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鄉鎮財政干部培訓問題及對策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鄉鎮財政工作是鄉鎮政府履行職能的基礎,是政權建設和社會穩定的重要保障。改革開放三十年來,經濟社會發展處于重要轉型期,特別是農村稅費改革不斷深入、分稅制的順利實施、新《預算法》的修訂實施、新形勢下各項惠農資金的管理、財政信息化建設等新政策的相繼頒布實施,對鄉鎮財政干部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新時期如何加強鄉鎮財政干部培訓工作,對提高鄉鎮財政干部理論水平、業務能力和綜合素質,建設一支較高素質的鄉鎮財政干部隊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鄉鎮財政干部培訓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鄉鎮財政干部隊伍不斷壯大、素質穩步提升。然而,與新形勢的要求相比,鄉鎮財政干部綜合素質依然偏低,狀況不容樂觀。2013年通過對臨沭縣兩個街道、一個鄉鎮三個基層財政所干部培訓情況調查發現,基層財政干部培訓工作面臨許多難題,致使培訓工作存在一定難度。
(一)鄉鎮財政干部隊伍現狀及存在問題
從年齡結構和參加工作年限來看:由于財政系統最近10年未進入新人,40歲以上鄉鎮財政干部達到92%,參加工作20年以上的鄉鎮財政人員占90%,致使年齡結構偏大,缺少新鮮血液;從學歷專業結構來看:本科學歷以上人員占81%,中高級人員占33%,相對來講,鄉鎮基層財政人員高學歷高職稱人才還是占較大比例的。一是人員配備不科學,整體素質偏低。農村稅費改革后,鄉鎮財政職能弱化,財政工作隊伍較改革前大幅萎縮。從數量上看,人員配備嚴重不足。從質量上看,人員編制種類不一,鄉鎮財政干部有的是行政編制,有的是事業編制,還有部分從鄉鎮其它單位借入人員?;鶎迂斦刹筷犖檎w素質參差不齊,影響了基層財政工作的開展。二是知識結構不合理,專業素質不高。鄉鎮財政干部中財經類專業人才偏少以及專業結構不合理,造成隊伍整體專業素質偏低,制約了干部業務能力的進一步提升。三是年齡結構日趨老化,學習能力較差。當前基層財政系統基層干部整體上年齡偏大,青黃不接趨勢明顯。相當一部分人員傳統觀念根深蒂固,容易滿足現狀,進取精神不足,開拓意識不強,對新問題、新情況認識不透,學習能力不強,綜合素質提升難,更難以適應現代信息化、自動化的辦公要求,導致財政工作無法正常開展。
(二)鄉鎮財政干部培訓的開展狀況及存在問題
從近3年參加培訓經歷來看:參加3次以上培訓的1人,參加2次培訓的5人,參加1次培訓的11人,未參加培訓的23人。通過問卷調查,發現鄉鎮財政干部參加培訓的機會少,特別是參加上級財政部門舉辦的培訓班更屈指可數,致使黨的方針政策、新的財經法法規不能及時傳達到鄉鎮財政干部中,嚴重制約和影響了鄉鎮財政工作的正常開展。近年來隨著時代的發展及工作要求的提高,鄉鎮干部培訓的理念、內容、方式、手段與實際需要越來越不相適應,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認識不到位。當前對鄉鎮財政干部教育培訓重要性的認識有待進一步提高。從主管層面來看,沒有把鄉鎮財政干部培訓放到提高干部隊伍整體戰斗力的地位和高度去考量,存在重工作輕學習、重眼前輕長遠的傾向。從組織者層面看,不同程度地存在重數量輕質量的任務觀念。從受訓者層面看,被動學習者居多,主動學習意識不強,有的甚至把培訓學習當作休息契機,不把培訓當回事;有的則強調基層工作忙、任務重,抽不出時間學習,放棄培訓機會。二是培訓計劃不科學。總體來看,鄉鎮干部培訓缺乏系統考慮,未形成一個完整的培訓體系,隨機性、應急性、臨時性培訓多,培訓的長期效應難以顯現。安排培訓課程時,沒有根據工作的需要和干部的特點量身制訂培訓課程,理論課程偏多,用理論指導解決實際問題的課程偏少。培訓結束后,忽略對培訓效果的評價。三是時間缺乏保障。鄉鎮財政所人員實行縣鄉雙重共管體制的特殊性,鄉鎮財政干部們常年處于加班加點狀態。鄉鎮財政所人員少與事務多的矛盾日益突出,難以保證長時間的離崗培訓,學習缺乏系統性、連貫性。四是培訓方式單一。受諸多條件限制,舉辦的培訓班多是“以會代訓”,教學方式主要還是“教員講、學員聽”、“教員問,學員答”的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學互動性不夠,學員感覺培訓活動較枯燥,不能積極融入到培訓活動中,難以調動學員的學習興趣和參與積極性。五是師資力量薄弱。一方面掌握財政知識和實際工作能力的財政部門人員缺乏授課經驗和技巧。另一方面從高校和研究機構等系統外聘請的專家教授,理論水平高,講課技巧強,但缺乏鄉鎮財政實踐經驗。高質量培訓師資的匱乏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鄉鎮財政干部教育培訓工作的開展和培訓水平的提高。
二、鄉鎮財政干部培訓的對策
(一)提高鄉鎮財政干部培訓必要性的認識
財政部《關于開展鄉鎮財政干部培訓工作的通知》精神指出:“提高財政科學化精細化管理水平,加強財政管理基礎工作和基層財政建設,發揮鄉鎮財政職能,加強鄉鎮財政資金監管能力建設,提高鄉鎮財政干部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財預[2010]28號)。鄉鎮財政干部培訓課程體系應該緊緊圍繞這一總要求,制定科學的培訓體系,從當前鄉鎮財政干部急需學習的財政改革和財政政策、財政涉農補助政策及資金管理辦法、鄉鎮財政資金監管工作有關制度、工作模式和方法、廉政建設與職業道德、財務會計、資產管理等知識以及鄉鎮財政管理等內容開展培訓,形成全社會都關心鄉鎮財政干部素質提升的發展新格局。
(二)創新鄉鎮財政干部培訓的新模式
進一步提高培訓工作針對性、實效性,針對基層財政干部培訓工作中發現的問題及人員業務技能存在參差不齊的現狀,積極探索,創新培訓模式,突破統一集中培訓方式,建立“統一規劃、以崗定學、分類培訓、形式多樣、績效考評、全面提升”培訓新模式。從賬務設置,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內部管理規范,廉政風險防控,資金安全,制度建設,村級會計委托服務工作等方面進行培訓指導,交流,并對一些好經驗,好做法進行探討傳授。大力提倡培養新時期具有“廉潔勤政、務實創新、理財為民”財政精神的財政人,進一步提高基層財政干部服務于民的水平。
(三)加強鄉鎮財政干部培訓措施保障
在培訓課程設置方面存在單一性,僅限于財會知識,應該不斷拓寬培訓內容,培訓課程設置多樣化,可以涵蓋財會、人文、文秘、國外財會知識等,集知識、人文、道德等于一體,從不同層次、不同角度提升鄉鎮財政人員視野層和知識面,達到學以致用,學用結合。鄉鎮財政人員培訓師資力量薄弱,要盡快建立師資人員庫,讓師資人員盡快進入角色,承擔起鄉鎮財政干部培訓的重任,及時打通“最后一公里”讓涉農政策及時、快捷傳達到最基層財政干部之中,確保每一位鄉鎮財政人員及時接受培訓教育,確保取得最佳培訓效果。
三、鄉鎮財政干部培訓建議
(一)鄉鎮財政干部培訓首先要因地制宜。目前開展的鄉鎮財政干部培訓工作,只是在部分人員中開展,不能整體提升財政人員的綜合素質。鄉鎮財政人員少,任務重,學習時間不能保證。在這種情況下,上級財政部門應該關心他們,在學習上給予支持,制定切實可行的目標培訓計劃,有的放矢的進行培訓。培訓的形式可以采取封閉式學習,便于給他們創造安靜的學習環境,提高學習積極性,保證學習效果。
(二)在教材編寫上體現“新”。根據課程內容篩選教材,對現有教材進行篩選,因需而教,因需而學;教材編寫,及時更新,避免老調重彈,提高財政干部學習的科學性和趣味性。
(三)在師資力量上體現“優”。聘請優秀教師進行授課。建立健全師資培訓庫。切實提高師資水平。
(四)在培訓方式上體現“活”。在開展聘請專家教授面對面授課的同時,可以采取選擇網絡學習、現場操作等多種形式;學習方法上可以采取“自由學”和“集中學”兩種方法。
(五)在培訓資金上體現“扶”。制定科學合理的培訓計劃,在資金上扶一把,再送一程。讓財政干部培訓不是紙上談兵,真正落到實處,學有所得,學有所用,提高基層財政管理水平。
(六)建立綜合績效評價機制,并科學運用評價結果。對參加培訓的鄉鎮財政干部學習效果的進行評價,并將評價結果與其崗位績效考核直接掛鉤,讓鄉鎮財政干部培訓在基層生根、開花、結果,確保培訓效果的常態化、科學化和制度化。
參考文獻:
[1]陳開文,李強.淺析財政基層干部培訓工作[J].致富時代.2014(04)
[2]李高偉,余立新.試論建立鄉鎮財政干部培訓的長效機制[J].中國人才.2012(08)
作者:伏霞1 周祎2 單位:1.山東省臨沭縣財政局 2.山東省臨沂經濟技術開發區梅家埠街道辦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