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音樂識譜教學創新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音樂課程標準》對識譜教學有明確規定:“教師要重視學生識譜能力的培養,利用多種手段為學生創設適宜的教學情境,調動學生識譜學習的積極性;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優化,提升學生識譜學習的效率;強化教學訓練,全面提升學生的識譜能力。”識譜是學生學習音樂的基礎和前提,因此教師要從學生的學力基礎出發,傳授更多的識譜方法,培養學生的識譜能力。
一、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識譜興趣
小學生以直觀形象思維為主,因此在設計教學時,教師需要展開深入的學情調查,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識譜學習的興趣。如音樂游戲、多媒體展示、教師示范、競賽活動等都屬于創設音樂情境的方式,教師可根據教學實際進行明智選擇,激發學生的識譜興趣。例如,教學《祝你快樂》這首歌曲時,教師先利用多媒體播放歌曲,讓學生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情緒,然后引導學生展開律動操作,使學生逐漸掌握歌曲的旋律。在學生對歌曲的旋律形成初步感知后,教師呈現歌曲的樂譜,讓學生跟隨視唱樂譜。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先讓學生討論歌曲的旋律和節奏特點。由于有了前面的學習做鋪墊,學生自然有一些感知和體驗,覺得歌曲的旋律和節奏輕快熱情,富有感染力。于是教師再次呈現歌曲,讓學生跟隨多媒體視唱歌詞。學生有了樂譜的學唱基礎,自然容易進入歌詞演唱的學習之中。這里,教師先利用多媒體讓學生對歌曲的旋律有清晰的認知,然后引導學生學唱樂譜,從而對學生進行更多的樂感滲透。由于學生對樂譜缺少基本認知,教師先不讓學生唱歌詞,而是讓學生學唱樂譜,這樣學生自然形成音高判斷能力,能正確區分音階。
二、優化教學方法,提升學生識譜效率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痹谝龑W生展開識譜學習時,教師需要對教法進行創新思考,找到創新的切入點,提升學生識譜的學習效率。同時,隨著信息時代的快速發展,給教師的教學帶來更多選擇。因此,教師要有創新應用意識,通過整合媒體資源,為學生創設適宜的教學情境,給學生呈現新的學習視界。例如,教學《赤足走在田埂上》這首歌曲時,學生經過幾次視唱便掌握了歌曲的旋律。然后教師為學生布設展示活動:“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展開歌曲演唱活動,一部分同學唱歌詞,一部分同學唱樂譜,看哪個小組的演唱更為規范整齊。”學生聽說要歌詞譜混合演唱,頓時興奮起來。在組長的統一調度下,學生都能夠積極地參與展示活動。這里,教師為學生布設歌詞和樂譜混合演唱的展示活動,成功調動了學生參與演唱的積極性,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展示機會。這樣教學的目的非常明確,就是要給學生帶來全新的學習體驗,使學生順利地進入學習感知環節,建立識譜意識。
三、強化教學訓練,培養學生識譜能力
小學生的模仿能力強,這無疑是教學訓練中最不可忽視的因素。因此,教師應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更多的訓練,使學生在運用中掌握識譜的要領。教師不妨利用多媒體設計訓練,通過引入游戲、演繹等活動,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獲得好的教學效果。例如,《校園的早晨》是一首歡快、活潑、抒情的歌曲,帶有濃郁的校園風情,學生對這首歌曲都比較喜歡。課堂上,教師先讓學生討論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點,學生都能夠給出切實的感受:“歌曲呈現出旺盛的生命力,活力四射?!睘樽寣W生盡快熟悉歌曲的旋律,教師讓學生跟隨多媒體視唱,并一起用活潑的“啦”來熟悉歌曲的旋律。在學生逐漸掌握歌曲的旋律之后,教師再出示樂譜,讓學生演唱樂譜。課堂訓練階段,教師為學生布設歌舞演唱活動:“以小組為單位,一位同學利用樂譜演唱歌曲,其他同學自行展示歌曲的內容,利用舞蹈的形式呈現出來?!睂W生聽說要進行歌伴舞的表演活動,都顯得特別興奮。經過創編訓練后,學生逐漸找到了演出的感覺。課堂演出開始,教師當評委,對學生的表現進行集中評價,特別是對學生的樂譜演唱配合給予重點關注。這里,教師先引導學生熟悉歌曲的旋律,然后利用歌伴舞的活動進行強化訓練,給學生帶來全新的感知體驗,教學效果顯著。學生大多喜歡參與課堂演繹活動,特別是一些新穎的活動形式,都可以成功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總之,教師要對教學方法展開改進和創新,利用多種教學手段,引導學生自然進入識譜環節,獲得更為豐富的學習體驗,使學生在不斷探索和體驗中掌握識譜技巧,形成音樂學科核心能力。
作者:孫莉 單位:江蘇南京市小西湖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