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淺析醫療保險費用的控制途徑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導致醫療費用上漲的不合理因素
1.利益驅使,誘導需求。由于醫藥供方和需方信息不對稱,這就會造成醫療服務過程中供方誘導需求的狀況。醫院或者醫務人員從自己利益出發,有意識的給患者提供更多不必要或者不合理的醫療服務,如開大處方、開昂貴藥等等。患者由于缺乏專業知識,只能被動接受,這也就造成了醫療費用不合理的上漲。
2.醫藥共謀,以藥養醫。患者治病主要靠用藥,患者該不該用藥,該用那種藥,這都由醫院和醫生來決定。醫院和醫生往往會與藥商勾結,為了吃回扣,往往給病人開貴藥,導致我國藥品價格虛高,成為醫療費用過快增長的主要因素。據有關部門調查分析,不合理的醫療費用支出約占全部醫療費用的20%~30%。由于信息不對稱,醫療服務的供方增加供給,向需方提供過度的醫療服務,價格和數量持續增長。
3.醫患共謀,各為所需。由于患者對醫療知識知道的很少,心理缺乏安全感,往往會對醫療資源過度利用,如一些本可以在社區醫院解決的小病卻非得去三級甲等醫院治療。另一方面,由于醫藥費的大頭由社會保險基金支付,有些患者會提出用高檔治療手段,用好藥。一些醫生為了多拿“回扣”而多開藥以及患者為家人健康收益最大化而擴大消費,“一卡在手、全家享用”,甚至出現騙取醫療保險基金。這就會對醫療保險費用上漲造成影響。
4.醫療保險市場資源配置扭曲,有較高醫療需要的人(如老弱病殘群體)會熱衷購買醫療保險,而那些年輕力壯、醫療需求低的人可能會不太愿意購買醫療保險。這就使得醫療保險基金社會統籌覆蓋面小,基金抗風險能力低,醫療保險費用上漲。
控制我國醫療保險費用過度上漲的途徑
(一)加強醫保法規的執行力
明確醫療保險保障范圍,制定國家基本醫療保險藥品、診療項目和醫療服務設施的目錄,同步推進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改革、醫療衛生體制改革、藥品流通體制改革和政府藥品采購改革,限制不合理的藥品支出,提高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的利用效率。堅持“統帳結合”,統籌賬戶支付住院(大額)醫療費用,個人賬戶支付門診醫療費用。基本醫療保險費用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繳納比率可根據不同階段的具體國情而定,處理好公平與效率的關系,適當提高個人支付比例,增強被保險人的費用意識。
(二)加強醫藥衛生行政管理
1.加大國家的投資力度,調整和完善醫療機構的補償機制,我國每年對醫療衛生的投入不足財政總支出的5%,這與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目標有很大的差距,我國應加大財政對醫療衛生事業的支持力度,從根源上消除“以藥養醫”的體制弊端。2.建立衛生服務信息制度,建設國家衛生信息網。醫療費用的高漲大多是由于醫患雙方信息不對稱,醫院采取違規行為造成的,因此有必要建立國家衛生信息網,增加信息透明度,抑制不合理的費用增長。3.制定區域衛生規劃,改變衛生資源增量的投向,對具有不合理結構的衛生資源存量進行調整。資源配置向社區傾斜、預防保健傾斜,以提高資源利用效率。4.從宏觀上調整醫藥產業結構綜合治理藥品流通次序,推進醫藥體制聯動改革。建立藥品價格控制機制,全國統一定價,設定最高限價,減少中間流通環節,降低藥品成本。提高藥品市場準入標準,促使制藥企業增強產品研究開放和創新能力,實現規模經濟,降低產品成本,從源頭上降低藥品費用。藥監局要嚴格審批藥品,并做到工作透明化,新審批的藥品應在網上公布,防止醫藥審批部門腐敗。
(三)對醫療服務供方加強費用控制
1.通過對定點醫療機構實行“定額支付總量控制、超支不補、結余歸己”和“總額控制、結構調整”的措施;限制醫院的規模和數量,轉換醫院功能;限制醫院貴重儀器設備的配置使用。2.實行總額預算控制,采用合理的付費方式。實行醫療費用的支付與醫院、醫生的收入脫鉤。并把門診和住院分開,對普通門診可以采用按服務付費;對特殊門診可以采用按單元付費;對普通住院可以采取按服務單元付費;對專科病種可以采取按病種付費;對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可以采取按人頭付費。通過建立科學、合理的費用支付體系,有效地控制醫療保險費用的增長。3.增加住院醫療保健項目,針對服務對象的醫療需要,開設低成本的社區醫療服務中心、家庭保健機構,家庭病床,為老年人提供醫療保健和家庭式照料;開設長期衛生保健服務站,專門為慢性病和生活不能自理的殘疾人提供長期或終身的醫療護理服務。優化醫院的衛生資源,從而降低醫院的管理成本,減少費用。4.改變“以藥養醫”的狀況,實行藥品與醫療服務的分業管理,做到“醫藥分離”,醫師和藥劑師在各自的專業范圍內合理分工,即醫師有處方權而無調配處方權,藥劑師有調配處方權而無處方權。
(四)對醫療服務需方加強費用控制
規范醫療保險報銷范圍與報銷比例,為了有效控制需方過度需求超前消費,可適當減少醫療保險報銷范圍,增強參保者費用意識;加強參保者對醫療常識的了解和認識,樹立自我保護和維權意識,拒絕不合理、不必要的醫療服務;采取經濟激勵措施。如對未就醫者實行節約獎勵;對超費用者適當征收附加稅;加強費用意識教育,一旦發現就診時冒名頂替、費用轉嫁等現象,則對違規參保人員嚴肅處理。
(五)醫療保險管理機構
加強對醫院的監督和管理加強對醫療單位的考核,擇優公開選聘醫療保險定點醫院,將質次價高的醫院驅逐出醫療保險市場;增設參保就醫點,加大職工自主選擇定點醫療機構的“自由度”,驅使醫療單位以優質、高效、合理收費來吸引消費者;加強對醫生醫德醫風教育,對違規醫院和醫生進行行政通報和經濟處罰;推進醫保一體化,嘗試直接建立醫療保險醫院來控制費用。(本文作者:李敏 單位:宜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