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鄉鎮財政所會計核算改進思考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鄉鎮財政所屬于國家財政的主要構成,本身的職能作用不可忽視。而鄉鎮財政所中的會計核算工作若未合理展開,不僅會影響鄉鎮財政所資金的安全性,也會直接降低資金的應用率,導致廣大人民的經濟權益無法獲得保障。對此,要改進、優化鄉鎮財政所會計核算工作,了解其中所存在的問題,并將問題全面解決,最終為鄉鎮經濟發展提供幫助。基于此,文章先闡述了鄉鎮財政所會計核算的重要性,并研究改進鄉鎮財政所會計核算的方法,希望能夠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鄉鎮;財政所;會計核算
鄉鎮建設必須要有充足且可靠的資金支撐,如若建設資金匱乏,則會在基礎設施建設上受到一定限制,直接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為了更好地落實鄉鎮財政所的財政管理工作,應重視會計核算工作,以此保障各項資金得到合理運用,維護區域經濟的長效性、穩定性。做好鄉鎮財政所的會計核算工作,能夠優化地區群眾的生活環境,加快步入小康社會,進而保障鄉鎮經濟發展。
一、鄉鎮財政所會計核算的重要性
(一)宏觀調控職能變化需要
目前,鄉鎮財政所會計核算工作實施效果決定著單位自身發展,也與單位職能轉變息息相關,可滿足宏觀調控職能變化的需要。并且,經濟飛速發展,也使鄉鎮財政所在職能調控上做出改變,此時會計核算工作的落實,有利于鄉鎮財政所各項工作順利展開。
(二)直觀顯示鄉鎮財政所收支結余情況鄉鎮財政所會計核算工作的本質是呈現鄉鎮財政所的資金收入與結余狀況,直觀、真實地體現財政所結余和收支之間的聯系。并且,資金的結余和收入關乎鄉鎮財政所的效益,也決定著資金的劃分、分發狀況。若未能真實體現鄉鎮財政所的結余、收支狀況,會影響財政所職能作用的發揮,甚至還會導致財政管理工作無法精準管控[1]。
(三)呈現出鄉鎮財政所資產及負債狀況
鄉鎮財政所會計核算工作的實施,不僅能體現單位的結余和收支,也能完成各項財政支出、收入的比較,最終使現存資產以及負債狀況更加明晰。并且,對于鄉鎮財政所中的管理人員而言,此項工作的實施,也會精準呈現財政所的發展現狀,結合資金狀況對發展內容進行調整,最終實現更好發展。
二、鄉鎮財政所會計核算中存在的問題
(一)會計核算制度不健全
鄉鎮財政所會把資金運用到建設中,而資金監管工作則由縣級財政部門負責,雖然會計核算制度已經制定完善,但是從制度內容上看,仍然存在些許缺陷,未能全面發揮該制度的作用,也無法精準保障核算信息的精準性、真實性。比如,會計制度中會設置“應收賬款”以及“預付賬款”等科目,但其主要是權責發生制的需要,若使用收付實現制,上述科目的作用便無法體現,致使財務工作發生混亂。而財政資金收付應采取收付實現制,但是由于制度不完善,導致部分“存貨”科目描述十分模糊和財政資金收支業務核算尚未明確。再如,“預付賬款”科目核算時,其屬于權責發生制,若應用了收付實現制,便要按照收付實現完成對賬款支出的判斷,查看其是否為“預付”。因此,目前鄉鎮財務所在會計核算制度上尚未健全,部分科目也存在設置不合理的現象。
(二)監管機制尚未完善
在資金與設施上,鄉鎮財政所較為不足與落后,所以經常會發生信息傳遞不通暢的現象,且在各類信息的獲取上也比較滯后,致使所得到的資金信息不完整、不真實,無法帶給會計核算工作有力幫助。在這樣的環境下,鄉鎮財政所并不能第一時間掌握下屬單位的財政資金使用狀況,使財政監管工作的實施逐步陷入困境。同時,監管機制不完善,也會導致不良事件的發生。比如,鄉鎮財政所不能第一時間察覺財政資金的使用異常,且對于挪用資金的人員沒有實施嚴厲懲治,長此以往,只會導致鄉鎮財政所的財政管理工作停留在表面,真正意義上用到鄉鎮建設中的資金少之又少,最終使群眾的利益受到損害[2]。
(三)會計核算人員的專業素養有待提升
在工作環境上,鄉鎮財政所距離城市還存在些許差距。雖然鄉鎮財政所的人員福利待遇與城市工作人員的基本相同,但是部分會計核算人才更愿意到發展建設良好的城市工作,致使鄉鎮財政所的人才有所缺失。同時,鄉鎮財政所尚未重視人員培訓工作,導致部分會計核算人員不能發現自身能力上的不足,也沒有機會學習全新的技能與知識,在能力素養上有待提升,直接影響鄉鎮財政所會計核算工作的質量與效率。并且,由于部分鄉鎮財政所在會計核算工作中采用的方法與理論尚未更新,平日工作中只能開展基礎的會計核算工作,如若涉及較為復雜的資金管理或者財務報表編制時,便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未能妥善地解決問題,直接制約鄉鎮財政所會計核算工作的實施。
(四)會計核算內容比較復雜
部分鄉鎮財政所的崗位設置包括會計崗位和出納崗位,雖然二者都是為鄉鎮財政所服務,但是在工作性質上存在明顯差異。并且,部分鄉鎮財政所尚未對人員職責展開細致劃分,這也使會計人員身兼數職,不僅要完成分內的會計工作,還要同時完成出納工作,增加了工作量和工作壓力,影響會計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另外,因為鄉鎮財政所辦公服務的對象眾多,且對象的需求也不相同,雖然絕大部分問題都能根據既有章程解決,但有些問題需要財政所會計人員憑借自身能力解決,對工作人員的各方面能力提出了較高要求。如果無法明確會計人員的崗位職責與任務,對待工作搪塞處理,會直接降低鄉鎮財政所會計核算工作的效率與質量[3]。
(五)專項資金尚未統一
對于專項資金中尚未達成統一的會計項目,在后續的核算工作中難以有精準答案。而近些年我國比較重視農村經濟發展,加大了農村建設力度,為其提供了大量資金。但是,在具體的會計核算工作中,因為缺乏一套既適合資金用途又明確的財務會計核算體系,導致部分專項資金在具體運用時,無法根據《會計法》的有關要求統一歸類計算。
(六)財政隊伍人員待補充
從鄉鎮財政所的實際發展來看,財政系統中的人員數量不夠充足,且整體人員年齡偏大,缺少新鮮血液。而任何工作都離不開新鮮血液的支持,如果絕大多數的財政工作者都年齡較大,未能注入新的力量,那么也會一定程度阻礙財政所的發展,讓管理難度逐步提高,使得財政管理思維較為陳舊。如果財政系統中的工作人員隊伍脫節斷檔,后續缺少新鮮血液,會致使后續的鄉鎮財政所與新社會脫節,難以適應全新社會所提出的各種要求。
(七)資產核算管理不準確
首先,資產管理工作容易失真。在資產核算過程中,部分財政所根據獲得的實際成本展開計量工作,并不進行資產折舊,此種處理方式雖然可真實呈現單位現有資產總數,但是也容易發生賬面資產和實際資產不符合的情況。例如,一些單位房屋已經被拆遷,但是在賬面上并沒有解釋;部分財政所賬面上還記錄著多年之前已經報廢的固定資產;部分鄉鎮財政所在處理上級部門農田水利設施、公共基礎設施等一類大型固定資產時,由于受到交接手續、部門職能、資料傳遞等因素影響,導致固定資產漏記情況發生,以此在賬面內容呈現上并不全面。其次,債權債務管理尚未清晰。經濟快速發展,使鄉鎮財務所承擔的義務與責任越來越重,因為財力不足,很容易出現大量暫存暫付的款項,所以導致大量債務形成。由于支付水平不足,因此會長時間掛賬,如若沒有獲得及時清理,會出現債務管理不明晰、不清楚的狀況。
(八)會計報告編制不合理
核算工作會對鄉鎮財務所各項管理工作的實施造成影響,如果在會計報告支出板塊中只把經濟分類的明細呈現出來,但是缺少明細支出的功能分類,此時難以體現項目的具體支出情況。另外,鄉鎮財政所決算報告一般采用技術處理,以此實現收支平衡,但是因為部分鄉鎮財政所沿用之前的方法制作會計憑證,這易導致大量賬務往來不明,甚至還形成部分不明支出,使得賬表不符合實際情況。
三、改進鄉鎮財政所會計核算的方法
(一)完善會計核算制度
若想提高鄉鎮財政所會計核算工作的整體質量,為群眾提供更全面的服務,需要建立健全會計核算制度。而上級的財政管理部門,也需全面分析鄉鎮財政所當下存在的問題,重視并解決會計核算的各項制度問題,從而調整、優化鄉鎮財政所會計核算制度,使制度內容滿足實際工作需要,確保整體的資金使用變得合理,提高資金的配置效率。此外,伴隨國家對鄉鎮部門工作的重視與支持,各項配套優惠政策隨之提出,投入資金也隨之增加。為了保障財政資金的整體安全性,需制定專項資金管理制度,對每一筆財政資金展開動態化、精細化管理。而在設置專項資金會計臺賬時,也要細致地劃分每一項內容,對專項資金的使用狀況展開細致分析。強化專項資金監督與管理,可以有效避免該類資金被相關人員私自挪用,防止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被損害。目前,鄉鎮財政所的會計核算方式較為老舊,應將新的核算方式引入實際工作中,確保整體工作完善、真實。
(二)健全監管體系
對于鄉鎮財政所而言,會計核算工作是否有效,也與監管機制息息相關。對此,應保證鄉鎮財政所各項信息的精準性、透明性,防止腐敗事件發生。并且,還需確保監管部門的獨立性,避免受他人干擾,全面體現出監管部門在會計核算工作中的具體作用,使得每一行為都在監督下完成。此外,鄉鎮財政所需全面加強各個部門之間的信息共享與傳遞,使得信息透明、公開,以此提高會計信息處理和收集的質量[4]。通過不定期及定期總結工作,讓財政資金使用更加合理。鄉鎮財政所中的績效考核工作,需全面考查財政資金監管是否合理,并將各項激勵制度引入實際工作中,發揮監管功能,以此保障財政效益實現根本提升。例如,鄉鎮財政所建立監督機制,使工作人員互相幫助、監督,找到工作中所存在的不足之處,把發現的問題反饋給領導,使得會計核算更加合理、高效。此種監督機制對比于傳統的管理機制而言,其優勢在于所有人員都可參與到監督中,不會將監督管理固定在一個部門,以此尋找到更多問題。此外,為了確保人員的參與積極性,領導對工作人員反饋的問題,也要及時審核,待審核通過后,可予以適當獎勵。
(三)大力培養會計核算人才
第一,若想吸納更多的會計人才來到鄉鎮財政所工作,應適當提高會計核算人員的薪資待遇,提供較好的工作環境。第二,對于鄉鎮財政所招聘的人員,需從能力、素養等多角度綜合考慮,依據人員的能力,分配合理崗位。此外,鄉鎮財政所應定期開展人員培訓工作,為會計核算人員學習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提供平臺。第三,積極開展交流會和研討會,讓會計核算人員主動說出自身的困惑,幫助其解決工作中的難題,為后續工作帶來參考與幫助,以此保障鄉鎮財政所的會計核算工作效果,提升資金管理效率。
(四)設立專門的財會崗位
鄉鎮財政所屬于國家主要部門,各項工作的實施也關乎到國家的建設與發展。對此,鄉鎮財政所在會計崗位及出納崗位的設置上,需要體現二者的獨立性,并明確各自的崗位責任。比如,為了使鄉鎮財政所會計核算工作能夠井然有序地開展,鄉鎮財務所應明確每一人員的崗位職責,設立專門的財會崗位,如指派專人負責信息核對工作、設立專業的匯總人員、計算人員等。首先,先讓會計人員計算有關數據,并把數據計算結果整理歸納好,最終交給統計人員匯總,如果統計人員在數據匯總時發現了紕漏,要及時和會計人員進行溝通,第一時間完成數據修改。如果統計人員檢查不嚴謹,未能發現問題所在,那么在后續的工作中鄉鎮財政所很容易發生經濟損失,此時統計人員要負責。此種方式,保障了工作的嚴謹性,讓財會工作圓滿完成。若想提高會計核算工作效率,應強化人員之間的交流與合作,當遭遇各類問題時,可一同探討將其解決,最終讓財政資金核算更為精準,為農村經濟發展添磚加瓦[5]。
(五)加強專項資金管理
鄉鎮財政所會計核算工作的改進,可從強化管理專項資金開始,以此規范專項資金的使用。鄉鎮建設可謂是鄉鎮財政所的首要工作之一,并且,國家為了促進鄉鎮發展,也出臺了各種各樣的惠農、便農政策以及款項,但是此類政策、扶持資金,都需由鄉鎮財政所進行管理,完成款項的分配、應用、發放。對此,鄉鎮財政所在專項資金管理的過程中,要遵照資金的性質和用途,完成會計賬單的處理,把款項應用的細節記錄下來。若專項資金管理時,未能做好每一細小之處的管理工作,容易使政府惠農、便農政策的落實受到影響,使得國有資金保持情況不佳。
(六)解決隊伍斷檔問題
為了維護鄉鎮財政所的穩定發展,做好會計核算這一工作,應重視以人為本的財政工作人員隊伍建設,滿足新時期的科學管理。若在這一過程中,缺少業務精湛、素質較高的工作人員,財政管理及會計核算也可謂是空話。對此,如果政策允許,縣級財政部門可考慮分步驟、分批次引進財經類專業人才,為鄉鎮財政所注入新鮮血液,使其擁有較為強大的人才保障。全新時代背景下,財政管理的要求也發生改變,要有計劃、分批次培訓在崗人員,采用走出去、請進來的培訓教育方法,專門學習會計核算理論、財政政策、計算機應用等知識。此外,在生活與工作中,都要關心鄉鎮財政所會計核算人員,將人性化管理落實到實際工作中,以此解決鄉鎮財政所人員工作、生活、學習中所遭遇的難題,使其克服困難,投入更多的精力在會計核算工作中。而對于一些工作環境較為艱苦的鄉鎮財政所,此種環境難以吸引人才就職。對此,需改善農村財政所的辦公環境,提高此區域職員的薪資福利待遇,吸引更多人才,完成對有限人員的合理調配。例如,為了招聘更多的優秀人才,充實鄉鎮財政所會計核算人員隊伍,鄉鎮財政所可與政府聯合,進一步提升大學生下鄉就業的福利待遇,為優秀的畢業生提供住宿,并且把工資標準調高,以此保障大學生就業的福利。此外,鄉鎮財政所要對剛入職的人員展開培訓,使其通過培訓明確自身的工作職能。培訓完成后,還要考核人員的專業水平以及理論技能,對于考核不合格的人員,讓其繼續接受有關培訓,提高能力,而多次考核不通過的人員,不予以錄用,嚴謹對待每一名會計核算人員,擇優錄用。
(七)做好資產管理工作
首先,全面盤點、摸清家底。對于要執行的國有資產,需進行科學合理的配置與應用,并根據實際需要,對鄉鎮中現有的國有資產進行統計,以此實現賬賬相符、賬實相符,保障國有資產被納入管理中,避免資產流失現象發生。其次,做好分類管理,強化信息管理。應對鄉鎮中全部的國有資產展開分類處理,搭建國有資產管理系統,并把現有的資產信息錄用其中,制作國有資產報表,進而將國有資產的價值、分布狀況、數量呈現出來,為國有資產管理工作提供相應依據。并且,資產統計報告應及時、精準、完整,使得資產賬冊齊全。此外,工作中堅持原則,加強資產管理力度。在選拔、轉讓、報廢、報損國有資產時,所有的內容必須經過審批,審批未合格的國有資產,不可以報廢、調撥、報損、轉讓。如果單項資產在金額上比較大,可采用集中采購的方法;如果資產長期閑置,應完成統一調配,使其應用效率顯著提高。
(八)嚴格完成會計報告編制
1.精準執行會計準則制度。將收支對象、內部往來等信息收集、整理,并及時展開賬務核對,做好公共基礎設施、保障性住房、股權投資等工作管理,讓會計核算管理更加全面,達成賬實相符、賬賬相符、賬證相符,為財務報告編制提供可靠信息。2.強化基礎管理工作。健全完善內部控制機制,根據有關規定查清資產負債情況,對于還未入賬的資產負債,要第一時間確認入賬,而對于已經投入的在建工程需快速轉固。同時,還需查明各種往來事項,對財務掛賬進行處理。此外,要為財政所和國庫部門、債務管理部門提供聯系溝通的平臺,使鄉鎮財政所給出的報告和國有資產報告、部門決算、地方政府債務統計報告等達成數據共享。3.利用信息系統支持會計核算工作。鄉鎮財政所要做好會計報告編制,根據《財政核心業務一體化系統實施方案》以及《預算管理一體化規范(試行)》的相關要求,完成鄉鎮財政所財務報告的有效編制。并且,要健全財政所的財務報告信息系統,將相關數據傳輸到系統中,確保財政所財務報告的完整性,便于后續調用。四、結語若想確保鄉鎮財政所會計核算工作更為精準、可行,需要會計核算信息公布更為透明、真實,體現鄉鎮財政資金的使用狀況,確保財政資金安全。同時,鄉鎮財政所要健全會計核算監管制度,積極吸納會計人才,提高人員的專業能力,從而使其更好地完成該項工作的交流與監督,為會計核算工作的實施提供推力,使農村經濟發展穩步前行。
參考文獻:
[1]曲鴻.淺議新形勢下如何提高鄉鎮財政會計的核算監督職能[J].財經界,2019(30):176.
[2]王海洋.基于新會計制度視角下事業單位會計核算研究[J].科技經濟市場,2020(6):32-33+38.
[3]高曉春.關于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的思考[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20(10):118-119.
[4]刁月華.簡述行政事業單位部門預算改革與會計核算協調[J].財經界,2018(35):70-71.
[5]丁勝紅.大數據會計核算理論體系創新與核算云端化流程重構[J].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5):99-107.
作者:董霞 單位:濟南市長清區雙泉鎮人民政府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