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少數民族遠程教育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探索與實踐
(一)合作辦學,探索“雙系統”辦學模式
所謂“雙系統”辦學模式,是指電大系統和殘聯系統兩個系統合作辦學。在管理模式上,采取的是內蒙古電大和內蒙古自治區殘聯聯合辦學的模式。在具體辦學過程中,雙方經常溝通,定期召開聯席會議,研究解決教學、教學管理中的實際問題。盟市電大分校在開展殘疾人遠程教育中也都采取了與當地殘聯合作辦學的模式,內蒙古地區殘疾人遠程教育系統辦學得以在全區開展和推進。
(二)以人為本,探索特色教學過程
為確保殘疾人教育的教學質量,學院規范殘疾人學習的教學過程的同時,在加強支持服務方面做了一系列的探索與實踐。1.采取混合教學方式,注重教學實效。殘疾學員利用“陽光學習網”平臺參加遠程教育學習時,考慮到一方面殘疾學員存在文化底子薄、接受能力差,很多知識點通過網上自學還不能夠完全消化、吸收;另一方面大部分同學家庭比較貧困,家里基本沒有電腦或者不具備上網條件的實際困難,學院適當增加面授課的課時量,并且盡量將課程安排在電腦機房來完成,使他們可以在消化書本知識的同時,進一步掌握和熟練計算機的操作。2.注重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的培養。學院重視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一是精心設計培養實踐能力的載體和方法,教師運用案例式、啟發式、討論式等教學方法,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二是抓好畢業生實訓環節。讓學生帶著問題到殘疾人康復中心、社區、辦事處、殘聯等實訓基地參加3~4周實踐,使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3.教學與學生心理疏導并重殘疾人學生因身體缺陷,以及社會對殘疾人存在一定的歧視現象,殘疾人普遍有孤獨感、自卑感、敏感等情感特點。學院開設增強基本素質類“殘疾人就業創業指南”“殘疾人康復系列講座”“新殘疾人觀”等課程,并由教學經驗豐富的老師進行面授輔導,引導殘疾人學員對自己正確定位,能夠正確認識所處環境與社會,樹立樂觀向上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提升生命質量,培養殘疾學員提高適應社會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質。
(三)營造良好校園文化氛圍,體現人文關懷
針對殘障學員學習基礎差、接受能力弱、經濟窘迫、求知欲較強、敏感自閉、期待平等、渴望融入等特點,學院還以無微不至的人文關懷為核心,逐步健全和完善了全員服務、全程服務、全方位服務的工作機制。以“全國助殘日”和“迎新春”等主題,分別舉行了師生聯誼會和座談會等活動。新生開學典禮、定期師生座談會、不定時地為表現優異的學員過生日等活動已成為學院常規教學、和諧校園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多種多樣的交互活動,加強了人文關懷,讓學員形成了集體歸屬感,從而形成學院特有校園文化。
二、對策與建議
(一)科學定位,穩步發展
如何給內蒙古地區殘疾人遠程教育科學定位,充分發揮遠程教育的開放性、靈活性和適應性的特點,為構建自治區終生教育體系,建設學習型社會服務,是內蒙古開放大學建設中落實科學發展觀指導思想,“特別關注和優先考慮殘疾人等社會弱勢群體的學習”,促進地方教育公平,承擔和履行社會責任的一個重大課題。內蒙古地區殘疾人遠程教育定位,要從發展戰略的角度,理清發展思路,對殘疾人遠程教育發展環境以及自身的優勢和不足正確認識,解決發展中的難題,明確今后發展目標,探索具有少數民族地區特色的殘疾人遠程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提升內蒙古地區辦學的教學支持服務能力和辦學水平,拓展未來更大的生存和發展空間。內蒙古廣播電視大學在開放大學建設中提出“多種辦學形式協調發展,穩步發展特殊人群教育”辦學思路,學校在“十二五”發展規劃中提出,“發展殘疾人高等教育,逐步推進中央電大殘疾人教育在全區各盟市電大系統的發展”的意見。筆者認為,在建設開放大學的背景下,內蒙古電大要實現與其他普通院校的“錯位發展”,對內蒙古地區殘疾人遠程教育發展定位,重點需要解決內蒙古學院的功能和價值作用實現問題。如何才能夠讓更多的地區,特別是教育資源相對匱乏偏遠少數民族地區的殘疾人享受到優質的教育資源,提高殘疾人受教育的水平,內蒙古地區殘疾人遠程教育在穩步推進中實現在全區的覆蓋應當是下一步發展的方向和目標。1.功能定位:充分利用現代教育信息技術手段,發揮“雙系統”辦學獨特優勢和特色,整合社會資源,構建內蒙古地區殘疾人遠程教育學習平臺和教學模式、服務模式和合作模式,服務于內蒙古自治區學習型社會建設,促進地區教育公平,實現開放大學自身價值。2.發展定位:面向殘疾人全體,面向基層和偏遠地區,學歷教育和職業教育培訓并重,實現內蒙古地區殘疾遠程教育在全區的穩步發展。3.辦學特色定位探索構建內蒙古地區特點的殘疾人遠程教育合作辦學模式及運作機制、少數民族地區殘疾人人才培養模式,建設符合殘疾人繼續教育和職業教育學習需要的專業和課程,并形成特色鮮明的課程資源和學習支持服務。對內蒙古地區殘疾人遠程教育辦學的定位,旨在發揮內蒙古學院在本地區組織開展殘疾人遠程教育的功能作用,促進內蒙古地區殘疾人遠程教育的穩步科學開展,體現學院的核心價值。
(二)采取措施,破解難題
1.制定整體發展規劃國家開放大學殘疾人遠程教育開展近10年,在全國設立18個省級學院,16個地方學習中心,招生規模逐年擴大,隨著殘疾人遠程教育的發展,需要更高層次上的對策思考,需要統一規劃,科學領導,制定科學的發展規劃非常緊迫。制定科學合理的中長期發展戰略規劃,需要內蒙古電大和內蒙古殘聯兩家組織相關部門人員,深入調研,對學院發展中的困難和問題,認真分析研究。學院發展規劃包括近期、中期及遠期三個部分。近期目標:制定好全區發展規劃和地方教學中心的建設標準,利用學院優勢向呼和浩特市周邊旗縣區輻射。中期(“十二五”規劃期間)目標做大全區,地方學習中心和教學點覆蓋,采取分步實施策略,用3年左右時間,將殘疾人遠程教育覆蓋全區各盟市和條件較好的旗縣區。遠期(2020年),內蒙古地區殘疾人遠程教育實現覆蓋全區,辦學條件和水平達到全國一流。2.通過示范點建設,推動全區地方學習中心建設殘疾人遠程教育實現覆蓋全區的目標,地方學習中心建設尤為關鍵,通過殘疾人遠程教育地方學習中心建設,可以使殘疾人教育進一步向旗縣以及基層的生活社區、鄉鎮蘇木輻射和延伸。基本思路:通過示范點建設,推動全區地方學習中心建設。具體做法:制定全區殘疾人遠程教育地方學習中心建設統一規劃方案。在具體實施中,通過調研選取前期辦學條件好、積極高的盟市2~3個,作為首批示范教學中心;籌集專項配套資金用于地方學習中心建設;盟市示范教學中心分批實施,2~3年完成全區盟市教學中心建設與覆蓋。3.選擇恰當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做好殘疾人遠程教育工作,首先要有一支有愛心、懂得殘疾人教育特點和技能,具備良好的專業素養,懂得遠程教育教學特點的師資隊伍。其次要選擇恰當的教育方法和手段,現代與傳統教學手段并用。一方面采用現代遠程教育技術手段,滿足殘疾學員遠程學習需求的特色教學資源和學習支持服務;另一方面,充分認識目前殘疾人遠程教育教學手段的局限,以及殘疾人學員經濟條件及身體原因造成的學習困難等因素,采取面授輔導、送教上門等傳統教學服務手段。4.增設專業,擴大招生增設專業,擴大招生,滿足各類殘疾學生的學習需要,既是殘疾人遠程教育進一步發展的需要,也是實現殘疾人遠程教育促進教育公平的要求。針對視力殘疾、聽力殘疾、言語殘疾以及行動不便等類型的殘疾人就業需求,開設盲人按摩與針灸、電子商務、民族工藝品設計與制作、盲文翻譯等專業,讓這部分殘疾人在接受高等教育后能居家就業。當然,開設適合視力殘疾、聽力殘疾、言語殘疾等教育教學特色專業的最大難題是網絡技術手段,需要政府、學校、企業和社會團體合作,協同開發解決。5.通過殘疾人職業培訓基地建設,帶動職業培訓工作殘疾人非學歷繼續教育和職業培訓是未來開放大學中的重要內容。針對目前殘疾人非學歷培訓工作開展的現狀,基本思路是,將內蒙古學院建設成為“殘疾人職業培訓基地”,通過殘疾人職業培訓基地建設,帶動職業培訓工作開展。一方面,利用遠程教育優勢,建設殘疾人遠程教育職業培訓網絡平臺,開展針對社區殘疾人專職委員等繼續教育的社會工作、社區工作、心理咨詢課程的培訓。另一方面,利用殘疾人實訓基地開展盲人按摩、手語、創業就業、殘疾人康復和計算機職業資格技能培訓等。結束語殘疾人遠程教育在內蒙古地區順利開展和實施,得益于現代遠程開放教育的實踐探索與理論研究,得益于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政府的重視和支持。殘疾人遠程教育在發展中,需要我們進一步探索實踐,解決辦學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增強辦學實力,不斷提升與深化殘疾人遠程教育。
作者:楊國斌 單位:內蒙古廣播電視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