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醫學檢驗課程中案例教學方法的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醫學檢驗是在臨床上給予患者進行準確診斷和有效治療的重要基礎,所以在高職醫學檢驗專業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積極提高教學質量,使學生能夠更加深入和有效地掌握臨床血液學檢驗和臨床基礎檢驗學等工作的具體操作方法,以保障在進行臨床工作的過程中能夠提高工作質量。
一、案例教學方法的特點和作用
案例教學法,也就是以典型案例作為進行教學的主要媒介,并以案例為基礎,引導學生進行分析和討論,以促使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提高。醫學案例教學則主要對臨床病例進行應用,有利于對學生的臨床能力進行培養。通過進行實踐,我們認為,醫學檢驗課程中對案例教學方法進行應用,主要有以下三個特點。
(一)對臨床相關知識進行鞏固和擴充
醫學檢驗課程主要包括基礎理論、方法技術以及臨床應用三個部分。在前期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已經對相關的臨床知識進行了了解和積累,以此為基礎,對案例教學方法進行采用,能夠將多方面的知識進行有效結合,加深學生對各方面知識的理解,幫助學生明確各方面知識之間的密切關聯,并提高學生對實際問題進行解決的能力。
(二)對“及時教學”理念進行借鑒
“及時教學”是教師通過網絡對于學習任務進行布置,并要求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而課堂的主要形式為師生之間和生生之間的交流和討論,該理念有利于增加學生之間和師生之間的交流,促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提高,并能夠對學生的探究精神進行培養,將其應用于醫學檢驗課程中,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在進行實際教學之前,首先對案例進行熟悉,并以教師預設的問題為基礎,對相關資料進行收集,并對案例進行分析和提出自己的見解,是學生對與臨床檢驗具有充分的參與感。
(三)為學生提供對臨床思維進行訓練的平臺
臨床思維就是以患者為主要對象,以進行正確診療為主要目的,對資料進行收集、分析、推理和判斷。對于醫學檢驗課程來說,其傳統的教學方式是對進行檢驗的原理、方法、參考值范圍等逐一進行講授,最后對進行醫學檢驗的意義進行羅列,但是在實際臨床工作中,醫學檢驗工作人員不會針對某一種疾病進行檢驗,而是對具體的患者進行檢驗,所以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必須提高學生根據患者病情對資料進行收集、分析、思考和判斷的能力。
二、案例教學方法的具體運用
(一)在計劃學時內開展案例教學
充分的課前準備是使用案例教學方法的重要前提。在進行教學之前,師生兩方面都應該進行充分的準備,特別是教師方面,應該對案例進行精心選擇,并合理設置問題,對在進行討論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難點,應該進行相應的預測,以保障教學效果能夠得到提高,并且與此同時,教師應該對教學的進度進行有效把握。例如,臨床上較為常見的貧血癥狀,對于出現貧血癥狀的患者,我們需要判斷其患有再生障礙性貧血或低增生性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癥,所以在進行教學時,教師可以選擇貧血待查案例,并將涉及到的患者病史、血象、骨髓象等相關資料提供給學生,由學生對資料進行了解、分析和討論,在進行討論的過程中,對問題進行解決的方案以及方向就出現了逐步的明確,最終形成正確的診斷。
(二)增加案例教學的
如果在計劃內教學的過程中對案例教學進行大量的使用,則可能導致計劃內的教學受到影響,所以為了促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提高,學校方面應該增加案例教學的選修課,由臨床經驗豐富、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進行授課,選擇與臨床實際具有密切關聯的命題,引導學生對具體的案例進行分析、討論和歸納,以幫助學生對完整的知識鏈接知識構架進行建立,同時對臨床思維進行進一步的梳理,使學生的綜合分析問題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良好培養。
結束語
對于當代醫學來說,我們對醫學檢驗專業人才的專業素質和專業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對醫學檢驗專業學生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積極對學生的臨床知識進行鞏固和拓展,并加強檢驗與臨床之間的聯系,促使學生的臨床思維得到有效培養。并且與此同時,教學改革正處于不斷的深化當中,醫學檢驗課程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也隨之進行不斷地進步,由此可見,醫學檢驗專業人才的臨床能力將能夠得到切實的改善。
參考文獻:
[1]張娜,劉學芳,田燕歌等.中醫院校醫學檢驗學專業組織學與胚胎學教學課程改革探索[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8,16(1):27-29.
[2]賴芳,曾瑞峰,杜炯棟等.微課程結合案例教學在重癥醫學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臨床教學中的研究[J].中國中醫急癥,2017,26(11):1970-1972,1989.
[3]胡鶴娟,張雅娟,徐喜林.基于工作任務的生化檢驗課程項目化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J].卷宗,2017,(32):138-138,139.
[4]魏靜波,劉輝,高俊玲.醫學檢驗專業組織學與胚胎學教學模式改革與實踐[J].解剖學雜志,2013,36(6):1139-1140.
作者:黃羽萍 單位:常德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