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臺州油畫創作及市場前景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憑借著臺州美術教育的深入,臺州油畫也一時興起,但當下臺州油畫出現了油畫題材的局限、本土化特色不明、油畫市場的冷淡及市場機制的缺失,油畫藝術家未得到相應地位等諸多問題。2017年,“印象臺州”美術作品展覽展出,在展覽中臺州油畫取得了一定的巨大進展,可窺見臺州油畫近幾年的變遷與突破。因此,在當前臺州的大環境下,研究臺州油畫創作及市場前景具備著很好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關鍵詞:印象臺州;本土化;當代臺州油畫市場
臺州位于江南文化的范圍,境內傳統文化豐富,在國內獨具特色。民間工藝的發達,造就了臺州豐富的美術底蘊,繁榮的民間文化,奠定了臺州油畫淳樸、融合、素麗的總體標示。20世紀80年代,受“85新潮”的影響,臺州繪畫逐步壯大,一批年輕人走出去求學深造,這批年輕人堅持創作,逐步并形成獨特語境的藝術特色,目前已成為浙江省油畫創作領域里獨樹一幟的藝術支系。時代更迭,油畫作為一種高品味、高投資的畫種,由于一系列市場因素,臺州目前還無法建立健康的油畫市場體系,但作為藝術品,脫離市場便無法可持續發展。因此,我們借助“印象臺州”美術作品展覽(油畫部分)的成果,深度剖析目前臺州油畫藝術創作的現狀,臺州油畫市場現狀與局限,油畫前景預測以及未來臺州油畫創作以及市場的發展方向,為臺州油畫的“走出去”提供微薄的見解。
一、“印象臺州”美術作品展覽下臺州油畫的創作現狀
(一)“印象臺州”美術作品展覽概況以及意義
為締造精品,弘揚臺州文化,經過為期一年的籌備,“印象臺州”在臺州市國際會展中心展出。該展覽囊括了臺州本土近百名畫家,作品包括版畫、油畫、水彩三大部分,集中展現了近幾年來臺州美術文藝精品,全面呈現了當代臺州美術創作的水平以及未來方向。其中,油畫部分收入了一批中青年油畫名家。整體來看,大部分為寫實油畫,其內容與時代契合,反映了臺州時代風貌。從畫作立意上看,每一副作品都善于從臺州傳統文化的土壤中汲取營養,具有時代特征和臺州特色,彰顯了臺州本土文化的生命力。通過此次展覽,我們看到在沉寂許久、不再精品倍出的臺州油畫,正在慢慢積淀轉型,從平庸的題材開始向挖掘臺州傳統轉入,以抒情表意向闡意臺州故事轉變,由淺入深,逐步扎根當地,提煉臺州油畫精髓。此外,中青年畫家甚至是一批批80后油畫家的崛起,也讓我們看到一批臺州文化領軍人物正在成長。
(二)臺州油畫創作的特點分析
1.題材的本土化
從“印象臺州”油畫部分展覽中,我們看到柯甫凱的畫作《網NO9》,不僅僅融合了臺州漁業的景象,更以深層現代的色調暗示著現代互聯網的陰澀,令人唏噓。還有張維華的《紙鳥在線》、張至偉的《老街記憶》、周則林的《國清寺》等,都是以臺州地域出發,充分展現臺州文化特色。縱觀近幾年的臺州油畫作品,臺州油畫始終以本土創作為主,較于過去開始呈現出精品的苗頭。
2.風格的單一化
從“印象臺州”展覽中,我們看到,大部分作品是寫實主義繪畫居多,風格更加多樣化,反映各個戰線上的人們的生活,展現臺州各個群體的面貌。其元素有現代、復古等,但整體上看卻出奇的統一,并未有使人驚喜的風格。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美術作品的面貌也產生了非常大的變化。攝影、電腦、相機的出現,使得很多畫家利用照片來創作,缺乏實地的觀察性,很多作品只可遠觀,細節處理不到位,油畫的藝術表現語言單一。在幾乎都是寫實作品的今天,臺州油畫在表現性、抽象性等其他藝術表現語言上的發展相對滯后,精品少之又少。因此,在寫實油畫不斷發展的同時,臺州油畫還應當注重其他表現手法上的風格多元化。
3.藝術含金量在不斷提升
伴隨著臺州油畫畫家的成長,作品日益成熟,作品價值慢慢提升,除了油畫本身藝術價值的提升外,近幾年來,油畫作品的附加值也在不斷地提升藝術含金量。例如,以非遺項目融入油畫創作的氣象諺語油畫系列,不僅僅具有觀賞性,還能為收藏者或觀看者帶來傳統文化的認知,保留傳承非遺等作用,作品所呈現的藝術價值不言而喻。隨著臺州油畫家藝術創作思想的不斷提升,“個性化”作品將形成臺州鮮明的形象與風格。油畫作者的自身創作力與本土文化的挖掘力,將再次提升臺州油畫作品藝術價值。
(三)臺州油畫創作所面對的問題
1.地域的局限性
地處中國長江三角洲南翼的臺州,盡管離杭州、寧波、溫州等傳統藝術強市并不遠,但相互之間的交流卻不多。離北京文化中心的聯系更是少之又少。本土的油畫畫家去北京考察或學習的機會很少。地域的局限性其實并不大,但固步自封的觀念,使得臺州油畫開放程度得不到擴展,油畫發展空間受限。另外,臺州專業的美術場館少之又少,除臺州書畫院外,畫家辦展要么在國際會展中心、圖書館、展覽館,要么就是在各小型的區縣文化館,燈光、安裝、陳列等設施都無法到達油畫展出的要求。相比之下,附近地市如寧波、溫州等地具備專業的美術館,且建立起一定規模的完善的美術作品展列場所,比臺州要先進得多。此外,就對臺州市內油畫美術教育的考察而言,臺州沒有專門的美術院校,僅有的三所全日制高校多是綜合學科下的藝術類分支,有些還是設計類的專業,油畫人才的培養堪憂。由于地域和教育的限制,臺州油畫的發展任道重遠。
2.作品特色不夠鮮明
從“印象臺州”展覽中的油畫作品來說,藝術風格沒有太大的創新,內容創作上延續近幾年的風格,水平平穩。作品本土化特色依舊存在“懷舊”“記憶”“城市”“各個行業的人物”等固定的題材內,特色不明顯,題材盡管有一定突破,但在整體上還很局限。技法上,大部分的作者將重點放在表現形式上,缺乏巧妙的結構,構圖、角度等,細微處的考究還需提升。唯一的亮點則是上海師范大學美術學院臺州籍教師張初晨參展,他的作品特色鮮明,具有相當的實力。
3.油畫影響力以及市場表現力差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臺州在進步、發展,也開始重新認識自己的文化,思考如何傳承臺州文化,如何通過油畫來將該精神和境界傳承下來,是油畫影響力的作用所在。就臺州油畫總體上來說,并沒有太明顯的影響力,就全國油畫創作而言,呈現低迷的狀態。即使出現的個別精品,也無法徹底扭轉臺州油畫的地位。
4.本地油畫畫家生存堪憂
由于藝術市場的現狀,臺州油畫家生存狀態不良。缺乏充分的經濟支撐,導致大部分畫家多以名利至上,眼光狹隘。在題材上不斷重復與跟風,對市場的盲目迎合,原地徘徊。致使那些真正致力于油畫藝術創作的畫家,生活艱難。無法保障生存,藝術創作自然會受到嚴重的制約。
二、“印象臺州”美術作品展覽下臺州油畫的市場現狀
(一)臺州油畫的市場現狀
就市場調查而言,臺州的油畫市場表現并不如意。藝術市場精品較少,多以國畫交易居多,可見,臺州油畫的市場現狀并不樂觀。具體表現為以下幾點。1.交易形式單一,多以畫家與買家之間的私人交易為主。通過臺州藝術市場交易的調查發現,油畫作品很少以拍賣、展覽的形式進行銷售,交易形式單調,交易的雙方為畫家與買家之間的私人交易。由于臺州缺乏專業的藝術品中介結構、評價結構、以及管理機構,導致交易往往很少,且價格并不統一。因此,在臺州畫廊行業不成熟且其他發達地區畫廊過度發展的情況下,臺州油畫藝術家多以私人交易來保障個人利益以及作品價值。但是這種單一的交易形式,尚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更不能滿足作品的成交,進而造成好的作品走不出,好的藝術家難以維持發展的尷尬境地,形成臺州油畫市場的惡循環。2.大眾藝術消費層次低。盡管臺州市的美術基礎教育在全省較早,且有一定的影響力,也不定期舉辦畫展等活動,試圖吸引大眾對美術及油畫的鑒賞與喜愛。但在效果上卻差強人意,由于臺州文化氛圍的影響,臺州大部分的投資者還是多以書畫投資為主,但這部分群體多追求已成名的藝術家作品,或者是市場需求大、迎合大眾審美的作品,不具備長遠的目光。對油畫本身學術價值缺乏認識,使得臺州油畫市場始終游離在大眾消費的底端。相對于書畫來說,大眾對來自西方的油畫認知相對偏低,更多人不愿走進油畫,近距離觀察,甚至認為是枯燥乏味的,不予以理會且興趣不高。如今,在這個大眾口味消費的市場下,油畫這種高價格的產品遠不能吸引大眾的消費欲望。反而,那些價格低廉的打印品、仿真品成為大眾市場的寵兒。
(二)臺州油畫市場前景分析
1.中國油畫藝術品的逐步升溫。盡管油畫在臺州并沒有被廣泛的接受,在文化產業所占的市場比例不高,且營銷成本高,受眾群體少等,但仍呈現加快增長的趨勢。根據國家統計局預測,到2016年,我國居民家庭收入中文化娛樂支出將所有消費比例的20%。物質消費的提升將帶動精神文化的消費,文化消費市場具有相當的潛力。與此同時,隨著國民收入和人民文化藝術水平的提升,大眾將不僅僅局限于復制品、臨摹品的需求,而去追求真實地、確切地的原創作品。中國很多地區出現了油畫產業集群地。其中最著名的深圳大芬以及北京宋莊等油畫基地。油畫基地的形成,結合當地的文化與產業結構,為中國油畫市場打開了新的局面,未來發展勢頭迅猛。2.臺州收藏投資群體的壯大。臺州民營經濟發達,中小企業眾多,大眾的生活水平相對較高,藝術品市場方興未艾。根據相關的數據調查,藝術品投資在富豪投資方向上的地位由第八位上升到第四位,富裕家庭對于打理家庭資產都有著較高的要求,1/4以上的富豪喜歡收藏藝術品,以達到財產升值和保值的效果。藝術品成為臺州中上層階層中極為重要的有形資產。未來,隨著人們收入的不斷增加,收藏投資群體將不斷增多。3.臺州藝術品市場的扶持與完善。為全面貫徹中央十八大文化產業改革的精神,臺州市政府、文化部門積極部署,召開文化藝術創作會議,指導臺州藝術創作以及市場的規劃。先后開展了采風、出訪、培訓等活動,改革臺州文化藝術創作氛圍。在市場上,臺州積極出臺有關文化創意企業的優惠財稅政策等,幫助藝術品相關企業發展。鼓勵發展臺州油畫美術的培訓機構,幫助引進專業的課程與師資力量,構建良好的平臺。
三、結合臺州實際,臺州市油畫創作以及市場的發展對策
(一)“印象臺州”展覽的啟示
筆者認為,“印象臺州”揭開了臺州油畫創作與市場的未來趨勢,要想更好地發展臺州油畫,無論是創作還是市場,都需要與寧波、溫州一樣積極發揮經濟手段、政府、企業的力量以及藝術家本身的創作轉變,這樣,才能實現臺州油畫的可持續發展。
(二)立足學術,進一步扎根臺州本土文化,延伸創作題材
筆者認為,臺州油畫本土化發展應該更加深入。就臺州油畫市場而言,本土現實題材的油畫作品具備更多的共鳴,易于臺州大眾所接受。抽象表現的油畫可以針對臺州“高端”群體所創作,滿足文藝愛好者、藝術家相互之間的收藏以及油畫藝術創作貢獻的需求。立足學術,是以專業的油畫技藝為基礎。然目前臺州油畫的現狀來看,有些畫家的造型并不扎實,表現手法空洞,內容上也是重復創作毫無新意。倘若大的水平都如此,那么臺州的油畫將得不到長遠的發展。應鼓勵畫家多參加培訓進修,在高等院校如中國美術學院進行良好的學習與交流,在油畫的相關學術上進行嚴格的訓練與熏陶。在創作題材上,突破現有的“城市、鄉村”“古街”“記憶”等固有題材,以深入挖掘臺州傳統的文化著手,結合臺州聞名的手工藝制造,民俗傳統等要素,延伸創作空間,豐富臺州油畫淳樸、融合、素麗的總體標示,開創新的標記。
(三)引進來,走出去
臺州油畫之所以固步自封的最大原因在于難以走出去。筆者認為,以活動帶動藝術是臺州油畫突破瓶頸最好的方式。不僅僅讓其他地區的藝術家了解臺州油畫,更要集中地將臺州的精品油畫整體推送出去。創作中,我們可以與其他地區的油畫群體組織,開展一同寫生、考察、培訓、展覽、交流、會晤等活動,通過不同的活動形式與內容,建立與東南油畫圈以及北京油畫圈的交流平臺,為臺州油畫的創作提供藝術養分,促進臺州油畫的創作改革。
(四)提升油畫創作的品格以及藝術水準
就“印象臺州”展覽以及近幾年臺州油畫創作的成績來說,筆者認為,臺州油畫的創作力并不缺乏,有一些藝術家敢于嘗試新的題材但卻無法把握新題材的油畫藝術水準。往往,一些新的想法與嘗試,容易造成業內藝術家的質疑。本土化的發展是臺州油畫的必經之路,但“土油畫”并不意味著“土”,而意味著更高的藝術層次。因此,在創作力不斷提升的同時,如何保證油畫創作的品格與水準是所有藝術家所面對的難題。筆者認為,一副油畫,無論題材、立意或技法都建立在油畫理性研究以及文化的透徹上,在具備良好的油畫創作素養的同時,更要擁有尋源問道的創作精神。這樣,既能保障創作油畫的品質、品格,又能結合臺州文化的本質,呈現臺州才獨有的油畫語境,藝術水準自然達到應有的高度。“高水準、高品格、獨特色”的創作基準,才是臺州油畫永葆活力,邁向持續發展的重要方向。
參考文獻:
[1]馮天.我國油畫藝術品市場現狀與對策[D].武漢:武漢大學,2012年.
[2]呂澎.中國當代藝術史[M].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2010.
[3]苗風池.中國油畫市場[M].北京:北京工業美術出版社,2010.
[4]楊璞.世俗化與大眾化是中國油畫發展的“過客”[D].西安:西安美術學院,2011年.
[5]劉淳.中國油畫史[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10.
[6]韓勁松.中國油畫收藏鑒賞百問百答[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8.
[7]張志雄.長線價值:藝術品市場大勢[D].上海:上海財經大學,2012年.
[8]馬健.藝術品市場的經濟學[M].北京: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2010.
[9]浙江省文化廳.文化市場行政處罰案例精選[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8.
[10]劉航.當代中國油畫創作與市場運作研究[D].北京:中央美術大學,2013年.
作者: 單位:臺州職業技術學院建筑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