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探究3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第一篇
一、閱讀速度問題及創新對策
一些學生在閱讀中的速度問題常常讓教師著急,但似乎又幫不上什么忙。確實,學生的閱讀速度慢往往體現在一個句子、一段話,往往會慢慢讀、往返讀。這既與學生的閱讀廣度有關,但更主要的則是閱讀的技巧問題。通常,有的教師通過強制學生快速閱讀的方式,試圖以此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筆者以為這一方法是不可取的。根據筆者的研究發現,學生閱讀速度慢大概有三種可能:一是所謂的基礎差,其實就是詞匯量積累不夠,這一可能的解決辦法幾乎是唯一的,不贅述;二是意義建構能力差,主要表現在學生知道詞匯的意思(機械記憶的結果),但對句、段的理解能力欠缺,因此需要反復重新閱讀并組合,以發現其意義;三是對英語閱讀理解有誤。可以說,絕大部分高中學生雖說已經經過多年的英語學習,但他們在英語學習的思維上仍然習慣于將英語翻譯成中文來理解。其中,第二點和第三點是需要高度重視的。筆者以為,高中英語教學中要逐步培養學生的英語意義的直接理解能力,即在英語信息輸入到學生的思維當中時,學生就能夠反映出其所表達的含義,并且這種含義應當能夠通過英語來表示。當然這是一種比較高的水平,但并不意味著對高中學生不可能達到。事實上根據筆者的嘗試,只要在教學中堅持對學生進行“快速反應”的訓練,壓縮學生將英語翻譯成中文的時間,就能逐步培養他們用英語思維的意識與能力,而這恰恰是構建英語意義、形成新的英語理解的創新策略。
二、閱讀信心問題及創新對策
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不可忽視的是學生的閱讀信心問題。根據筆者這些年有意識進行的調查,發現即使是英語水平名列前茅的學生,在英語閱讀中也會有信心不足的現象,具體就表現為學生在閱讀中會瞻前顧后,遇到問題時不敢判斷,這在客觀上也影響了學生的高效閱讀。關于閱讀信心的建立,筆者提出的策略除了傳統的對學生進行鼓勵之外,一個很重要的方法就是“閱讀加反思”,這是一個課內教師進行閱讀教學引導,學生課后進行閱讀訓練的思路。即告訴學生不要怕閱讀后理解得不準確,先根據自身的水平去大膽判斷,如果判斷錯了則回過頭來進行反思,是什么原因導致了出錯。但在下次閱讀時,仍然要堅持快速閱讀、快速反應的思路。這樣,反思可以保證學生閱讀技能的提升,相當于是一個分析、思考的過程,而閱讀尤其是快速閱讀則是一個快速反應的過程,同時又是一個培養良好思維直覺的過程。這有點類似于軍隊訓練,平時訓練掌握技巧,實戰時就憑訓練形成的直覺去對敵戰斗。筆者的實踐經驗表明,這一思路貴在堅持,一般每周一至兩次的訓練并堅持一個學期,就會有明顯的效果。綜上所述,面對高中英語閱讀中的常規問題,提出的解決策略的關鍵,在于符合學生的需要,而所謂創新,正是這個意思。
作者:王慧 單位:江蘇省海安縣南莫中學
第二篇
一、情感態度與閱讀教學的結合
1.根據學生的情感態度劃分學習小組
高中閱讀話題廣泛,有一定深度,根據學生的情感態度傾向分學習小組既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的積極情感,又能加強閱讀教學的針對性,從而提高教學效果。為了實現情感教學,筆者采用了霍夫曼的“情感導致選擇性加工”的理論,把學生分成四個認知態度的學習小組即對閱讀內容持肯定態度、否定態度﹑中立態度﹑中立態度和對閱讀內容持審視態度。每小組十五人,每組由兩位組長負責對本組提出的信息進行綜合整理,這樣做便于課堂操作,有利于實施不同的閱讀任務。
2.以情感態度為基礎的三階段閱讀教學
筆者采用三階段閱讀教學模式,即讀前﹑讀中和讀后。在讀前,幫助學生了解所要閱讀文章的主要內容和背景知識,這樣學生對要讀的內容會有較深的第一印象;在讀中,主要引導學生利用有效的閱讀策略進行閱讀以及幫助學生對所讀內容進行整理,根據自己的智能趨向有效的獲取信息,從而形成符合自己情感態度傾向的邏輯性結論;在讀后,組織學生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通過對不同情感態度角度觀點的討論,從而使學生對閱讀內容所蘊涵的意義達成共識,最后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3.閱讀教學案例
筆者以牛津高三Unit3閱讀課TheAcropolisnow為例,來展示以情感態度為基礎的英語閱讀教學。教學思路:課文描述了古代雅典衛城和現在對這一遺址的修復工作,同時也提到戰爭給其帶來的毀壞,從而肯定保護文化古跡的重要性及表達全世界和平共處的愿望。
(1)讀前:帶領學生回顧原有的背景知識,學生在某一領域的原有知識水平直接影響他們對新內容的理解和態度。首先,回顧高一LostCivilizations,提出三個問題:龐貝和樓蘭古城在過去是怎樣的?它們消失的原因是什么?你認為花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去保護它們值嗎?對前兩個問題學生都有一致的答案,但就第三個問題,學生有三種不同的意見:值得;不值得;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視情況而定。然后,筆者要求學生快速閱讀背景短文TheAcropolis,讓學生初步了解雅典衛城的地理位置,歷史影響和建筑特色,使學生對雅典衛城有整體上的感性認識。
(2)讀中:筆者給學生十五分鐘時間閱讀課文和進行思考,并給四個學習小組以下不同的任務要求:對所閱讀內容持肯定態度的小組側重通過快速閱讀找出雅典衛城的值得修復和保護的線索和理由;持否定態度的小組則要找出雅典衛城不值得耗費財力去修復和保護的理由;持中立態度的小組細讀課文,歸納出作者的態度和觀點;最后持審視態度的小組快速閱讀課文,了解全文大意,之后到其他三個小組搜集意見觀點,再綜合各組意見,作出客觀評價,并給各組提出本組的見解。
(3)讀后階段:教師給學生十五分鐘進行討論,接著讓各小組組長按閱讀要求陳述本小組形成的觀點。在各小組活動之后,教師對各小組的閱讀情況和活動表現進行總結,對各小組所做出的努力以及他們所表現出的團隊精神給予贊揚和肯定。接著筆者借助學生的情感體驗正處于高峰期的機會開展寫作訓練。
二、結語
語言是文化和思想的載體。以情感態度為基礎的閱讀不求面面俱到,而是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和情感態度的目標為指導來解讀、處理教材,構造具有豐富文化內涵和情感滲透的課堂,提高他們的科學文化素養和人文素養。其次,學生們在小組合作中,學會了尊重他人、培養團隊合作精神。最后,以情感態度為基礎的閱讀教學是以關注學生的情感為基礎,以關注情感提高語言教學效果,反過來高效的語言教學又能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情感。
作者:江麗敏 單位:安徽池州一中
第三篇
一、after-reading課文結尾策略
在每次課文閱讀上完后,我們可以鼓勵學生根據課文的內容,展開討論、想象,大膽預測或續編課文的結局以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運用語言的能力。例如,在上Unit2book3后,提出假設話題:在學生分組討論后,讓他們當堂演講,給他們充分的推理和想象空間。在課堂上給學生充分的閱讀材料,讓他們將他們的想象和猜測充分用英語進行表達。事實上,每個課型或同一課型的不同環節都可以充分利用課文資源,深挖教材內容,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二、改革課堂教學的教學技能策略
提高40分鐘的課堂教學效率措施。
(1)在“精”字上做文章。精心準備閱讀材料,精講多練。
(2)改革作業形式,保證閱讀量,在促進學生聽、讀、寫能力的全面發展的同時,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興趣。
(3)在“點”字上求突破,抓住重點,突破難點。如,對不同的文體分類教學,指出他們的特點。例如,在進行說明文的教學閱讀訓練時,突出topic句子。實踐證明,興趣教學是提高閱讀教學效率的有效措施。但是如果一味地強調興趣而忽視學生克服困難的意志的培養,就可能使學生難以形成刻苦鉆研、勤奮學習的優良品質。教無定法。葉圣陶先生說“:教是為了達到不需要教。”陶行知先生1919年在《教學做合一》一文中寫道“: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而在教學生學。”呂叔湘先生也指出“:教學,教學,就是教學生學,主要不是把現成的知識教給學生,而是把學習方法教給學生,學生就會受用一輩子。”古人云“:授人以魚,供一飯之需;授人以漁,則終身受用不盡。”這些都是強調教學策略的重要。要提高閱讀能力不僅要學生“肯學”,而且要“善學”,所以我們教師就要講究教學的有效策略。如果我們遵循語言的學習規律,重在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在課堂上重視課堂效率,進行有效閱讀教學,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他們就會更主動地接受教師的指導,閱讀教學活動會更趨和諧,效果更為顯著,閱讀能力就會顯著提高。
作者:劉新民 單位:湖北省嘉魚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