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鄉鎮財政資金監管建議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現階段,各個鄉鎮的財政部門都對財政資金的監管越來越重視,因為,做好鄉鎮財政資金監管工作是落實民生政策、統籌城鄉發展的重要舉措,其關系著廣大人們群眾的切身利益和社會主義經濟的發展。基于此,筆者結合自身經驗,從當前鄉鎮實施的財政管理模式與成效出發,就現階段鄉鎮財政資金監管存在的不足以及促進鄉鎮財政資金監管工作加強的建議提出了如下的分析與探討。
一、當前鄉鎮實施的財政管理模式及成效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鄉鎮財政工作者在財政管理實踐中形成的財政管理模式已取得了重大的成效。下面將具體講述當前鄉鎮使用的財政管理模式以及其取得的成效。當前鄉鎮的財政管理模式主要分為三點,第一,鄉鎮的財政資金預算已形成了“鄉財縣管”的現象,其中包括共同編制預算、統一設立賬戶、進行集中收付、統一辦理采購、統一管理票據以及進行縣鄉聯網。這一模式的使用有效的加強了資金預算管理,完善了鄉鎮財政體制,并對縣鄉之間的關系進行了調節。第二,鄉鎮財政部門設立了專項資金合同管理,俗稱“以錢養事”。其能夠將日常服務費的人頭經費和保險費用進行如實兌現,并按照項目合同的要求管理重點項目資金,這就使得“收支兩條線”的管理手段得以落實,并做到了嚴格按照票據管理,按照票據收費,有效遏制了亂收費的現象。第三,實施了惠農補貼的專戶管理和“一卡通”,做到了據實申報、專項辦理以及專款使用。這就實現了各個干部的工作能直達個人賬戶以及惠農資金直達農民的“一卡通”,有效避免了惠農資金被鄉鎮以及村干部違規挪用,確保了各項專項資金能夠正常運行。
二、現階段鄉鎮財政資金監管工作存在的不足
(一)鄉鎮財政部門缺乏對事前資金的監管。
現階段,盡管鄉鎮財政部門對資金的監管使用了科學有效的預算管理措施,但鄉鎮的財力仍只能維持正常穩定運轉的狀況。因為,鄉鎮發展的項目資金主要是來自上級單位,這就使得鄉鎮在一定的程度上處于被動的位置。當項目資金被撥下來之前,鄉鎮對資金的來源以及多少都不了解,這就使得鄉鎮財政部門對這筆資金無法做到及時的監管,從而出現鄉鎮財政資金監管力度不足的局面。
(二)鄉鎮財政部門對資金監管的約束力不夠。
一個財政資金監管工作的順利完成離不開相應的管理與處罰制度。但在我國鄉鎮對財政資金的監管工作中,財政人員大多只重視監管工作的開展,而忽視了制定相應的管理與處罰制度,這就導致著在一定的基礎上會存在資金監管約束力不夠的現象。例如,在一個項目完成后,有關部門就會對鄉鎮項目財務的有效性、合法性、真實性、科學性以及準確性等進行審查,若發現了問題就進行及時的解決,但由于鄉鎮的財務部門并沒有制定相應的處罰制度,這就使得工作人員難以提起百分百的工作熱情,對自己所犯的錯誤進行及時的改正,從而促進自身工作效率的提高。
(三)鄉鎮財政部門對補貼性資金的相應制度不完善。
在鄉鎮政府的工作中,由于一些補助性資金補貼對象具有一定的隨意性,這就使得相關部門在確認補助對象時的難度加大,從而增大了財政部門對資金監管工作的困難程度。同時,由于國家的政策并不需要經常性的變動,這通常會使得一部分的人民無法得到補貼性資金,久而久之,就會在這些人心中造成一定的抵觸心理,并且,對政策的滿意程度也會相應下降。這些現象的出現,總而言之是由于鄉鎮財政部門對補貼性資金的一些管理制度不完善而造成的,資金使用的渠道越多,鄉鎮財政資金監管工作的難度就越大。
(四)鄉鎮財政資金投資的使用率不高。
在鄉鎮政府的發展過程中,鄉鎮財政資金的使用一部分用于各項民生問題,一部分用于各項建設,而那些重大工程項目資金則是向上級申請而來的。這些項目資金的申請盡管過程非常嚴密和復雜,但在實際申請過程或使用過程中,仍會存在依靠跑項目賺錢的問題。而且,就算大部分的資金投入到項目的建設與發展中,仍會出現一部分的“豆腐渣”工程。因此,在鄉鎮財政資金的使用過程中,財政資金的使用率并不高,存在著貪污腐敗的現象。
三、促進鄉鎮財政資金監管工作加強的重要建議
(一)加強計劃管理,有效實現超前監管。
鄉鎮財政部門要做好資金的前期監管工作,就需要加強與上級管理部門的溝通和交流,加強計劃管理。同時,要不斷完善項目庫,促進項目建設計劃性和可控性的增強。另外,財政管理工作者要善于利用現代信息平臺,在實現信息資源共享的基礎上,促進城鄉互動的實現和鄉鎮與上級部門溝通交流的實現。因為,上級部門能夠通過信息交流平臺及時的向各個鄉鎮明確撥付的財政項目資金,并向鄉鎮財政部門告知需要注意的事項和內容,從而可以使得鄉鎮財政部門提前對項目資金進行監管,促進鄉鎮財政資金監管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加強財政隊伍建設,提高工作人員的監管能力。
一個部門工作的順利開展離不開一支高質量、高素質的優秀團隊。要做好財政監管隊伍建設,促進工作人員監管能力的提高,就需要一方面保證財政部門有足夠的工作人員在崗,從而確保財政監管隊伍的總體力量能與財政部門所應承擔的工作量相匹配,因為,在鄉鎮的財政管理工作中,往往存在著人少事多的現象。另一方面,要在多渠道的接納專業人才的基礎上,加大對新、老職員的培訓力度,不斷提高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以及監管能力,從而促進工作人員工作效率的提高。
(三)完善財政管理制度,強化監管約束。
鄉鎮財政部門要在加強財政隊伍建設的基礎上健全和完善財政管理制度,配套監督權力。首先,鄉鎮部門應根據國家所規定的財政資金監管制度,結合本地的實際發展情況,制定出符合自身發展的財政資金監管制度。同時,上級部門要適度的放開管理權,讓鄉鎮財政享有足夠的管理權,從而使鄉鎮財政實現對自身的提高與管理。另外,鄉鎮財政的上級部門還需適度的放開處罰權,讓鄉鎮財政擁有一定的處罰權和處罰建議權,只有做到這樣,才能有效的強化監督約束力,促進鄉鎮財政監管作用的發揮。
(四)加強財政資金的日常管理,做實動態監管。
在鄉鎮財政資金監管工作中,加強對日常工作的管理也是促進監管工作順利進行的一個重要環節。財政管理人員要加強對人、對戶專項資金的監管,并定期對鄉鎮范圍內的各項專項資金進行清理檢查工作,從而確保一些重要信息的正確性,若發現錯誤,就可以進行及時更改。另外,鄉鎮財政要強化部門配合,加強部門與部門之間的聯系,從而確保隨時能掌握信息變化動態,并及時做到修改信息,實現財政資金監管信息的真實有效性。
(五)增強資金管理力度,創新財政管理模式。
現階段,隨著國家對鄉鎮發展建設的重視,鄉鎮財政資金的門類逐漸增多,涉及面也不斷擴大,在這新的發展條件下,增強資金管理的力度,創新財政管理模式勢在必行。一方面,財政監管工作人員要做好管理辦法的調整工作,突出鄉鎮建設的發展重心,從而保證在鄉鎮的建設工作中能夠及時得到資金的支持。另一方面,鄉鎮財政監管工作人員還需積極創新財政管理模式,雖然傳統的管理方法仍在現階段的工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但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應尋找出適應當今時展的財政管理模式,促進鄉鎮財政資金監管工作的順利開展。同時,工作人員要加強對項目資金的管理,因為,項目資金管理是現階段鄉鎮財政資金監管的薄弱環節,更是財政管理工作中的難點問題。因此,對于直接管理項目來說,鄉鎮財政管理部門應對其進行全程監管。如,鎮上的建設項目。而對于間接管理項目,應當讓縣級或以上的財政部門帶頭,鄉鎮財政部門以參與者的身份進行受托監管。例如,衛生院、學校的建設項目。
結束語
總而言之,鄉鎮財政資金監管工作不僅關系著國家政策的落實和城鄉建設的共同發展,而且關系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農村生活水平的提高。要加強鄉鎮財政資金監管工作,就需要加強計劃管理,有效實現超前監管,加強財政隊伍建設,提高工作人員的監管能力,完善財政管理制度,強化監管約束,加強財政資金的日常管理,做實動態監管,增強資金管理力度,創新財政管理模式,從而推動鄉鎮財政資金監管工作的開展。
作者:王艷兵 單位:河南濮陽經濟開發區昆吾街道辦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