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現代農業發展中計算機信息技術的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農業經濟是我國經濟體系的基石,在整個社會主義經濟體系中占據重要地位。計算機和信息技術的發展,給農業的發展帶來了很多機遇,同時也將面臨很多挑戰。如何加快農業現代化步伐,是需要考慮的問題。事實證明,將計算機技術融入農業生產的每個環節,用科學方法指導農業生產意義重大。本文從多個方面分析了計算機信息技術在農業中的應用現狀、存在問題以及應對策略,僅供參考。
關鍵詞:計算機信息技術;農業發展現狀;問題分析;應用
引言
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為現代農業發展提供了很多的技術支持,促進現代化農業的穩步前行。現代農業已經把計算機信息技術作為發展的重要基礎和內在的核心驅動力,提高了農業生產的效率,促進農業發展結構的轉型和升級。…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但并不是農業強國,農業在我國的社會主義經濟體系中依然是重要基礎,而且還影響著社會穩定,是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之一。計算機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背景下,想要促進農業現代化的發展,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和產量,就必須結合計算機的優勢和農業發展的具體情況,將計算機信息技術運用到農業生產的每一個環節當中,積極把握農業生產各個方面的積極作用。與時代共同進步,使用計算機技術對農業各個領域進行更新,對農業目前的經營模式改造升級。例如:使用計算機信息技術來對農業信息進行采集分析,包括土壤特性、光照強弱、濕度溫度、灌溉方式、雨水天氣、種植方法、收獲方式和儲存環境等數據進行采集與分析,形成信息庫,從而指導農業生產。近年來,我國農業信息化方面取得了較大的成績,在數據庫等系統的支撐下,整合了各類農業資源,實現了數據采集、存貯和交流功能,可有效提升農業體系的運營效率。2020年,在“十三五”和“十四五”之間,是承上啟下極其重要的一年,所以更要在計算機技術和農業技術上下苦功夫,正是在這計算機信息技術與現代農業快速融合的關鍵時期,農業農村部、中央網信辦聯合印發《數字農業農村發展規劃(2019—2025)》,意義極其深遠而重大[1]。
1計算機信息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現狀
1.1國外農業生產計算機技術應用現狀
美國在20世紀80年代計算機就得到了普及,很大程度上促進了美國農業現代化的發展;德國的農業主要是農場經營的模式,受其發達的制造業和土地環境的影響,機械化水平非常之高,該國主要利用計算機技術來進行農業模擬應用、農業數據庫開發等領域,極大提高了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對促進農業生產的現代化水平產生了積極影響[2];韓國將計算機技術應用于農業生產方面也非常成熟,韓國的農場主也非常重視計算機技術,目前該國已經將計算機信息技術廣泛應用在農業各個領域,構建了完善的信息溝通渠道。
1.2國內農業生產計算機技術應用現狀
我國計算機技術起步晚,導致農業信息化起步比較晚,發展不平衡。經過多年的發展和農業相關專家的辛苦努力,我國在農業數據庫、專家系統等多個領域都取得了很好的成就,形成了較為完整的農業信息化系統,利用這些系統將農業領域各個方面的信息資源進行整合,將計算機信息技術運用到農業資源利用、農業環境治理、農業生產儲存、農業災害防治、農場管理等各方面[3]。1)在農業資源利用和環境治理方面。計算機信息技術可以準確、長時間記錄當地不同土壤類型、不同作物生長周期、灌溉水源、雨水天氣、光照溫度、天氣濕度等農業信息。并將這些信息進行系統分析,得到科學的農業生產規律,為實際農業生產把控方向,用科學方法發展農業,提升土地利用率,找到適合不同地域、不同季節的因地制宜、因時制宜之策,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和產量…2)在農業生產系統方面。農業生產系統是服務于農業生產的一項重要技術,利用計算機信息技術開發出一套綜合的農業生產系統,對農業發展有很大促進作用,農業生產系統可以為農民提供作物種植技術、收獲技術、種子儲存技術、病蟲害防治技術、銷售渠道、售后服務等各方面的信息指導。還可以利用計算機的遙感技術等對生產環節的所有狀態進行實時管理,包括作物生長情況、溫度濕度情況、病蟲害情況等等,這樣可以有效提高農民對農作物的掌控能力。3)在農業技術推廣方面。相關專家利用計算機信息技術建立了較為完善的數據庫,目前我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農業文獻數據庫,其中包含了農業文獻數據庫、農業科技成果庫等,為農業發展提供全面的指導,農業技術推廣隨著數據庫完善得到快速發展。4)在農業災害防治方面。自然災害屬于不可抗力因素,一直是農業生產中不可忽視的影響因素,影響著農作物的生長、產量,所以以前農民看天吃飯,如今算機技術可以在災害、天氣預測等方面為農業生產做出預警,農民可以根據計算機信息技術的提示,例如根據天氣預報、臺風預警等來調整生產的時間,以避開極端惡劣天氣對農業生產的影響。這僅僅只是農業信息技術在農業生產中一些簡單應用,相信信息技術對農業幫助是巨大的。5)在農場管理方面。通過計算機技術搭建的溫室自動控制系統、農場信息管理系統等,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
2計算機信息技術在農業生產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在如今的農業生產中,計算機信息技術早已深入到了農業生產活動中的每一個環節,從種植到銷售的每一個環節,極大加速了我國農業的發展。但是我國農業的發展水平與發達國家的農業發展相比仍有差距,我國農業現代化水平仍然在世界平均水平之下,有很大上升空間。主要存在以下問題[4]
2.1基礎設施不完善
我國農業現代化生產時間較短,農村地區計算機的普及率太低,在農村地區大多數家庭還沒有計算機和電信網絡,這就導致了在農村地區想要實現農業信息化相當困難,難度非常大,無法將農業信息系統與農村農業生產相結合。目前,我國廣袤農村的生產方式還是主要以戶為單位,整體生產水平較低,基礎設施不夠完善。
2.2區域發展不平衡
不同地區發展水平不平衡,東西部農業發展水平失衡,存在較大差距。東部沿海發達地區計算機信息技術應用在農業生產的每一個環節,促進農業的現代化和信息化發展。然而在中西部和農村地區,計算機信息技術應用程度低,農業生產依舊以家庭生產為主,無法進行區域化、合作化、規模化生產。這也導致農業技術的推廣難度極大。雖然已有越來越多的農民開始使用互聯網等平臺進行農產品的銷售,但是應用程度低,銷售量小,小而雜,無法形成產業鏈。
2.3農民文化程度低
近年來,我國信息化技術發展飛快,但相對而言,我國大部分農村地區計算機使用頻率較低,懂得先進的信息技術產品人數較少,對于最新的信息產品和技術使用了解不足,這也成為了制約農業信息化發展的因素之一。
2.4工業化水平不高
新中國成立后,我國工業才開始逐步發展,經過70多年的勵精圖治,工業化的水平越來越高,現如今已是工業大國,在世界工業體系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但是與歐美等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工業現代化程度還很低,這也成為了制約農業現代化的原因之一。
2.5信息服務制度不完善,成本高昂
信息服務制度不完善,主要是由于我國信息化起步較晚,計算機的應用還未普及,尤其是將計算機技術應用于農業更是程度較低。另外,由于計算機技術的成本過于高昂,致使我國計算機普及有很大的限制,農村地區電信網絡建設尚未完備。在我國廣大的農村地區,計算機普及率較低,信息堵塞,計算機技術得不到應用。農業信息化的路還很長,不僅要建設完善的信息服務制度,還要培訓農民知識。所以要真正實現農業生產信息化、現代化,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
3計算機信息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
3.1農業生產數據庫的應用
人們在選擇農業生產方式的過程中,利用大數據分析出因地制宜、低成本、科學合理的生產方案。比如,以溫室大棚無土栽培為例,技術人員使用數據庫技術,將無土栽培需要的溫度、濕度、水和營養液等指標數據錄入計算機的農業系統,系統進行分析處理,給出理想方案。用戶得到方案后也可以用計算機系統來對溫室的各類指標進行自動控制,大大減少了人工成本。
3.2在模擬試驗中的應用
計算機模擬技術在系統研究領域將它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了,計算機將農業模擬為一個系統,不再是簡單的企業和工廠,當中包含一個以上的多個小型農業生產系統。在模擬試驗的過程中,用定位系統來定義客體的位置、作用和相互關系,創建具體數學模型,再用計算機來相互轉化計算機模型和數學模型[5]。
3.3在智慧農業中的應用
智慧農業是指現代科學技術與農業種植相結合,從而實現無人化、自動化、智能化管理。訂單農業是一種先下訂單后生產的新型農業模式,解決了產品滯銷等問題。兩者的發展和興起都離不開計算機技術,計算機網絡促進了智慧農業和訂單農業的興起和發展,在未來,計算機技術也是智慧農業和訂單農業發展的主要推動力之一。
3.4在培育新型農民中的應用
農民如今仍然在農業生產中處于主導地位,農村大部分地區的農業生產方式取決于農民的多年經驗積累。要將計算機技術大范圍運用于農業生產中,最大的問題在于能否將傳統的農民轉換成為新型職業農民,讓他們將計算機技術轉化為農業生產的助力。因此,需要將傳統的農村勞動力轉化為新型的現代化農民,首先就要對農民進行培訓,讓他們了解計算機,了解計算機技術,學會使用一些在生產中可以成熟應用的技術。其次,以新型職業農民為基礎,優化農村資源配置,促進生產的結構改革,為農村地區城鎮化、農業信息化、農民富裕化打下堅實的基礎。
3.5在畜牧業中的應用
在畜牧業利用計算機數據系統來計算分析畜牧養殖中喂養的飼料配比、生長過程、智能喂養等等,最終選擇最優的畜牧養殖方案,以互聯網技術輔助管理整個養殖過程,有效減少人工投入。推廣信息化養殖,可以大幅提高畜牧養殖的效率,減少成本[6]。
3.6在預測氣象中的應用
農業生產過程中實現氣象信息的預測在農業現代化中極為重要,過去農民看天吃飯無可奈何,現在可以通過實時天氣預報和氣象信息來準確把握天氣變化情況,從而做出相應的反應。使用計算機信息技術來模擬各類氣溫建設規模化的溫室系統,用計算機來管理溫室的數據,調整氣溫、濕度,達到理想的狀態,不斷改善農作物生長環境。
3.7在農業機械技術推廣中的應用
信息技術作為綜合性的技術,在信息的存儲、交換、傳播過程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將信息技術應用于農業機械技術推廣當中,不僅可以推廣農業機械技術,還能提高農產品的銷售量,拓寬農民的銷售渠道,減少不必要的人力成本,最終推動我國農業現代化的發展。要想充分發揮計算機信息技術的優勢,應該分析如今農業機械技術推廣的現狀,并且給出相應的解決方法。農業機械技術推廣人員要充分運用信息技術,在推廣農業機械技術的同時及時為農戶答疑解惑。此外,要利用各地的農業示范基地,做好技術推廣的宣傳工作,大力推進科技下鄉、技術下鄉、信息下鄉等活動[7]。
4加快農業信息化的策略
我國的信息化建設開始于20世紀90年代,在國家政策引導下,農業、制造業、服務業等行業都紛紛開始布局信息化,為信息化建設添磚加瓦,我國農業相關部門也為了計算機信息化技術的應用,加快農業信息化的發展,采取了一系列的策略[8]。
4.1加大資金投入,加快基礎設施建設
我國地域遼闊,信息化的基礎設施不僅建設難度大,而且資金投入巨大。在這個過程中,相關部門要先摸清農業的基本情況,知道農民缺少什么,怎么做才可以解決這些問題。制定相關的政策方案和資金方案,聘用相關人員來教會農民使用相關設備采集、保存和上傳生產信息,構建信息化的數據平臺。加大信息化的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推進農業發展,加快工業和服務業的發展。
4.2建立培訓機制,提高農民文化素質
農民是農業發展的主力軍,農民不具備相應能力就無法推進農業信息化,只有幫助他們掌握更多的耕作、種植、收獲、病蟲害處理和儲存技術,才能促進農業發展。所以只有對農民進行培訓教育,讓農民具備農業信息化素質,才可以達到科學種植和增產增收效果。
4.3優化農業信息化管理
相關部門在農業信息化中要起到帶頭作用,從思想觀念上改變農民,改變傳統農業生產模式,教會他們使用計算機技術來進行農業生產,才能真正促進農業發展。因此,在日常工作中,農業信息化技術推廣部門可印刷耕作種植、灌溉施肥、收獲儲存的技術手冊,免費提供給農民學習;制作技術視頻,給農民觀看并且現場演示;定期組織農民參加農業信息化生產技術發展的討論交流會,讓農民和技術人員互相交流,給農民帶去最新的技術信息。此外,定期組織農民學習優秀的信息化管理案例,充分發揮農業示范基地的作用。
4.4加快農業信息化技術研發
要改變農業生產現狀,相關部門和農業科研單位要加快種植、灌溉、收獲和儲存等技術的研究,將最新技術進行示范,示范成功后推廣全國,發揮示范基地作用,以點帶線,以線帶面[9]。
4.5構建完善的信息化管理體系
農業生產如果廣泛應用計算機技術,將會加快農村地區發展,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提高農民收入并改善他們的生活水平。所以加大資金建設基礎設施和農民的技能教育極為重要,在此過程中還要不斷完善信息化管理體系。1)在鄉鎮基層建設基礎設施,讓農民遇到問題有人可問,不管是技術問題還是設備使用問題。2)分類建立各類農產品交易平臺,線上線下平臺雙管齊下,解決農產品滯銷問題。3)建立土壤等研究基地,檢測農村土地污染,在發展農業時不能以污染土地為代價,保護農業生產環境。4)建立示范基地,用少數人的成功經驗帶動多數人,實現共同發展。
5結語
中國是農業大國,農業的發展是其他行業發展的基礎。農業不發展,就會制約著其他產業的發展,而計算機技術將會是未來推動農業發展的最大引擎之一。計算機助力農業現代化是未來的必然趨勢,將計算機應用到農業發展的每個領域之中是必然的,用計算機技術來對農業的現有模式進行升級改造,優化農業的生產結構,從而促進農業的發展,增加農民收入、產品質量安全、農業的效益。近年來,國家十分重視農業發展,正是農業現代化發展的最好機遇,隨著信息技術的日新月異,加快計算機技術與農業的融合發展過程,提高農業的生產能力,助力鄉村振興。毋庸置疑,將計算機技術和農業技術中的多種關鍵技術進行集成應用,將會是未來農業信息技術發展的新趨勢。
參考文獻:
[1]王小兵.用信息技術突破農業農村現代化瓶頸[J].中國合作經濟,2020(3):12-13.
[2]吳宗卓.新時代農業生產中計算機信息技術的應用[J].南方農機,2020,51(15):109-110.
[3]楊江麗,白春梅,馮瑤瑤.淺析信息化在農業經濟發展中的應用[J].現代營銷(經營版),2020(11):28-29.
[4]范淼,郭金宇,王嘉瑞.農業信息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運用[J].南方農機,2017,48(2):99.
[5]李愛華.信息技術在現代化農業機械技術推廣中的應用策略[J].南方農機,2020,51(22):16-17.
[6]亓俊紅.計算機信息技術在新時期農業生產中的應用[J].南方農機,2020,51(22):12-13.
[7]黎澤群.新時代農業生產中計算機信息技術的應用[J].農家參謀,2020(24):39.
[8]石衛坤,彭森.計算機信息技術在現代農業中的應用研究[J].農家參謀,2019(19):19.
[9]雷玉梅.淺談計算機網絡技術與信息農業的發展[J].南方農機,2020,51(17):84-85.
作者:劉斌 李瑋 王鈞 郭志偉 王泰恒 魏新宇 汪穎單位: 西南林業大學機械與交通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