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循證護理理念在護生臨床實習中的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的探討循證護理理念在護生臨床實習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6年6月至2018年3月在內分泌科輪轉實習的護理本科生60人,將2016年6月至2017年3月輪轉的護生30人設為對照組,2017年6月至2018年3月輪轉的護生30人設為觀察組。對照組采用傳遞—接受式帶教法,觀察組采用循證護理與傳遞—接受式相結合帶教法。實習結束后,比較兩組理論成績,調查護生滿意度。結果對照組出科理論成績平均分為77.35分,觀察組平均分為90.27分;對照組滿意度為76.7%,觀察組滿意度為93.3%。結論循證護理與傳遞—接受式相結合帶教法應用于護生臨床實踐,能更好地引導護生從“以疾病護理為中心”向“以患某種特定疾病的人為中心”轉變;制訂護理計劃時不照搬書本,而是通過查閱文獻應用最新證據、結合病人的主觀意愿提供個性化護理服務;同時有利于激發護生學習興趣及主動參與意愿,使護生系統掌握專科護理相關新知識、新概念,對提高實習滿意度及專科理論水平有一定幫助。
關鍵詞:循證護理;傳遞—接受式帶教法;臨床實習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觀察對象均由醫院護生主管部門按隨機方法分入內分泌科實習,來自遵義醫學院,共60人,年齡21~23歲,平均22.23歲,實習時間均為8~12周,平均10周。對照組30人,女生29名,男生1名;觀察組30人,女生28名,男生2名。兩組性別、年齡、學歷等比較無顯著性差異,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將2016年6月至2017年3月輪轉的護生30人設為對照組,2017年6月至2018年3月輪轉的護生30人設為觀察組,兩組入科時采用自擬的??谱o理知識試題進行摸底考試。對照組采用傳統傳遞—接受式帶教法,觀察組采用循證護理與傳遞—接受式相結合帶教法。兩組均參加每周一次的科內小講座(45分鐘/次)、??频湫筒±臀V夭∪私虒W查房及??萍寄芸荚嚒嵙暯Y束后,由教學秘書組織召開出科總結座談會,面對面訪談了解護生的實習心得,并再次使用??谱o理知識試題對兩組進行測試。同時,請護生填寫自行設計的臨床帶教工作滿意度調查表,該表共設計10個問題,總分100分,90分以上為非常滿意,80~89分為基本滿意,80分以下為不滿意。最后利用SPSS19.0軟件進行數據統計,P<0.05表示有顯著性差異。
1.2.1傳遞—接受式帶教法
對照組采用該方法,其基本程序是復習舊課—激發學習動機—講授新課—鞏固練習,教師指導護生按照護理程序的5個步驟(評估、診斷、計劃、實施、評價)為病人實施護理。
1.2.2循證護理與傳遞—
接受式相結合帶教法觀察組采用該方法,具體步驟如下:(1)教師指導護生復習循證護理相關知識,掌握循證護理步驟。(2)選擇病例,提出問題。護生針對病人護理過程中的重點、難點,思考需要解決的臨床問題。(3)護生查閱文獻,篩選證據。護生以上一步驟提出的要解決的臨床實際問題為中心,通過醫學文獻數據庫查閱相關文獻,尋找最佳證據。(4)運用證據。分析所查閱的相關文獻、資料,結合病人主觀意愿,制訂最佳護理方案。(5)實施護理措施,評價護理效果。
2結果
2.1兩組臨床帶教滿意情況比較
出科時調查兩組護生臨床帶教滿意度,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
2.2專科理論成績比較
兩組護生入科??评碚摮煽儧]有顯著性差異,出科??评碚摮煽冇^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3討論
3.1傳遞—接受式帶教法的局限性
傳遞—接受式帶教法是最基本、必不可少的一種教學方法,在教學中,教學內容由教師直接提供給護生,護生只需進行內化即可[5]。傳遞—接受式帶教法的不足之處一方面在于顛倒了學習主體,強調教師的講授,忽視了護生的參與積極性,束縛了個性和創造力的發展[6];另一方面缺乏對教學信息的實時檢測和反饋,不能實現對教學過程的及時調節和最佳控制。在護理教育中,我們要根據護生不同學習階段選擇不同帶教方法。比如,臨床實習前的課堂教學中應用傳遞—接受式教學法,護生能接收大量基礎知識。臨床實習是護生從學校教育過渡到臨床實踐的重要階段,其重要任務是培養護生臨床思維能力,實習重點不再是短時間內掌握很多知識,而是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加深對知識的應用。所以在臨床實習階段,教師如果仍然采用傳統傳遞—接受式帶教法,則提供給護生的知識較為落后,不能反映不斷更新的護理理念、知識和技能。
3.2循證護理與傳遞—接受式相結合帶教法的優勢
循證護理與傳遞—接受式相結合帶教法有利于提高護生專科護理水平。護生在臨床實踐前學習到的知識往往是針對某一種疾病進行護理,缺乏對病人個體差異及主觀愿望的關注,因此在臨床實習階段,需要從“以疾病護理為中心”轉變到“以患某種特定疾病的人為中心”。我們在傳統傳遞—接受式帶教基礎上,指導護生結合循證護理理念與方法為病人尋找最佳護理依據,關注病人個體差異及主觀意愿,其優點如下。(1)護生制訂的護理措施最符合病人個體需求,改變了原來由專業人員制訂護理計劃、病人被動接受的局面,同時護生充分體會到臨床護理“以患某種特定疾病的人為中心”的真正內涵。(2)護生在解決問題時主動利用網絡、文獻等查找資料,從中學習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培養了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7],提高了專科理論成績。(3)循證護理拉近了病人與護生的距離,加強了護患溝通,使病人體會到護理措施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有助于提高病人護理滿意度及護生實習滿意度。綜上所述,循證護理與傳遞—接受式相結合帶教法強調重視病人的主觀愿望,要求護生將臨床護理知識和最佳護理研究證據與病人主觀愿望相結合,為病人提供最佳護理服務。
4結論
護理專業學生除在校進行基本知識的系統學習外,還要完成8~10個月的臨床實踐。學校教育往往是以教材為藍本,指導學生進行“以某種疾病為中心”的護理,而臨床強調“對患有某種疾病的人”進行護理,這就要求護生必須轉變觀念。循證護理與傳遞—接受式相結合帶教法應用于臨床教學,彌補了傳統遞—接受式帶教法的不足,使護生在制訂護理計劃時,以臨床存在的問題為出發點,將書本知識、最新護理科研成果、臨床經驗與病人主觀愿望相結合,從而提供最佳護理服務。這種帶教方法有助于培養護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能力,激發學習興趣和參與主動性,系統掌握專科護理相關新知識、新概念,提高實習滿意度及專科理論水平。因此在臨床帶教過程中,我們可以將傳統傳遞—接受式帶教方法與循證護理理念相結合,有意識地培養護生的循證思維,將理論知識與臨床實際相結合,關注病人的個體差異,也為以后的臨床護理工作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2]張德琳,梁梅娟,欒玉民,等.循證護理與案例教學方法在康復護理臨床帶教中的應用[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5,36(2):256-257.
[3]南姝利.淺析集成化教學模式在醫學院校中的應用[J].現代職業教育,2017,12(8):17-19.
[4]周君,周斌.缺血性腦血管病支架術后并發癥的循證護理[J].新疆醫科大學學報,2009,32(6):807-808.
[5]張建云,潘華英.發現式教學和接受式教學淺析[J].學理論,2011(22):178-179.
作者:楊列嬋 王麗麗 李蘇 胡洪煒 李潔 施崇瓊 胡丹 單位:遵義醫學院附屬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