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幼兒傳統音樂教學的制約因素探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傳統音樂作為我國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民族文化的瑰寶。在幼兒教學中融入傳統音樂,不僅能夠豐富課堂內容,同時也能夠提高幼兒的音樂素質,對幼兒未來發展有著重要作用。但在當今幼兒音樂教育中,很多教師沒有認識到傳統音樂的重要性與應用方法,使得傳統音樂無法發揮自身的積極作用,進而影響教學質量。本文重點以幼兒傳統音樂教學的制約因素作為出發點,進而提出傳統音樂在幼兒教育中的突圍方式。
關鍵詞:傳統音樂;音樂教學;制約因素;幼兒教師
一、幼兒傳統音樂教育的制約因素
(一)“小學化”教學模式
學前教育“小學化”是當即學前教育中的巨大問題,“小學化”教學模式不符合幼兒自然發展規律,也無法真正提高幼兒專業水平,這種重前期教學效益,而忽略長期學習發展的教學方法對幼兒未來發展極為不利。例如在一次《拍胸舞》活動中,教師通過多媒體設備播放了《拍胸舞》視頻,讓幼兒感受其中的韻律、舞蹈熱情,并引導幼兒學習舞蹈順序與動作。這部分教學無可厚非,能夠為幼兒奠定舞蹈基礎,但緊接著教師開始采用示范教學,進而帶領幼兒進行學習舞蹈動作,這種“知識灌輸”型教學方法,會逐漸摸去幼兒的積極性,“小學化”教學模式會讓幼兒逐漸喪失對傳統音樂與民族舞蹈的興趣,最終把學習當成了任務。
(二)幼兒傳統音樂教學過于表面化
幼兒傳統音樂教學主目的是為了讓幼兒了解傳統音樂的內涵與魅力,因此在傳統音樂中必須要實施深入教學。但在當今幼兒教育中,很多教師在進行傳統音樂教學中,往往過于注重教學環節,讓幼兒學習一系列的傳統音樂歌曲,對于傳統音樂鑒賞環節涉及非常少,使得幼兒往往只能學習到傳統音樂表面,無法深入到傳統音樂中。表面化傳統音樂教學與傳統的音樂教學形式相同,無法突出幼兒的主體性,無法激發幼兒的主觀能動性,進行制約傳統音樂教育的發展。
(三)教學結構不合理
傳統音樂教學是幼兒音樂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要保障音樂課程的合理性,傳統音樂內容既不能過少、也不能過多。如果傳統音樂內容過多,會顯得音樂幼兒音樂教育過于片面化;如果傳統音樂內容較少,會無法彰顯傳統音樂的積極作用。但在實際幼兒音樂教學中,教師往往無法掌握好適量搭配的“度”,在教學中課程設置不夠合理,無法凸顯出幼兒音樂教育的積極作用,無法培養幼兒的綜合素養。
二、幼兒傳統音樂教學的突圍方式
由于幼兒對社會的認知能力有限,因此在學習中,教師必須要以幼兒作為教學出發點,根據幼兒的興趣、審美來設置相應的教學形式與教學內容。
(一)加強幼兒對傳統音樂的認知深度
任何文化藝術都具備開放性特點,之后開放藝術才能夠跟上時展潮流,音樂藝術同樣如此。對于傳統音樂來說,其含義、表現形式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必須要實現多元化傳統音樂才能夠得到發展。因此,教師必須要加強幼兒對本土文化認識,打開幼兒的感官心靈,切實的能夠感受到傳統音樂的魅力,并通過自身對傳統音樂的理解進行表達。實踐證明,幼兒的天生特征注定了幼兒對音樂、舞蹈具有強烈興趣,幼兒在面對傳統音樂的時候會有與眾不同的感覺,通過教師的引導,讓幼兒表達出自身的觀念,進而形成課堂討論,實現知識共享,進而加深幼兒對傳統音樂的認知深度。
(二)拉近幼兒與傳統音樂的聯系
與現代音樂相比,傳統音樂具備率真、通俗、活潑、生動、淳樸的特點。可以說傳統音樂是切切實實的來源于生活,與商業聯系甚少,能夠切實反映生活氣息,體現不同民族對生活的渴望,能夠拉近傳統音樂與幼兒生活的聯系,進而培養幼兒的藝術氣息。對于傳統音樂教學來說,幼兒學習知識不應該是被動的學習,而是要能夠主動融入到知識當中,并在探究過程中,學習到音樂知識。對于幼兒教師來說,教師不僅是音樂信息的傳遞者,更是引導幼兒體驗傳統音樂魅力的輔導者。
(三)合理配置傳統音樂結構,實現游戲教學
對于幼兒來說,興趣是其最大的驅動力,能夠激發幼兒精神上的需求。在傳統音樂日常教學中我們不難發現,很多幼兒在初次接觸某類傳統音樂時,會對傳統音樂的音色、民族打扮、舞蹈動作非常感興趣,并在其中感受的快樂,這不僅是幼兒興趣愛好的體現,更是幼兒內心深處的“審美反射”,對傳統音樂的認同。為了能夠進一步激發幼兒的興趣,讓幼兒能夠感受到傳統音樂的魅力,教師可以通過游戲的形式,展開傳統音樂教學。例如在《扒龍船》教學中,我組織幼兒展開“雙簧”游戲,一幼兒扮演龍船“后臉”,并演唱《扒龍船》童謠,再挑選一個幼兒當龍船“前臉”,進而倆倆搭配,“前臉”幼兒做動作、對口型;“后臉”幼兒唱《扒龍船》。游戲剛開始的時候,兩個幼兒還在磨合,容易出現不協調現象,但5分鐘之后,兩個幼兒似乎找到了感覺,完美的完成了“雙簧”游戲。通過這次游戲教學,能夠有效激發幼兒的積極性,參與度也非常高,并且能夠通過游戲情境讓幼兒更深層次感受傳統音樂的魅力,進而在愉快的課堂氛圍下完成教學目標。
三、結語
傳統音樂作為我國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因此,在幼兒音樂教育中,教師必須要認識到傳統音樂的重要性,發現幼兒傳統音樂教學的制約因素,進而找出合理的解決措施來突破瓶頸,保障傳統音樂的積極作用,推動幼兒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程英.幼兒教師對民間音樂教育的態度及其實施情況調查[J].學前教育研究,2014,10:42-46.
[2]劉明,鄧賜平.畢生發展觀與早期兒童教育[J].幼兒教育(教育科學版),2016,11:49-52.
[3]許卓婭.民間音樂與人的教育[M].中國教育學會音樂教育分會音樂教育學術委員會.“全國音樂教育課程培訓“研討會學術報告文集.中國音樂學院出版社,2015:133-134.
作者:金美琳 單位:鞍山師范學院音樂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