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G技術在醫療衛生領域的作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的:探討5g技術在醫療衛生領域的應用。方法:闡述5G技術基本概念和技術特征,并梳理已有的應用實踐。結果:針對5G技術應用存在問題,提出相應對策和建議。結論:5G技術在醫療衛生領域已有初步應用,同時也存在問題,需要采取合適的應對措施,推動進一步應用。
關鍵詞:5G技術;醫療衛生;發展對策
5G技術是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的簡稱。近年來,5G技術的快速發展推動了互聯網行業急速變革,引發了移動通信、金融、媒體、教育、醫療衛生、交通、能源等應用領域的研究熱潮。
15G技術特征
1.1速率高。速率高是大數據時代能夠實現大容量數據傳輸的基礎,標準是下行峰值數據速率不低于20GB/s。1.2低功耗。低功耗能夠滿足物聯網等應用場景的需要,也使更多的智能設備開發成為可能。1.3低延時。采用“自包含集成子幀”等新技術,其延時在理想狀態下為1ms,在普通狀態下為5~10ms左右[1]。1.4廣域覆蓋。采取小型基站密集建設,覆蓋大基站未涉及到的末梢通信,提升網絡覆蓋率。1.5物聯深化。物聯網的大規模連接和關鍵任務連接[2],極大程度推動人物交互、物物交互等領域的研究,深化了物聯程度。1.6安全性能高。開發了多種網絡安全機制,如“網絡切片”“多元可擴展認證”和“智能型主動防御”等[3],使5G網絡的安全性能提升。
25G技術在醫療衛生領域的應用
2.1遠程手術。5G技術有高速率、低功耗和低時延的特點,可以解決4G網絡條件下遠程手術傳播實時性差、視野清晰度低、遠程控制延遲等明顯問題。醫生可以通過高清音視頻實時交互、操控信號雙向傳輸、監測數據的實時共享等功能,實時看到病人手術的場景,掌握手術即時數據,實現手術的遠程操作。如: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通過5G網絡連接,跨越近3000公里的距離,實施了帕金森病“腦起搏器”植入手術,完成了全國首例5G遠程腦外科手術。2.2遠程會診。5G技術的應用可有效提升網絡傳輸質量,其eMBB特性[4]可滿足8K高清音視頻和AR/VR等新技術的需求,醫生端與病人端設備時延僅有數毫秒,病人端的每一個細節都清晰、流暢地展現在醫生眼前,真正實現了遠程臨床診斷的無縫對接。如:中國移動同中日友好醫院合作與安徽金寨縣人民醫院開展了5G遠程急重會診實踐,實現了電子病歷、放射影像、病理等大量醫療數據的快速傳輸、同步調閱,解決了現有4G網絡大宗數據傳輸費時費力的瓶頸問題。2.3遠程超聲。超聲診斷得到的是基于時間序列的動態影像,單一名患者就會產生高達2GB的超聲影像數據,而且這些動態影像對遠距離傳輸的圖像連貫性和時延控制有著極高的要求。5G技術的出現,解決了在遠程超聲檢測過程中由于網絡技術的局限性而對影像數據傳輸的穩定性和實時性無法滿足的問題,實現遠程超聲檢查。如:5G超聲系統在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投入臨床驗證,能無延遲、無卡頓將超聲影像數據傳輸到位。2.4遠程監測。5G技術可實現同時連接數以百萬計甚至數十億的低能耗、低時延的醫療健康監測設備、臨床可穿戴設備和遠程醫療傳感器,連續不間斷地采集患者的醫療數據,如生命體征、身體活動等。這些數據將通過5G網絡上傳,由醫療服務提供方實時地接收,從而有效地進行患者管理或調整治療方案。如:QualcommTricorderXPrize設備通過接入5G網絡,可以實時診斷和解讀13種健康狀況。2.5急救服務。5G技術的發展和應用能夠有效提升急救指揮中心計算機網絡通訊指揮系統網絡能力,保證聯絡、協調、指揮、調度、傳達環節在急救工作中順利開展,使院前急救和院內急救工作能夠緊密銜接,完善急救體系。5G技術使高清晰度視頻通信的救護車成為現實,院內完成的醫療監測和數據采集環節都能在新型救護車上完成,并傳輸回急救中心,縮短診斷時間,提升急救水平。5G技術應用于急救的實踐已經開展,如: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5G急救醫療系統應用、上海首輛5G救護車投入使用等。2.6藥品管理。使用電子監管進行藥品信息的追溯,存在監管碼設備成本高、工作量大、有潛在安全風險等問題。對于特殊藥品和跨區域的藥品調劑,電子監管碼也無法實現實時的定位跟蹤和狀態捕捉。5G網絡提供人與物以及物與物之間的高速、安全和順暢的聯通,將促進物聯網在醫療領域的快速落地,可以取代藥品電子監管碼系統,從而降低了設備成本,也簡化了信息錄入的工作。
3發展對策與建議
3.1完善有關政策,加強5G技術監管力度。5G技術在醫療衛生領域的發展和應用還屬于早期探索階段,缺乏方向性引導。5G技術使網絡更加智能化,物物交互更加普遍,物體之間的聯系也更加緊密,因而在隱私和安全方面仍然存在薄弱環節。為做好5G技術在應用過程中的信息安全和隱私保護工作,需要健全5G技術應用有關的法律法規和政策,在宏觀層面予以規范和指導。因此,政府必須對5G技術及其在醫療衛生領域的應用有正確的認識,發揮統籌調控作用,加快制定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也需要構建系統的監管體系,將5G技術及其在醫療衛生領域的應用納入監管框架內,防范系統性風險。3.2制定行業標準,促進5G技術應用落地。目前國內外在5G技術應用領域還沒有制定統一的行業規范,其在醫療領域的推廣運行將面臨諸多困難[5]。因此,需要積極響應5G技術的國際標準制定工作,開展國內5G技術分基礎類標準、數據類標準、業務類標準、應用類標準、安全類標準、管理類標準的編制和頒布。構建5G技術標準體系,與國際前沿技術和制度接軌,在保證我國知識產權的同時,推動我國優勢技術和標準國際化。此外,5G技術在醫療衛生行業的應用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整體呈現碎片化發展趨勢,不利于5G技術在醫療衛生領域的發展和應用落地。為促進5G技術加快應用于醫療衛生行業,應推進5G技術標準化在醫療衛生行業的實施,實現醫療衛生行業5G技術應用真正落地。3.3加強人才儲備,促進5G技術創新。發展5G技術在醫療衛生領域的應用對醫療衛生人員素養提出了更高要求。培養既懂醫療,又懂信息技術的復合型專業人才是促進5G技術在醫療衛生應用發展的必要因素。可以通過產學研結合的方式,增加有關醫療衛生和信息技術的課程,培養具備信息技術思維及醫療行業分析應用能力的專業人才。依托社會和教育資源,大力開展有關醫療衛生和5G技術知識培訓,促進有關“5G技術+醫療”的學術探討。同時,加強5G技術高尖端人才交流,為5G技術在醫療衛生行業的發展提出方向意見。結合醫療衛生和5G技術發展形勢需求,制定優惠政策,積極鼓勵5G技術和在醫療衛生領域應用形式的創新,挖掘5G技術在醫療衛生行業應用的潛在可能,促進醫療衛生行業發展。
4結語
5G相關技術的發展和在醫療衛生領域應用的深入,將實現醫療業務創新、醫療服務改善,促進醫療衛生事業發展。但是在快速發展的同時,5G技術的應用也不可避免地會遇到挫折和挑戰。應掌握5G技術和醫療衛生行業的發展趨勢,準確分析存在問題,采取合適的應對措施,推動醫療衛生領域應用深入,使其真正促進產業發展,并惠及廣大民眾。
作者:陳越 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