較強,在少水環境下也能成長,從而起到節水效果。目前有很多節水型灌溉方式,如噴灌、滴灌,相比于傳統的漫灌、人工灑水方式,在節水、節能方面頗具優勢。在園林建設以及投入運營后,每天都會產生各類垃圾,其中有些垃圾可以再利用。比如,修剪植被掉落的剪枝、落葉等,往往被當作垃圾清理,其實落葉能夠提升土壤腐殖質含量,進而增加肥力,為翌年春天植物生長提供營養。另外,很多園林都設計了夜晚景觀,利用太陽能可大幅減少資源消耗,還有風能、地熱能等可再生能源,今后應多應用于園林建設中。
4園林生態文化建設
園林景觀生態規劃不僅體現在景觀、建筑、植被等實質元素上,還應重視景觀生態文化建設,營造一種良性文化氛圍,供人們體驗感知。文化有著明顯的地域性,不同地區園林景觀所包含的歷史文化、哲學審美、人情風俗也不相同,比如北方皇家園林端莊富貴,南方私家園林則樸素淡雅。為提高園林景觀生態文化建設水平,應掌握多種表達手法,并根據不同內容加以調整,靈活運用。最常見的表達方式有3種,即借助自然環境、借助歷史文化、借助民俗風情。自然環境包括地形地勢、氣候水文、生物資源等。歷史文化比較獨特,比如西安的大唐芙蓉園,展示的是盛唐風貌;而北京的頤和園,則是清朝皇家園林。民俗風情包括節日慶典活動、神話傳說、禮儀等,園林景觀設計常與此相結合,如壁畫創作,或在景觀內演出,通常都與當地的文化禮儀、歷史人物有關。
5結語
現代園林在景觀設計時,除了觀賞性、娛樂性,對其生態性、環保功能越來越重視。就現狀而言,存在著不少問題,很多地方有待完善,今后應加強研究,促進生態規劃理念貫徹落實,提升園林景觀整體設計水平。
參考文獻
[1]王凱蕾.生態規劃理念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建材與裝飾,2018(13)
作者:陳璽 陳軍 單位:西北綜合勘察設計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