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小學教育App應用現狀探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1問題的提出
據IDC中國智能終端市場季度跟蹤報告顯示,自2012年起,除臺式機外,筆記本、平板設備、智能手機的市場容量對比前一年都有顯著提升,智能終端的移動化已經逐步成為趨勢。2013年蘋果和安卓的App數量均已突破100萬個,這其中涉及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隨著智能終端的普及以及移動學習,個性化學習的興起,各App開發團隊也都在積極的針對中小學的學習開發各種App,隨著學習方式的轉變,教育類App必將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目前安卓系統的App主要在百度,360和豌豆莢上,蘋果則集中于Applestore中,筆者將針對這2大類的App進行統計,分析現階段中小學教育App的類型及其應用狀況。
1.2統計方法
筆者分別在百度應用,360和豌豆莢中以“小學”關鍵詞進行檢索,排除因包含中學、學前教育等相近關鍵詞檢索出來的App,有效的App數量統計如下:百度中有163個,360中有149個,豌豆莢中有140個,且三方平臺中包含大量相同的App,這是2014年5月的檢索結果。筆者以360中的App為對象,根據檢索出來的App分別從功能和內容、下載量兩個角度進行了統計分析。按照App的功能和內容分為:A:語言類(包括中英文課文學習、拼音、詞匯、寫字等);B:思維類(包括數學、數數、數字、計算、思維等);C:讀物類(包括故事、寓言、唐詩、作文等);D:溝通聯系類(包括家長和教師、家長和學校、學生和教師等);E:其它(包括家長助手、作業輔導、課表、習題集等);下載量(見圖2)分別分為10萬次以上,1~10萬,5千~1萬,1千~5千,1千以下幾個維度。
1.3統計結果
目前安卓類App主要還是集中在語言類的學習App上,此類App總計有70個,占總數的46.9%,而其中又以英語類為主;排在第二的是溝通類的App,總計25個,占總數的16.7%,這類App主要實現家長、學校、教師之間的互通;排在第三的是思維類App,總計21個,占總數的14%;排在第四的是讀物類App,總計18個,占總數的12%;最后是其它(包括家長助手、作業輔導、課表、習題集等),總計15個,只占總數的10%。下載量中10萬以上的App只有5個,占總數的3.3%,其中3個屬于語言類、2個屬于思維類;5萬~10萬的有10個,占總數的6.7%,1萬~5萬有29個,占總數的19.4%;5千~1萬有11個,占總數的7.4%;1千~5千的有32個,占總數的21.5%;1千以下有62個,占總數的41.6%。從統計結果可以發現,語言類的App目前的開發總量是最大的,幾乎是一半。而從下載量來看,卻有近一半的下載量不到1000。
2小學教育App應用現狀分析
2.1小學教育App應用現狀
筆者對下載量在5萬以上的App進行類別統計分析,研究各類型App受歡迎程度。下載量在10萬級別的主要是語言和思維的鍛煉類App,且主要都是針對小學低年級。在5~10萬這一級別類別分布比較全面,唯獨沒有溝通類的APP。可以看出App數量排在第二位的溝通類實際上并沒有市場,換言之,由于傳統溝通類APP,如微信、飛信、QQ等對溝通類小學教育APP的沖擊和可替代性,導致大部分溝通類App的下載量都在1千以下。為了進一步明細小學教育App的年級段分布情況,筆者對這149個App進行了年級段的統計見圖3,低年級段有54個,占總數的36.2%;高年級段23個,占總數的15.4%;普適型72個,占總數的48.3%。可以看出小學類教育App的設計大多沒有很強的針對性。從以上的統計分析,我們總結出目前小學教育App的現狀:①目前應用最多,市場最大的是思維和語言學習類App;②溝通類小學教育App數量多,但是受傳統溝通類App沖擊,用戶很少;③針對低年級的小學教育App和通用普適型App更有市場;④目前對小學教育App的功能定位模糊,區別在于是輔助學,是輔助教,還是作為一種教學策略來使用。很多教育App開發者選擇了輔助教,如溝通類App就是很好的輔助教的類型,但是輔助學更受歡迎。
2.2應用市場中存在的問題和帶來的啟示
2.2.1存在的問題
(1)下載量在1千以下占41.6%,說明大多數的教育App開發者缺乏對用戶需求的調研,導致很多App開發出來受眾很小,幾乎沒有人使用。
(2)通用型App占了近一半,說明大多數教育App對目標受眾定位模糊,這樣看似受眾面廣,確也失去了特色,很多App反而因此不受歡迎。
(3)對特定內容和知識教學設計,更多的是資源的堆砌,這點從小學高年級的App就可以看出來,對于小學高年級基本都是一些題庫的呈現,并且此類App數量很少。
2.2.2啟示適合目標受眾的界面設計,充分的交互設計,和聚焦到點的教學內容設計是下載在10萬以上的App的共同特點。在蘋果的Appstore中輸入同樣的關鍵字,得到如下的統計結果如圖4,總共有133個App其中A類55個,B類52個,C類17個,D類2個,E類7個。可以看出蘋果系統中的產品的類型分布主要集中在語言類和思維類上,在內容上,語言類主要針對英語和漢語的發音、書寫、教學等發面,思維類主要集中在數學的運算的鍛煉上,這和安卓類有些相似之處。排名前十的應用中很難發現與小學相關的App。當然筆者也發現,蘋果中App制作的精細程度和用戶體驗遠遠超過安卓內的App。但是蘋果中免費應用相對安卓來說則少得多。
3對小學教育App市場的展望
從目前的App數量和應用狀況來看,教育App在小學中的應用尚屬萌芽培育期,盡管App在設計上存在很多局限,目前還停留在資源的呈現、輔助教學的層面,但其勢頭強勁,會有越來越多的小學生喜歡并使用App來學習。我們希望看到能夠支持整個教與學的App以及適應該App教學模式的出現,讓這些看起來只有指甲蓋大小的App發揮出蘊藏的能量。
作者:陳瑩 劉帥 陳安琪 單位:上海師范大學數理學院 上海師范大學計算機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