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校音樂教學的古典與流行的結合路徑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在大學生素質教育中,音樂教學在培養大學的音樂素養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探索在大學音樂教學課程中,把古典音樂和流行音樂有機地結合起來,以促進大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的提升,達到探索大學音樂教學的新路徑,實現提升大學音樂教育教學的效果根本目的。
[關鍵詞]大學音樂教學;古典;流行;結合;路徑
一、古典音樂與流行音樂之間的關聯性
在大學音樂教學模式改革的時代背景之下,古典音樂與流行音樂結合已經成為大學音樂教學模式明顯的特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探索古典與流行結合的教學內容,來達到提升大學音樂教學效果,提升大學生素質教育的根本目的。
(一)古典音樂
古典音樂的概念其實并不明確,人們會把具有持久價值的音樂稱為古典音樂,如以海頓、莫扎特、貝多芬為代表的音樂。古典音樂復雜的創作技術和厚重的內涵是其明顯的特征。音樂的韻味和組成結構在古典音樂中表現得最為明顯。同時,古典音樂具有較高的欣賞價值。
(二)流行音樂
流行音樂則主要是指通俗易懂并且易于流傳的大眾形式的音樂,樸素的表達情感是其顯著的特征。流行音樂雖然音域窄小但是易于大眾的廣泛傳唱。
(三)古典與流行二者的關聯性
從表層看,古典音樂與流行音樂有沖突,其實這只是音樂表現方式上的差異。從本質上看,古典音樂與流行音樂二者之間有著緊密的關聯性。古典音樂與流行音樂二者音樂構成的結構是相同的,尤其是在高音方面,二者有著明顯的一致性。同時,在音樂情感的表達上,二者的相同點也是很明顯的。古典音樂與流行音樂二者的關聯性為古典與流行在大學音樂教學中的結合提供了可能。
二、古典與流行在大學音樂教學中結合的作用
在大學音樂教學中,古典與流行二者雖然在表面上存在一定的差異性,但是二者內在的關聯性使得古典與流行的結合產生了可能。古典與流行不但可以結合,而且二者的結合是可以對大學音樂教學產生積極作用的。
(一)古典與流行在大學音樂教學中的結合有利于學生音樂知識體系的豐富
古典音樂與流行音樂是屬于不同知識體系的音樂,同時,古典與流行都是大學音樂教育中不能忽視的重要內容。所以在大學音樂教學中,古典與流行的結合不但能豐富學生的音樂知識,而且還能豐富學生知識體系的建構。豐富的音樂內容和結構體系,不僅僅使得學生的大腦得到充盈,而且有利于學生音樂方面的深度學習。
(二)古典與流行在大學音樂教學中的結合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古典與流行在諸多方面存在不同,如二者在音樂受眾和音樂表現形式上存在較大的差異性,這樣就使得古典與流行具備了各自的特征。內涵韻味的古典音樂與靈活曲風的流行音樂可以結合在一起,對學生的藝術鑒賞水平產生積極的影響。古典與流行在大學音樂教學中的結合可以通過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和思維能力來達到促進學生綜合素質提升的目的。
(三)古典與流行在大學音樂教學中的結合有利于提升大學音樂教學的質量
在大學音樂教學中,學生將古典與流行共同吸納學習的過程,其實就是將古典與流行產生關聯性的過程。這一過程的建立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有利于大學音樂教學在教學方法、教學形式方面的改革,尤其是有利于大學音樂教學內容的整合,進而達到促進大學音樂教學質量的目的。
三、古典與流行在大學音樂教學中結合的路徑
古典音樂與流行音樂在大學音樂教學中的結合,不但涉及音樂教學內容和提升大學生對古典音樂的認知水平,而且還關系到大學音樂教學模式的改進。
(一)大學傳統的音樂教學模式要改進
大學音樂教學模式主要是指在音樂教學理論與音樂實踐相結合的基礎上,建構穩定并簡明的教學結構框架,以完成特定的音樂教學目的。目前,大學傳統的音樂教學的模式存在一些問題,使得教學模式沒有在大學音樂教學中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大學音樂教學模式的作用受到諸多因素的制約。如大學音樂理論知識與音樂實踐相脫節。大學生對音樂知識的學習,既需要扎實的音樂理論知識,又需要豐富的音樂感性體驗,來感知音樂的魅力。但是,目前,在大學音樂教學中出現了音樂理論與實踐相脫節的現象。一方面,音樂理論知識的單調與乏味,使得學生對音樂理論知識的學習興趣不足;另一方面,音樂實踐內容的不足,使得學生對音樂的感知體驗明顯不足。因此,我們應對傳統的音樂教學模式進行改進,以實現音樂教學模式的轉變。改進大學傳統音樂教學模式應注意以下幾點。第一,教師要對音樂教學程序進行正確的設計。教師要對音樂教學目標進行合理化的設計,以安排適宜的音樂教學內容以及選擇適當的音樂教學方法。教師要做到教學各元素之間的有序與合理,使音樂教學規律得以體現。第二,教師要正確地設計教與學活動。在音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向學生講解聆聽音樂的技能技巧,以便于學生能正確地感知音樂的曲式和旋律。教師要意識到學生是音樂學習的主體,要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去感受音樂,嘗試性地理解音樂,主動參與到音樂教學活動之中。第三,教師在音樂教學過程中對理論知識不要過多地灌輸。音樂作為一門聽覺藝術,音樂理論的灌輸是不利于學生對音樂的理解與把握的。只有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活動中,才能對學生的音樂學習產生積極的影響。
(二)提升大學生對古典音樂的認知水平
流行音樂因其內在特點,使學生在音樂學習的過程中,對流行音樂更偏重。同時,在大學生音樂學習的過程中,對古典音樂存在誤解。大學生對古典音樂所存在的誤解主要表現為:雖然認同古典音樂所含有的藝術價值,但是認為古典音樂已經退出歷史舞臺或者古典音樂已經是西邊的夕陽;古典音樂高雅深沉,具有難懂的復雜性,所以,學習起來會很吃力,學習古典音樂的結果通常是“費力不討好”。所以在大學生音樂學習中,古典音樂讓學生產生距離感,很難激發起學習的興趣。其實,古典音樂是學生邁入音樂大門的途徑,其悠揚的基調和內涵豐富的文化使得古典音樂在大學音樂教育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我們應提升大學生對古典音樂的認知水平。提升大學生對古典音樂的認知水平,一是要加強高校對學習古典音樂的重視程度。只有學校層面真正地重視了古典音樂教學的價值,才能引起學生對古典音樂學習的主動性。學校對古典音樂教學的重視體現在學習課時的增加、師資力量的增強以及成立古典音樂教學教研組等方面;二是要改進教學方法。教師通過改進教學方法,如利用多媒體技術播放西方古典音樂引導學生欣賞古典音樂,提升學生對古典音樂學習的興趣。三是,開展與古典音樂有關的音樂活動或者是以古典音樂為主題的音樂鑒賞講座活動,比如組織學生參加古典音樂演奏的比賽,通過比賽來促進學生對古典音樂的了解與認識。
古典與流行在大學音樂教學內容上的結合主要是通過整合現有課程內容和優化教學內容來實現的。在整合大學音樂教學現有教學內容中,通過教師的音樂教學和學生的音樂學習,來加深對古典音樂和流行音樂的認識與理解,使得古典與流行在教學活動中得以互相滲透。如在大學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古典音樂的曲風進行現代流行音樂形式的再創造。以達到促進古典和流行音樂相結合,完善大學音樂教育課程體系的根本目的。對大學音樂教學內容的整合不但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主動性,而且有利于古典音樂的傳承與創新。在優化大學音樂教學內容方面,教師可以對音樂教材上的內容進行優化,以豐富大學音樂教學內容和使學生感受古典音樂的魅力。對大學音樂教學內容進行優化涉及教師對音樂教材,尤其是古典音樂教材的審視。在對音樂內容進行審視的過程中,教師要依據現代教育理論和時展的客觀要求。在大學音樂教學的講解中,教師要把古典音樂和流行音樂相結合進行講解,使學生認識到古典音樂與流行音樂二者的相通性,以便于學生感知古典音樂的韻味與內涵,以利于豐富學生的音樂知識結構。
結語
在大學音樂教學內容上,實現古典與流行的結合需要教師具備較高的綜合素質,因此加強大學音樂教師的隊伍建設也是非常緊迫的工作。只有更新教師的教學觀念,把具有現代特征的音樂教學方法應用于音樂教學之中,才能有效地推動古典與流行在大學音樂教學中的結合。
[參考文獻]
[1]饒麗.大學音樂教學中古典與流行的結合路徑探討[J].現代裝飾:理論,2015(10).
[2]白帆.大學音樂教學中古典與流行的結合路徑探討[J].音樂時空,2016(01).
[3]張美.大學音樂教學中古典與流行的結合路徑探討[J].參花,2017(14).
[4]劉興武.基于大學音樂教學中古典與流行的結合探究[J].戲劇之家,2017(03).
[5]姜寶君,尹愛青.關于開放式音樂教學策略的研究[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03).
作者:劉靖華 單位:遼寧師范大學音樂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