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小學生養成教育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黨和政府十分重視小學生養成教育。在新課程全面實施中,必須抓好小學生養成教育,促進學生和諧健康成長,成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創新人才。
關鍵詞:小學生;養成教育;芻議
一、小學養成教育要從點滴抓起
古人曰:“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睂W校提出的養成教育目標應具體易于操作、實施。好習慣不是一天兩天養成的,你不能急,心急吃不了熱豆腐。養成教育必須從我抓起,點滴抓起,小事抓起。走在路上見到垃圾隨手撿起,行走校園內輕聲慢步,見到老師主動行禮問好,衣帽整齊,佩戴紅領巾,同學之間親密無間……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小事,其實是實實在在的素質基礎,“百尺高臺起于壘土”。如操之過急必將欲速則不達。每年招生常有操之過急的情況,如有所教學質量高的小學教師對民工子女面無表情,很嚴肅地說:“不要撒嬌,這里是小學,難道這也不知道?太沒規矩了?!毙」媚飮樀弥笨蓿_發抖,尿褲子了。這位面試官這樣數落孩子過頭了,即使已是小學一年級學生也不能這樣嚴厲訓斥吧。好品質、好習慣不是一天兩天養成的。
二、小學生養成教育的關鍵是教師
在兒童眼里、心底里,教師最有權威性。又因教師與學生接觸最多、最直接,故對學生行為習慣的影響大。怎樣把高深的政治思想原理和抽象的道德觀念形象化、具體化,其責任在教師。學生天真活潑,那雙敏銳的眼睛隨時隨地都在觀察教師,模仿老師,可能你沒有覺察到,但對你的模仿細微到舉手投足的地步。德國教育學家第斯多惠曾說:“教師本人是學校里最重要的師表,是直觀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學生最活生生的榜樣?!币虼?,教師要為人師表,應是思想品質、行為習慣良好的人。這樣的教師,不僅受到學生的敬仰,而且在學生心靈深處烙上不可磨滅的印象。教師的言談舉止對學生有極大的教育作用。言談謙遜文雅、高雅優美,講究語言美。找學生談話,要耐心,再大的事也要冷處理,不要動不動就發脾氣,傷學生的自尊心。作為教師,應講究體態語言,穩重、端莊,舉手投足持重有方。不要盛氣凌人,不要迷信體罰學生。只有教師舉止得體,成為學生的師表,才能提高養成教育的效果。新時代教師的儀容風貌是一種無言的教育,你還沒有開口,但已向學生“說話”了。為此,教師穿著打扮應有時代氣息,有精神,讓學生為之振奮,讓無言教育的效果更為顯著。孔乙己穿的那件灰色長衫早過時了,有的教師還老腦筋,上課隨便套一件進教室,學生看了也笑了,他還無所謂,有失新時代教師昂揚風彩。
三、小學生養成教育要抓好行為訓練
養成教育是對學生原有行為習慣的一種重塑造,因此,必須重視行為習慣的訓練,沒有訓練就沒有習慣。學生行為的訓練,首先要強調持之以恒,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非一日之功,需要長期抓,經常抓,反復抓。切不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因為“習慣成自然”是需要時間的,持之以恒,有耐性。有些教師對學生不良習慣矯正一次不成,二次仍收效不佳,便灰心了。豈不知矯正一個壞習慣,養成一個好習慣是有個過程的。堅持才能勝利,持久才有收獲。如有學生有偏課現象,上課思想開小差,目光遲疑,不知在想什么,這些壞習慣你要一二天讓他改正,是不可能的,只有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一有進步就點贊,才能見效。抓好學生的行為訓練還必須發揮制度作用,嚴格要求,嚴格訓練。養成教育必須有規章制度的約束。何況是兒童,更需要紀律給予約束、規范、引導。為此,我們新辦學校根據學校發展情況,逐步健全思想品德、社會公德、學習與考試、體育教育與競賽、勞動與衛生等方面的紀律制度。有了制度,要嚴格要求,嚴格訓練,規范指導。小學生意志薄弱,有依賴性,一時形成的良好行為習慣,受些干擾,就會有反復。嚴格訓練,規范指導要抓得緊,要發揮少先隊作用,持之以恒,才能習慣成自然,由不自覺到自覺,由被動到主動,“內化”行為,達到自動化程度。這些活動的開展既保證了學校常規教育正常有序,又提高了廣大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檢查、自我約束、自我教育的能力。
四、重視學生的實踐活動
學生的親身實踐活動在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及習慣養成教育中占據重要的地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得好:“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行動是老子,知識是兒子,創造是孫子。有行動之勇敢,乃是真知的收獲?!敝匾晫W生的實踐活動就要創設一切條件讓學生參與力所能及的實踐活動,得到更貼近生活的鍛煉機會,從實踐活動中受教育,這是養成教育的主要途徑。我校為了保護新建校墻壁,提出“五不”行為規范要求,即“手不摸墻、腳不踢墻、水不潑墻、掃帚不甩墻、桌凳不頂墻”的活動,學生都以“五不”為鏡子,規范自己的行為習慣,完善自我,爭當“五不”衛生標兵。學生是學校的主人,充分發揮主人翁當家作主的作用,如校園勞動、班隊活動、值日生工作、收發作業本、各項常規檢查,讓他們在實踐中,在人與人、人與物的交往中學技能、學生活、學待人接物,從而獲得親身參與活動的滿足感,充分感受“養成了”的愉悅,增強自我意識和自控能力,促使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使行為規范真正融入到學生的思想中,體現在學生的言行舉止中??傊晳T的養成是一個長期的、反復的、不斷強化的過程,要抓住關鍵時期養成教育,從點滴做起,加深烙印,習慣成自然,促使小學生成為具有良好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的新時代接班人。
作者:顧東明 單位:昆山市周市春暉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