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輸送機輸送帶跑偏原因及優化設計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引起輸送帶跑偏的根本原因是其運行時拉應力分布不均勻或受到橫向外力的作用,實際生產時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采取合理措施進行糾偏,尤其是當現實條件受到限制可預見輸送帶運行時會發生跑偏現象,則更應做好事前控制。本文結合我公司多年項目建設和生產實踐經驗從減小輸送帶張力、減小橫向沖擊力和設置側擋輥等三個方面對輸送機進行優化設計以控制輸送帶跑偏程度。
關鍵詞:帶式輸送機;輸送帶;受力分析;跑偏;優化設計
帶式輸送機具有輸送物料范圍廣、線路組合靈活、運輸能力大、安裝維護便易、使用壽命較長以及造價低廉等優點,在純堿生產行業得到廣泛應用,用于輸送原鹽、石灰石、焦炭和重堿等物料。然而使用過程中輸送帶跑偏現象時有發生,輸送帶跑偏不僅會造成沿線撒料浪費物料影響生產環境,還會導致設備出現非正常磨損和損壞降低生產效率,嚴重時會影響整套設備的正常運行發生事故。
1輸送帶跑偏的原因分析
造成輸送帶跑偏的根本原因是輸送帶在制造、安裝、使用和維護過程中所受的外力在寬度方向上的矢量和不為零,或垂直于寬度方向上的拉應力不均勻,從而導致托輥或滾筒等部件對輸送帶產生一個偏向一側的反作用力,致使輸送帶向一側發生偏移。輸送帶跑偏具體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由于輸送帶老化或接頭不正使輸送帶張力不均衡造成跑偏;二是以驅動滾筒中心線為基準,改向滾筒中心線和托輥中心線的平行度以及機架中心線的垂直度不符合安裝要求,致使滾筒和托輥等部件對輸送帶產生沿寬度方向的反作用力造成跑偏;三是因滾筒、托輥對輸送帶兩側摩擦力不均衡造成跑偏,這主要是由滾筒外圓圓柱度過大、機架因安裝或腐蝕發生傾斜、滾筒和托輥發生磨損以及傾斜落料等原因引起的[2]。
2輸送帶防跑偏的調整措施
輸送帶跑偏的規律可總結為跑緊不跑松、跑高不跑低、跑大不跑小和跑后不跑前。目前輸送帶防跑偏的調整措施主要有調整承載托輥組法和調整滾筒法[2]。調整承載托輥組法是指輸送帶在輸送機的中部跑偏是可調整托輥組的位置來糾偏,如圖1所示。在制造時托輥組的兩側安裝孔加工成長孔以便進行調整,具體方式是根據跑后不跑前的規律將輸送帶偏移側的托輥組沿輸送方向向前移動,相對應側的托輥沿輸送方向向后移動。調整滾筒法是指輸送帶在輸送機驅動滾筒或改向滾筒處跑偏可調節滾筒位置進行糾偏,如圖2所示。對于頭部驅動滾筒輸送帶偏向那一側應將那一側的軸承座沿輸送方向前移,相對應的也可將相對側軸承座沿輸送方向后移。尾部改向滾筒的調整方法與頭部驅動滾筒的調整方向剛好相反。此外調整輸送帶跑偏的措施還有調心托輥法(也稱限位法)、調整張緊機構法、清除粘物法、調整皮帶法、調整落料重心法等,當發生輸送帶跑偏現象時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找出問題原因采取多種措施進行糾偏,若因托輥滾筒磨損老化、機架腐蝕傾斜等原因引起輸送帶跑偏應及時更新相關部件并做好輸送機的日常維護保養。
3輸送帶防跑偏的優化設計
通過分析輸送帶跑偏的原因和目前采取的糾偏措施可知輸送帶跑偏主要是由于輸送帶在傳輸過程中受力不均衡導致的,要想更好地保證輸送機的可靠度提供生產效率,不僅要在事中和事后采取調整措施糾偏,更要在事前通過受力分析優化設計,預防皮帶跑偏。1)減小輸送帶張力防偏輸送帶在垂直于其寬度方向的拉應力F主要表現為輸送帶張力,在輸送機設計時應對承載段最小張力點處輸送帶的垂直度進行校核,保證允許垂直度所需要的最小張力S滿足公式:為降低拉應力F在輸送帶寬度方向上分布不均勻度,就要在保證滿足運力的前提下(即q、β不變)降低輸送帶的張力,具體優化措施為:適當增加上托輥組數量,減小上托輥組間距。2)減小橫向沖擊力防偏導致輸送帶跑偏的另外一個因素是輸送帶上存在橫向力,除制造、安裝、維護不當外,落料方式和角度是產生橫向力的主要原因,因此沿輸送帶運動方向是給料最佳的落料方式和角度,但是在實際生產時受到各種外在因素的限制,這種落料方式很難實現。例如我公司“增加重堿6#皮帶裝置”項目中所有的落料點都是傾斜給料,根據動能定理可知:給料溜管與輸送帶的夾角越小,物料在輸送帶寬度方向上的分速度就越大,對輸送帶的橫向沖擊力就越大,因此該項目設計時在落料點輸送機導料槽處設置了圖4所示的可調節擋板,根據物料的流量和流速通過調節擋板在倒料槽上的位置降低物料對輸送帶的橫向沖擊力,不僅如此該項目還增設了圖5所示下料擋板以增大給料溜管與輸送帶間的夾角。3)設置側擋輥防偏設計時采取預防輸送帶跑偏措施可大大降低其跑偏概率,但由于制造、安裝誤差和設備自然磨損是必然存在的,實際生產中輸送帶跑偏是不可避免的。通過總結我公司多條輸送帶糾偏經驗,在標準調心托輥的基礎上進行改造,研發出一種新式調偏機構———側擋輥,如圖6所示,輸送機在安裝時根據其長度和跑偏嚴重程度每隔四五組托輥安裝一組側擋輥。側擋輥的安裝傾角α大于標準調心托輥的安裝傾角,這樣側擋輥的糾偏能力就會大于調心托輥,輸送機運行時若跑偏嚴重,超出調心托輥的調節能力,側擋輥可進一步糾偏,安裝于側擋輥頭部的翼圓還可限制輸送帶脫落。圖6側擋輥
4結論
為降低輸送帶跑偏程度,本文從以下三個方面對輸送機進行優化設計:1)增加上托輥組數量減小上托輥組間距,從而減小輸送帶張力,降低輸送帶拉應力分布不均勻風險;2)通過設置可調節擋板和下料擋板減小物料對輸送帶的橫向沖力;3)設置側擋輥用以彌補調心托輥糾偏能力小的問題。通過以上優化措施大大減小了輸送帶跑偏的程度,可保證生產平穩高效運行。
參考文獻
[1]李艷霞.帶式輸送機皮帶跑偏原因分析及調整[J].礦業快報,2008(7):91-93
[2]閆曉棟.皮帶輸送機膠帶跑偏的原因及控制方法[J].機械管理開發,2018(1):184-185
作者:耿縣如 張永建 劉忠華 馬甜甜 單位:唐山三友化工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