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職業院校學生習慣養成教育探索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職業院校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歸根到底需要學生具有良好的習慣,目前職業院校學生習慣養成教育存在學生缺少養成良好習慣的動力、家長缺乏培養良好習慣的意識、學校欠缺矯正不良習慣的魔力等問題,針對職業院校學生的習慣養成教育是促進學生終身發展、保障家庭和諧和學校綜合發展的需要,實踐證明,在主題教育、班級衛生打掃、家庭瑣事打理和專業實踐訓練中注重學生的習慣養成教育可以達到很好的效果。
關鍵詞:職業院校;習慣養成教育;勞動教育;班級管理
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勞動教育因國家政策的助推一度成為當前教育領域研究的熱點[1]。鑒于職業院校學生的實際情況,為了提高勞動教育的實效,可以重點在學生習慣養成教育上進行探索。葉圣陶先生曾說:“教育是什么?往簡單方面說,只需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習慣。教育之根本為立德樹人,要實現這一根本任務就必須從樹立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入手。正所謂“行為形成習慣,習慣養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所以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最終目的是教會學生如何做人!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是形成良好班風的基礎,是學生成人成才的必要條件,根據調查,僅有13.4%的中職學生非常重視學習習慣的培養,23%的中職學生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僅有32.3%的中職學生家長會在工作之余關心孩子的學習情況,僅有13.4%的中職學生認為學校對培養學生的習慣養成非常重視[2]。筆者在對職業院校學生習慣養成教育現狀和必要性分析的基礎上,以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為依據進行了學生習慣養成教育的實踐探索,希望拋磚引玉,給廣大教育者一些啟發。
一、職業院校學生的習慣養成教育的現狀分析
職業院校學生素質因為目前招生政策的原因,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透過這些問題的表象,我們不難發現,無論是學生的成績還是學生的日常表現,都是跟行為習慣有關的。目前職業學校的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存在以下問題:
(一)學生缺少養成良好習慣的動力
目前我們面對的職業學校學生,優秀的固然很多,但是也有很多學生存在一些不良的行為習慣需要糾正,比如不按時完成作業、說臟話、遲到、浪費等。通過多年的觀察發現,職業院校學生形成各種不良習慣的原因往往是因為學生自身內部動力不足,沒有一個強烈的自我約束意識。有一些習慣學生本身知道不好,但是沒有毅力去改正比如不能按時完成作業;有一些不良的習慣學生自己甚至認識不到,比如尊重他人、勤儉節約。不良習慣并不是在短期內養成的,可能在小學、初中期間就已經形成,學生也已經習以為常,缺少改正不良習慣,養成良好習慣的動力,并且經常是口頭上答應改正,然后我行我素,屢教不改。
(二)家長缺乏培養良好習慣的意識
由于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人民的生活條件不斷改善,嬌生慣養的學生也越來越多,進入職業學校之前為了應試教育,很多家長盲目地追求成績,淡化和放棄其他習慣的培養,家長缺乏培養孩子良好習慣的意識,家長沒有成為孩子良好習慣的指導者和培養者。根據調查顯示,有67.7%的中職學生表示,父母在工作之余不會關心自己的學習情況,有72.5%的中職學生表示,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不會督促自己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2]。一些“高分低能”學生的存在,一些“巨嬰”的存在,一些“躺平青年”的存在,一些好逸惡勞學生的存在,從根源上來說,主要是家長在思想上和行動上缺乏培養孩子良好習慣的意識,把孩子教育的一切希望寄托于學校,家長本身成為了一個局外人,成為了一個搬運工。
(三)學校欠缺矯正不良習慣的魔力
職業院校大多采取“三全育人”的措施,進行“全過程全方位”的育人改革,入學有《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學習,每學期有系列的主題班會和教育活動,但是行為習慣的改變很難靠一些流于形式的工作實現,學校的這些常規德育工作沒有這么巨大的“魔力”。所以對于學生由于不良習慣引起的一些嚴重問題,也沒有有效的矯正辦法。學校對于學生習慣養成教育的軟硬件設施建設還不到位,在校園文化建設、制度建設、教師培訓中還需要加強培養學生習慣養成教育的相關內容。
二、職業院校學生的習慣養成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一)學生終身發展的需要
老子說過:“有道無術,術尚可求,有術無道,止于術”。良好的習慣是“道”,學生今后的發展需要各種“術”,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終身學習已經成為了人們的共識,光靠學校里面學習的知識很難應對未來的工作和生活,學生必須學會學習,養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這個“道”,才能在今后的工作和學習中求得得心應手的“術”。
(二)家庭和諧發展的需要
孩子作為一個家庭的未來,孩子的習慣養成教育做得好,才能讓一個家庭充滿希望,親子關系更和睦,由此帶來閱讀點家庭更和諧。如果孩子沒有養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處于青春叛逆期的學生很容易跟家長或者同學產生沖突,做出一些嚴重的事情,甚至打架斗毆,盜竊行騙,敲詐勒索等,給家庭帶來災難性的打擊。
(三)學校綜合發展的需要
學校的主要目的就是為社會培養合格的勞動者和接班人,職業院校學生習慣養成教育的推進,是學校育人效果的直接體現,在幫助學生學有所成的同時,學校的各項工作也會得以順利推進,學校的各項事業必然引來蓬勃發展。
三、職業院校學生習慣養成教育的實踐探索
依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人的需求從低到高分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感情和歸宿需求、社會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3]。對學生的習慣養成教育我們可以根據需求層次理論逐層推進,互相促進來提高養成的成效,下面筆者根據自己的實際工作經歷,談談如何在主題班會教育中進行重點的思想理念的引導,在班級衛生打掃、家庭瑣事打理、專業實踐訓練和社會實踐活動中進行學生的習慣養成教育。
(一)在主題教育中培養學生
職業院校可以通過一系列主題教育來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增加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個人責任感,從思想層次提高學生對養成好習慣,成就好人生的認識,只有從思想上解決了學生的問題,才能使學生從自身的問題出發,下定決心去改變不良習慣,努力養成好習慣。例如可以通過軍訓過程中強化文明禮儀教育,讓“老師好”“您好”“對不起”“謝謝”等禮貌用語充滿校園;通過體育節引導學生養成運動的習慣,科普運動常識,做好自我安全防護;通過一系列主題班會教育,引導學生衛生習慣、勤儉節約、懂得感恩、遵紀守法、認真學習等習慣。
(二)在班級衛生打掃中培養學生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的典故告訴我們,凡事要從小事做起,修身、正心、齊家、治國、平天下[4]。為了鍛煉學生的衛生打掃習慣,可以改變學生班級衛生打掃的模式,讓學生自由組合成為幾個衛生打掃小組,每一組負責一周衛生打掃,以學生會檢查作為第三方評價標準,每個小組必須在值日當周不扣分才能過關,否則持續打掃到合格為止,行為習慣好的組可能一次性過關,行為習慣不好的組往往需要努力很長時間,但是在這樣一個努力的過程中,班主任需要全程監督,全程指導,學生組員之間互相提醒,互相糾正。每次學生小組過關以后,都在班級內進行經驗交流與評獎,讓學生的自我實現需求得到滿足,從而激發他們更大的能動性。通過這樣的衛生勞動教育,一個學期以后筆者所帶班級學生的衛生打掃習慣有了明顯的改善,而且學生之間的團隊合作精神也得到了很好的提高。
(三)在專業實踐訓練中培養學生
作為職業院校的學生,我們首先要培養學生正確的勞動價值觀,結合本專業知識理解勞動的本質,在通過專業實訓課、企業見習、頂崗實習和社會實踐訓練專業技能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和勞動習慣,讓學生在勞動中養成精益求精、一絲不茍的職業素養。第一、職業院校可以把習慣養成教育與專業課程教學與實踐相融合,在專業課程的教學中就企業社會對學生的崗位需求滲透進去,進行有計劃的引導和培養。第二、職業院校可以根據不同的專業特性,開展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習慣。比如筆者所帶的班級為觀光農業經營專業,為了幫助學生提高學業,讓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加強對植物成長習性的了解,經系部支持我們成立了“曉花匠”社團,負責整個校區的花草樹木的栽種和養護工作,這個活動的持續開展對社團成員的專業成長和勞動習慣養成也有非常大的幫助。職業院校需要培養學生的勞動意識、營造勞動的氛圍、創新勞動活動來重點培養學生的勞動習慣,從而幫助學生成為新時代全面發展的人才,推動職業教育的發展[5]。
四、職業院校學生習慣養成教育的實踐反思
通過實踐檢驗,學生習慣養成教育需要在以全員、全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理念為指導下,結合全體教師、家長和學生自己的多方努力,才會有明顯的進步。實踐一年后筆者所帶班級有以下變化:第一,學生行為習慣明顯改善,可以看到學生的行為習慣明顯改善,做家務成為了每天必修課,班級衛生打掃成為了輕松活,校園花草養護成為了快樂事,同學之間關系融洽,師生關系和諧,形成了一個積極向上的班風班貌;第二,學生學習成就顯著提升,隨著學生的行為習慣逐漸改善以后,學生的學習習慣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課堂聽課效率提高,課后作業完成及時,學生的學習成績提升也成為了自然而然的結果,在期末考試,多科目同年級第一,數學試卷2位學生滿分;第三,學生和班級各項榮譽紛至沓來,班級學生參加各級各類比賽成就顯著提高,有學生獲省技能大賽一等獎,有學生獲市創業演講一等獎,這些變化都是學生在養成良好習慣以后帶來的福利。
本文引用:
[1]蔣新秀.我國勞動教育研究的現狀、熱點與趨勢探析[J].繼續教育研究,2021,(06):94-100.
[2]馬梟.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學習習慣問題研究[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20.
[3]胡萬鐘.從馬斯洛的需求理論談人的價值和自我價值[J].南京社會科學,2000,(06):25-29.
[4]陳躍香.淺談職業學校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J].才智,2011,(06):281.
[5]李國鋒.在職業學校中如何開展勞動教育的幾點思考[J].職業教育(中旬刊),2021,20(05):75-77.
作者:孟書霞 單位:江蘇省陶都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