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談有機農業種植技術方法及措施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有機農業是常規農業的替代形式,常規農業得到快速發展,為人類帶來了一定潛在危害,使用農化殘留在農產品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使土壤有機質含量下降,農藥流入水中引起水富營養化,毒害自然界生物,常規農業對人類的負面效應引起人們的重視,隨著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開始關注食品安全問題。有機農業可以為人類提供安全性高的農產品,降低農業對不可再生資源的消耗,可以提高農民當地就業率。不同城市應根據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及生態環境特點選擇適合的有機農業發展模式,促進有機農業發展。本文對有機農業種植技術方法進行研究,為有機農業種植技術推廣提供參考。
【關鍵詞】有機農業;種植技術
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對農業領域的發展提高重視。農業與人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有機農業在近幾年得到蓬勃發展,對國家以往農業產型結構產生重大影響,有機農業發展提升了國家農業產業效益,但相比發達國家我國有機農業技術水平較為落后,存在很多不足。有機農業是農產品種植中不使用對環境影響較大的化肥品種,不采用對人體有害的添加劑等,有機農業種植是根據目前趨勢對農業領域進行完善,有先進的種植思想,在農產品種植中使用生物方面的因素,對農產品種植遇到的雜草進行處理的技術。對有機農業種植技術研究對促進農產業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有機農業的研究
有機農業最早源于美國,上世紀20年代德國針對常規農業提出保護自然的有機農業理念,四五十年代常規農業在發達國家取得迅速發展,但付出了很大代價,食品安全存在隱患,環境遭到破壞等。70年代起,常規農業由于使用農藥化肥等化學物質,對環境造成污染,施用化肥生長的農產品失去天然口感,耕地生產力逐漸減弱,阻礙了土壤中有機物質合成,化肥農藥對水體造成污染,使用化肥增加溫室效應[1]。為使農業可持續發展,減輕常規農業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可以選擇可持續的有機農業,部分發達國家鼓勵農戶發展有機農業。有機農業具有多種類似名稱,如生物農業、生態農業等。目前學界對有機農業的含義尚無統一界定,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聯盟定義是指包括能促進環境經濟良性發展的農業生產系統,通過尊重動植物生長能力,達到農業環境最完善的目標。有機農業禁用化學肥料,減少外部物質的投入,利用有力的自然規律增加農業產量,有機農業根據當地社會經濟與文化背景實施。中國國家環保局參照歐盟發達國家有關農業制定基本標準,對有機農業定義為在動植物生產中不使用化學農藥,飼料添加劑等物質,遵循自然規律協調種養殖業平衡,維持生態系統持續穩定的農業生產方式。有機農業是將土壤,動植物連接為一體,生產中將種養殖結合,按生態學原理循環利用農業廢棄物,自身生產過程利用有機體內有機物質,維持生態環境,以生態系統承載力為基礎達到自然和諧發展。傳統農業是長期積累農業生產經驗,以畜力進行耕作,采用農業傳統農藥進行病蟲害防治的農業生產模式,19世紀40年代,發達國家轉向常規農業,常規農業為人類提供大量農副產品,使人們生存環境受到挑戰,如能源危機,生物鏈斷裂等問題是發展常規農業造成的后果,有機農業起源于傳統農業,有機農業與傳統農業的不同主要包括時代背景不同,耕作規則不同,生產環境不同。
2有機農業發展的意義
農業是國民經濟之本,農業可持續發展是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先決條件,農業發展經歷了原始農業,常規農業階段,常規農業為人類帶來了食品安全等問題,食品安全是人類健康的根本,過去我國不同程度出現食品安全問題。常規農業種植中大量使用農藥化肥等農用化學制品,在提高常規農業產業效益同時為人類生存環境造成極大污染[2]。中國是農業大國,中國常規農業發展對化學性制品依賴性增強,人口食品安全等方面問題日益突出,要想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必須轉變發展方式。農業發展的關鍵是滿足日益增加的人口生活需要,修復生態環境,減少農業對土壤大氣的污染,節約自然資源,凈化人類生存環境。有機農業遵循自然規律,強調農業廢棄物的綜合利用,減輕農村廢棄物不合理利用帶來的環境污染,有機農業生產中采用物理方式防治病蟲害。發展有機農業可以為人類提供無化學試劑的安全農產品,減少對環境的直接污染,減少農藥的生產量,降低對不可再生資源的消耗。生態敏感區發展有機農業可以加快地區生態治理,有利于水土流失防治,需要推進產業化,將有機農產品生產加工等環節連接為產業鏈條,系統內部有機結合的利益機制,積極推進有機農業產業化,保障有機農產品質量,提高種植有機農業的農民進入市場組織化程度,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
3有機農業種植技術
國家農業領域中有機農業種植引起人們的關注,要想提高農業收益,必須在種植有機農產品時嚴格篩選,選擇好的有機農產品種子產品,才能保證培育較好的有機農產品。要想挑選出適合種植的有機農產品種植類型,需結合各方面因素分析,分析種植有機農產品種子時間,根據天氣特點進行產品培育。挑選適合中高值的農產品,使得有機農產品種子避免受到病蟲害影響,需要在育種階段選擇產量高的種子,提高有機農業生產效率。有機農作物種植中,如何對農產品種子播種十分關鍵,只有好的播種才能取得農作物豐收。完善種子播種工作是種植有機農產品的重要步驟。播種工作可以使農產品幼苗種植地點分布均勻,做好有機農產品種植播種需要選擇適合的時間段,農產品種子播種過早對農產品產生很大影響。種植中需要選擇溫度適宜的地方種植,選擇正確的時間進行種植,可以使農作物實現高產豐收,節省人力物力。進行有機農作物幼苗培育中,田間管理非常重要,田間管理環節中發生農作物幼苗缺苗等情況,需要在缺苗發生時采取合理措施,作物缺苗情況嚴重需要使用移栽手段進行處理。有機農業種植領域有很大的突破,相關種植技術得到很大提升,包括有機農產品種子選擇及施肥等環節,隨著我國農業水平提升,農業領域有機農產品種植技術趨于完善。只有農業技術人員不斷學習有機農產品種植技術,才能更好的促進有機農業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旌丞.基于有機農業種植技術方法和措施分析[J].農家參謀,2019(12):85.
[2]羅永娟,李秋鋒.有機農業種植技術方法和措施研究[J].農村實用技術,2019(2):46-47.
作者:田曼莉 單位:河南省商丘市梁園區農業農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