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鄉鎮財政職能強化的涉農資金監管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鄉鎮財政是服務“三農”的重要窗口,是最基層的政府財政,同時,也是落實和兌付涉農資金的重要管理平臺。鄉鎮財政職能在財政改革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優化鄉鎮財政職能,進一步強化涉農資金的監管,有利于落實國家惠農政策,促進農業生產條件的改善和農民收入的持續增收,推動農村綜合改革進程,嚴禁腐敗,充分發揮資金使用效益。
關鍵詞:鄉鎮;財政職能;涉農資金;監督管理
隨著經濟快速增長,我國綜合實力不斷增強,中央堅持統籌城鄉發展,頒布了一系列惠農強農富農的相關政策。各級財政也積極響應中央政策,不斷加強對“三農”的支持力度,增強對農村基層資金和項目的投入,帶動了農業增產、農村各項事業的發展和農民增收。但是,在實際過程中,由于管理機制不完善和監督機制不健全等因素,在管理和使用涉農資金的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嚴重影響了政策的實行和效果。
一、涉農資金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對補助對象和金額沒有進行事前監督
目前,各項涉農補貼資金的發放流程,主要為各主管部門審批確定之后,鄉鎮財政所再根據相關程序進行“一卡通”發放。在這樣的情況下,鄉鎮財政無法對資金的發放對象資格和發放金額進行事前監督,導致在補助對象中有些存在根本不符合政策補助要求的“關系戶”,比如,關于糧食直補和農資綜合直補,因為種植面積很難核實,也難以動態管理,容易出現“種而不補”或者“補而不種”等現象;在退耕還林項目中,有些人采取措施變相地套取財政補助資金。
(二)鄉鎮財政自身缺乏保障能力
鄉鎮財政所自身存在一些問題,第一,機構設置和人員管理不統一,缺乏適合本鄉鎮實際情況且科學系統的管理、考核機制。第二,硬件設施落后,缺乏良好的辦公條件。第三,鄉鎮財政工作人員缺乏有效的培訓,工作人員的業務素質良莠不齊,整體上的服務水平很難提高。第四,貫通縣鄉的財政信息系統不夠先進和完善,特別是基層財政網絡信息系統落后,導致資料信息不能共享,從而影響政策執行進度。第五,工作人員待遇較差,導致人員更新換代難。
二、強化涉農資金監管的建議
(一)強化鄉鎮財政監管意識
為了進一步規范對涉農資金的監管,鄉鎮財政所應強化財政監督意識,對財政進行精細化管理,真正落實國家各項民生政策,為廣大人民群眾辦實事、謀福利。所以,鄉鎮財政所應加強監管意識,把事前、事中和事后監督結合起來,并表達完善內部監督制度和經濟責任制度,規范涉農資金的發放和使用。
(二)加強涉農專項資金“一個漏斗向下”的監管機制
為了解決專項資金多頭管理和項目申報弄虛作假等問題,應對財政涉農資金采取“一個漏斗向下”的監管機制。在遵循原有資金所有權、使用權以及財務審批權的情況下,降面向農村的財政涉農資金,統一通過縣鄉財政局撥付到鄉鎮。
(三)進一步完善惠農補貼資金發放的“一卡通”制度
鄉鎮財政應充分發揮貼近農村,可以就近監管的優勢,精細化管理財政惠農補貼資金的“一卡通”發放。第一,建立臺賬,按照一定分類條件,記錄補助對象的基礎信息,并對其進行動態化管理。對于五保戶、民政優撫和水庫移民等長期穩定的補助對象,應在臺賬中粘貼補助對象的照片。第二,將農民補貼網和“一卡通”網絡整合為一,建立成完善的全國統一管理的平臺,這樣中央、省、市的各級財政部門都能在此平臺上公布民生資金相關的數據信息,更好地了解資金基層實際發放情況,也可加強農民群眾對惠農資金發放情況的了解。第三,定期檢查,及時遏制各種違法違規現象。
(四)不斷完善經費保障機制
縣級以上的地方財政部門管理鄉鎮財政機構的人員經費和日常運轉經費,而鄉鎮財政機構的專項工作費用應由中央財政撥付專項補助經費。而鄉級財政運行經費應加入到預算管理,繼而確保其機構的獨立性。另外,為了有效緩解運行經費不足的問題,中央財政應發放涉農資金的同時,發放“一卡通”的工作經費,因為鄉鎮財政運行的經費往往和惠農補貼資金、專項資金的發放、監管數額是成正比的,這樣有助于為各項鄉鎮財政工作的開展提供良好保障。
(五)適當地縮減整合涉農資金補貼項目
根據實際情況,適當地縮減和整合涉農資金補貼項目,不僅有效減輕操作和監督難度,而且有助于提高資金使用效益。比如,在糧食補貼項目中,整合農資綜合補貼和糧食直補成為糧食綜合補貼。
(六)加強對鄉鎮財政的保障建設
為了進一步促進鄉鎮財政基礎設施建設,應加強對鄉鎮財政建設的投入力度,適當地增加鄉鎮財政預算經費,主要內容為:在基礎設施方面,應改善辦公用房環境,添置必要的交通工具,購置所需的辦公設備等,從而建立基層規范化的財政所;在信息建設方面,應積極引進先進信息技術,不斷完善鄉鎮財政網絡化建設,保證網絡聯通,從而加強信息查詢和監管功能;結合目前的實際財政所的工作情況,適當地增加各項業務經費和建設經費,為鄉鎮財政所基本工作的開展提供良好保障。
三、結束語
涉農資金關系著我國民生大計,應不斷完善涉農資金發放、使用和監管中的不足,不斷解決其中所遇到的各種問題,從而增強對財政涉農資金的監管,規范財政涉農資金的有效使用,確保資金的使用效益,讓強農惠農富農的政策真正提升農民的生活水平,也為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良好保障。
參考文獻:
[1]徐守明,袁宏洲,劉剛.固本強基抓內控財政監管上水平———關于加強鄉鎮財政內控機制建設的思考[J].農村財政與財務,2013,(06):34-35.
作者:李淑榮 單位:赤峰市寧城縣天義鎮財政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