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循證醫學教育在內科臨床帶教中的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的:探討循證醫學教育在中職學校西醫內科臨床帶教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我校在醫院實習的100例西醫內科實習生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應用常規帶教模式,研究組應用循證醫學教育模式,對比兩組實習生綜合考核成績、實習生自我評價及雙向滿意度評分。結果:未行循證醫學教育模式前兩組實習生綜合考核成績、實習生自我評價無明顯差異(P>0.05),干預后研究組實習生綜合考核成績、實習生自我評價優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師生雙向滿意度評分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中職學校西醫內科實習生行循證醫學教育模式可快速提升實習學生綜合考核成績,增強學生自我評價程度,提升教師及學生對于雙方的滿意度、認可度,應在臨床帶教中廣泛使用。
關鍵詞:循證醫學教育;中職學校;西醫;內科臨床;帶教;應用;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中職學校西醫內科實習生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兩組均為男性。納入標準:內科實習時間在5個月以上、學歷為中專、負責帶教的主管醫師或護士長在內科工作時間不低于4年、所有實習生知曉此次研究內容并自愿參與。排除標準:不服從內科實習安排、實習時間低于3個月、中途中斷實習等。對照組50名,年齡18~20歲,年齡均值(19.0±0.5)歲,學歷:50例中專;研究組50名,年齡18~20歲,年齡均值(19.1±0.4)歲,學歷:50例中專。組間臨床實習生基礎資料未見明顯差異(P>0.05)。
1.2方法
1.2.1對照組應用常規帶教模式,帶教教師按照教學大綱實施帶教[3]。
1.2.2研究組應用循證醫學教育模式,具體如下:
1.2.2.1循證醫學教育理論知識培訓。參與此次實習生在同期均已全部完成詢證醫學及中英文醫文獻檢索等基礎理論課程學習,均有一定循證醫學理論基礎[4]。
1.2.2.2循證醫學教育思維的示范教學。帶教教師對選取的臨床實際問題實施循證醫學實踐教學,幫助臨床實習生養成正確的循證思維。帶教教師與內科實習生根據患者所提出的具體臨床問題,例如消化潰瘍發病的誘因、臨床癥狀、臨床診斷、鑒別確診、治療方法等內容[5]。
1.2.2.3循證醫學教育的實施。帶教教師要按照內科教學大綱的相關要求,根據實際教學進度,將臨床需要解決的問題引出,使用CNKI及MDEDLINE等文獻資料檢索系統制定課堂討論的重點綱要,實習生要根據所提的問題,在課下業余時間查閱相關文獻資料,找尋臨床研究的實證,評價問題臨床研究結果的真實性、重要性及實用性,通過組內討論后作出總結,帶教教師負責將總結進行歸納,而反復進行強化訓練。
1.2.2.4對研究依據真實性及可行性進行嚴格評價。
1.2.2.5研究結果要對應用在指導具體患者的問題處理上。
1.2.2.6臨床研究后要做出應用效果評價并進行總結[6]。
1.3觀察指標
1.3.1評估教學結果:學生綜合考核成績包括理論知識成績和病例分析成績兩部分,由教師和考核團隊共同評分,根據實習生平時學習工作表現和最終筆試、操作成績作出全面評估,每部分成績為50分,總分100分[9]。
1.3.2學生自行填寫自我評價表,根據臨床護理能力、溝通協調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和專業技術能力四方面進行合理打分,每條目50分,總分200分,分數越高代表學生表現較為突出。
1.3.3師生雙向滿意度:采用醫院康復科自治教師學生雙向護理滿意度評分表進行分析,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三個層次。護理滿意度=(非常滿意例數+滿意例數)/總例數×100%[7]。
1.4統計學分析
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20.0軟件分析。其中計數資料以%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xˉ±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學生綜合考核成績比較帶教前兩組學生綜合考核成績無明顯差異(P>0.05),帶教后研究組學生的綜合考核成績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2.2兩組實習生自我評價對比研究組學生自我評價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2.3師生雙向滿意度情況組間對比研究組師生雙向滿意度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3討論
循證醫學教學模式是指通過準確、明智及慎重的適應當前所取得的最佳研究結果,聯合醫生個人多年臨床工作經驗、專業技術,充分考慮患者價值、權利及愿望,將上述三者完美進行結合而制定出的治療干預措施。循證醫學教學模式的步驟主要為:第一,將提出相關臨床問題。第二,通過多種途徑及使用多種方法收集相關證據。第三,對所收集的證據進行嚴格評價。第四,使用經過嚴格評價的證據。第五,應用效果評價。內科臨床實習過程中所要面對具體患者,可以根據患者所提出的急需解決的實際臨床問題,實施循證醫學教學方法。實施過程中,帶教教師要認真耐心進行指導教學[8]。此次研究,帶教前兩組學生綜合考核成績無明顯差異(P>0.05),帶教后研究組學生的綜合考核成績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結果證明,循證醫學教育模式在提升學生綜合考核成績方面作用顯著。由結果分析認為,該教育模式充分滿足了當前中職西醫內科臨床帶教的相關需求。常規的內科臨床帶教模式,只是將教學大綱中知識強效灌輸給學生,注重帶教教師的主導性,臨床實習生嚴重缺乏實踐操作的時間及機會。而循證醫學教育則是使護生將自己所學理論知識同臨床經驗及技能結合進行臨床實踐診斷、治療操作,以提高臨床實習生綜合能力[9]。研究數據提示,研究組學生自我評價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果證實應用詢證醫學教育模式,研究組臨床實習生臨床護理能力、溝通協調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及專業技術能力均得到明顯提升。循證醫學教育的應用有效加速了內科醫學的發展速度,實施該教育模式時帶教教師更加注重臨床證據的系統性收集、整理與評估工作,注重不斷更新知識體系,培養臨床實習生循證醫學思維,進行循證醫學實踐操作,在實踐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提高綜合能力的同時,使臨床實習生在未來能夠勝任內科工作。同期另項研究顯示,研究組師生雙向滿意度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結果證實,循證醫學教育還能有效提高師生對帶教工作的滿意度。按照循證醫學教學模式的步驟開展循證教學活動,循證教學因為在課前指導臨床實習生進行文獻資料查閱,所以課前學生能夠充分進行準備,在課堂進行激烈討論,將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及創造性充分發揮,培養臨床實習生的歸納總結能力,將其知識面拓寬。內科臨床帶教的目的是培養護生的創新思維能力,使其可以使用現代化信息技術資源,在內科臨床工作過程中可以客觀全面的進行資料收集、分析及評價[10]。綜上所述,中職學校西醫內科實習生行循證醫學教育模式可快速提升實習學生綜合考核成績,增強學生自我評價程度,提升教師及學生對于雙方的滿意度、認可度,應在臨床帶教中廣泛使用。
參考文獻
[1]劉紅丹,徐文思,張博,etal.循證醫學教育在消化內科臨床帶教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衛生產業,2017,18(12):190-191.
[2]陳函清,謝紅艷,周初夏.循證醫學在消化內科臨床帶教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7(11):105-105.
[3]王立紅,呂秀云,宿利清.循證醫學在呼吸內科臨床帶教中的應用[J].內蒙古醫科大學學報,2017,39(1):149-151.
[4]陳楠,劉濤.目標教學法、循證醫學理論聯合PBL教學理論在中西醫結合內科臨床帶教中的應用[J].內蒙古醫科大學學報,2017,39(1):326-328.
[5]劉仁芳.循證護理結合案例教學法在臨床護理帶教中的應用[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7,52(1):105-106.
作者:郭英 單位::廣東省新興中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