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金管理探思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面對人口老齡化問題的加劇,養老問題是一項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基本養老保險是養老的第一重保障,我國雖然已實行了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政策,在政府各級部門的大力支持以及城鄉居民的大力配合下覆蓋面越來越廣,規模越來越大,但由于相關的保險基金管理工作還存在諸多不足,因此養老保險基金管理仍有待進一步加強,以確保基金的保值增值。基于此,文章對當前加強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金管理的重要意義進行了分析,同時結合養老保險基金管理運作的實際情況,探討了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金管理及運作存在的主要問題,最后圍繞現階段養老保險基金管理問題的應對策略展開了探討,以便能夠科學地使用養老保險基金,最大限度地發揮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金的作用。
關鍵詞:養老保險基金;管理;運作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是覆蓋城鄉居民非從業人員的養老保險制度,這項制度是保障城鄉居民老有所養的一個基礎保障,它的方針是“全覆蓋、保基本、有彈性、可持續”,因此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具有參保人數多、涉及人群廣的特點,對基金保值、增值有著非常高的要求。因此,要實現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金的不斷增值,就必須做好對基金的管理工作,而對于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金管理、運作問題及相關應對策略的研究,自然也是非常必要的。
一、加強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金管理的意義
(一)有利于保障基金安全
在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實行后,集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于一體的養老保險基金籌集機制雖然迅速建立了起來,對于養老保險基金的相關管理責任也同樣得到了明確,但由于養老保險基金的管理工作通常是由地方財政部門負責,人社部門通常僅負責對養老金的收繳與發放,因此在地方財政部門基金管理不到位的情況下,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金的安全性往往都缺乏保障,很容易出現保險基金被挪用等問題。而加強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金管理,則能夠有效落實相關監管措施,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金管理的全過程展開持續性監督,基金安全性才能得到充分保障。
(二)有利于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
除提升養老保險基金本身的安全性外,從經濟可持續發展視角來看,加強養老保險基金管理同樣有著非常現實的意義。在統一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下,加強養老保險基金管理,能夠使養老保險金的發放得到嚴格落實,保證所有參保的城鄉居民均能夠公平享有基本養老保障,并讓居民社會安全感大大增強,而在這種社會安全感的支撐下,居民的消費熱情自然也會變得更為高漲,這對于經濟長期可持續發展的幫助是顯而易見的。另外,加強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金管理,還可以在更好保障老年人退休后資金需求的同時,緩解年輕人群尤其是低收入人群在贍養老人方面的壓力,增加低收入人群的可支配收入,對于經濟可持續發展同樣是很有幫助的。
(三)有利于基金賬戶的增值與保值
從微觀視角來看,加強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金管理、運作,最直接的作用還是要體現在基金的保值、增值上。例如在投資方面,養老保險基金管理的加強,必然會涉及到對基金運作尤其是投資方式的創新,如果當前養老保險基金的投資組合能夠因此得到優化,那么在投資收益不斷增加的情況下,養老保險基金自然就能夠輕松實現保值與增值。
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金管理及運作相關問題
(一)管理意識不足,且管理層次合理性有待加強
從我國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金的管理、運作現狀來看,稅務部門代收養老金后,雖然會轉由縣級財政部門負責統一管理,相關管理制度也都比較明確,但由于縣級財政部門的管理層次相對較低,相關管理人員時常會出現養老保險基金管理意識薄弱、專業素質不足等問題,因此基金管理工作的實際效果往往并不理想。例如基金投資方式上,很多管理人員都習慣于選擇直接存入銀行的方式,這樣的投資策略雖然能夠有效降低投資風險,但卻忽視了養老保險基金在保值、增值方面的需求,如果長期采用低風險、低收益的基金投資方式,養老保險基金不僅無法實現升值,反而還會出現價值折損的情況。另外,有些縣級財政部門的養老保險基金管理人員雖然專業素養較高,具備一定的投資方式創新能力,對養老保險基金的保值增值也比較重視,但由于縣級政府無法推行政策改革,無法頒布相關政策,因此同樣缺乏創新基金投資方式的動力。
(二)養老金繳納管理不一,個人賬戶運作科學性有待提升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雖然在全國范圍內得到了統一實行,但養老保險制度的執行仍堅持“屬地管理”這一基本原則,由中央確定基本原則和主要政策,而地方則負責制定具體的管理辦法,因此在養老金繳納管理的具體方法上,目前各地區卻仍然存在著比較顯著的差異,而這也使得城鄉居民公平享有基本養老保障目標的實現受到了較大阻礙。例如在繳費補貼標準上,有些地區是按照國務院規定的政府最低繳費補貼標準進行補貼,而有些經濟較發達地區繳費補貼標準則較高。在將繳費補貼標準落實后,不同地區養老保險繳費補貼額度往往差異較大,如果不能夠做好協調工作,往往很容易使城鄉居民對養老金繳納標準的公平性產生質疑,并給養老金繳納管理工作的實行帶來較大困難。另外,養老保險基金主要來源于個人賬戶基金與基礎養老基金兩部分,在財政部門對養老保險基金進行運作時,往往對于個人賬戶基金運作,存在著重視程度不足、運作方式不夠科學的情況,如有時基礎養老基金補貼未能及時到位,甚至還會直接用個人賬戶基金來彌補基金缺口,這對于養老保險基金保值增值顯然是非常不利的。
(三)基金投資渠道有待拓寬,監管制度不完善
從養老保險基金保值增值的角度來看,當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金的投資渠道通常僅局限在購買國債、銀行存款等方面,均屬于投資風險低、回報低的投資方式,投資回報率普遍低于居民消費平均價格指數,依靠投資來實現保值的難度比較大,養老保險基金的增值更是顯得困難重重。另外,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金雖然有著專門的監管機構,但由于養老保險基金運作具有很強的專業性,而相關監管制度又尚未得到完善,很多監管人員還存在著專業素養不足的問題,因此監管工作的實效性并不強,很難實現對基金運營風險的有效控制。
三、高效展開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金管理及運作的途徑
(一)在思想上重視,落實管理層次的合理規劃
當前我國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金管理工作之所以無法達到理想效果,主要還是由于縣級財政部門作為養老保險基金管理機構,其基金統籌管理層次較低,很容易使養老保險基金受到地方財政情況的限制,進而影響公民所享有養老保障的公平性。而要改變這一養老保險基金管理現狀,則需要從思想上提高對養老保險基金管理、運作的重視,同時盡快提高養老保險基金統籌層次,由原本的縣市級統籌管理逐漸向省級統籌管理過渡,待各省份基本能夠實現對養老保險基金的統籌管理后,再最終轉向全國養老保險基金的統籌。另外,由于各地區經濟發展存在明顯差異,對養老保險基金的貢獻水平也有所不同,因此在實現全國統籌后,還需要對各省市管理機構的責任進行合理劃分,將養老保險基金的業務經辦、調劑、后備金管理等工作明確劃分給省、市、縣級機構,以提高養老保險基金統籌管理的合理性。
(二)依據法律法規,完善養老金管理流程
在城鄉居民養老保障制度下,居民養老保障的公平性需要以完善的管理運作機制作為基礎支撐,面對各地區在養老保險金繳納等方面的管理方法差異,人社部等部門還需盡快啟動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組織委托省份與社保基金會簽訂合同,建立專業化的養老基金管理機構,同時依據《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投資管理暫行辦法》等法律法規,將養老保險基金管理與運作的具體要求、流程明確下來,為各項具體工作的切實展開提供明確指導。而在對養老保險基金的投資上,則需要由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作為委托人,對各委托投資機構的相關資質進行審核,選拔出資質合格的委托機構,之后再由各省、市級基金管理部門選擇委托機構,專門負責養老保險基金的投資運作。
(三)拓寬基金投資渠道,構建科學監管制度
為實現養老保險基金的保值增值,未來同樣還需對養老保險基金的投資渠道進行拓展,除傳統的銀行存款、國債等低收益投資方式外,如金融債、企業債、地方政府債券、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資產支持證券等,只要信用等級較高,同樣可以作為養老保險基金投資渠道。為選出最為合適的投資方式,還可以對不同投資方式的風險、收益進行綜合評估,同時以實現養老保險基金保值為基本目標,選擇風險收益比最高的投資方式。而在監管方面,建立科學的養老保險基金監管機制,依照多元監管的基本原則,提高審計、人社、稅務、財政、公安等各部門間的協同性,以實現各部門間的協同合作與互相監督,從而擺脫對行政監督的過度依賴,降低監督成本。例如在領取人認證方面,應利用數據比對、人臉識別等先進技術來記錄養老金領取人的相關信息,并定期進行領取人身份的核對,以杜絕騙領、冒領等情況的發生。為進一步加大監管力度,還可以充分利用社會監督力量,建立養老保險基金管理、運作信息公示制度,提高基金管理的運作透明度,主動接受社會公眾、媒體的有效監督。
四、結語
基金增值保值與安全性是基金財務管理的重要內容,因此養老保險基金需要加強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金管理與投資運作,在社會經濟發展、保證基金安全、實現基金保值增值等方面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但面對當前基金管理、運作存在的諸多問題,要真正實現對養老保險基金管理、運作水平的提升,仍然需要在管理層次提升、管理流程完善、投資渠道拓展等方面采取合適的應對策略,通過穩健的方式對養老保險基金進行增值保值,科學地、有效地促進養老保險基金的管理和運作。
參考文獻:
[1]丁嵐燕.淺談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管理及風險防控[J].就業與保障,2020(07):16-17.
[2]向光芳.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運行和基金管理使用情況的調研[J].經貿實踐,2018(11):182-183.
[3]齊鵬.中國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金監管分析與對策研究[J].山東行政學院學報,2017(05):90-95.
[4]劉冰.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金管理“疲軟”態勢的原因與破解路徑[J].現代經濟探討,2017(04):21-25.
[5]姚軍.龍口市社會保險服務中心[J].財會學習,2017(15):193-184.
作者:郭長華 單位:侯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