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學科競賽促進信息安全人才培養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針對信息安全偏向理論研究的問題,研究以學科競賽為引領的人才培養思路,提出實踐能力培養路徑,實現新工科背景下大學生的應用能力提升。
關鍵詞:新工科;學科競賽;應用型人才培養
我國信息安全人才的培養起步于2001年,目前,全國已有122所高校建立了信息安全專業。《2019網絡安全人才現狀白皮書》數據顯示,我國網絡空間安全人才缺口較大,高達70萬人,預計到2020年將超過140萬人[1]。2019年網絡安全行業迎來第一批“網絡空間安全”專業畢業人才,技術服務人員的需求量達53.02%;研發人員和項目管理人員的需求量占比分別為28.84%和15.81%,網絡安全人才處于短缺狀態。為了加速新時代網絡空間安全高層次人才的培養,國家把信息安全人才培養作為一項加強國家信息安全保障的重要任務,設置了信息安全相關專業,開設信息安全相關課程,并且增補“網絡空間安全”為國家一級學科。目前,“新經濟”發展為“新工科”專業人才培養指明了方向,產業需要工程實踐和創新能力都較強且具有競爭力、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要求學生不僅鉆研自身的學科方向,還要具有學科交叉融合的能力。網絡安全競賽正是進行網絡安全人才隊伍建設的途徑之一,組織學生參加學科競賽,采用“以賽促學、以賽促教、以賽促改、以賽促建”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致力于解決我國網絡安全人才缺口問題。
1新工科背景下對專業技能要求
根據《工程教育認證標準(2017年11月修訂)》及《工程教育認證補充標準》(計算機類專業)修訂了信息安全專業的12條畢業要求,畢業要求體現了對畢業目標的支撐,覆蓋了工程知識、問題分析、設計(開發)解決方案、研究、使用現代工具、工程與社會、環境和可持續發展、職業規范、個人和團隊、溝通、項目管理、終身學習等標準中12條畢業要求所涉及的內容[2]。信息安全專業的建設要符合國家人才培養戰略,應用型大學更應該從能力、就業、職業等方面培養國家緊缺的人才。學科競賽是在教學“質量工程”全面實施的背景下推出的學科教學性競賽活動,是大學生科技活動。目的在于宣傳信息安全知識;培養大學生的創新精神、團隊合作意識;擴大大學生的科學視野,提高大學生的創新設計能力、綜合設計能力和信息安全意識;促進高等學校信息安全專業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和方法的改革;吸引高校相關專業學生參與課外科技活動,為培養、選拔、推薦優秀信息安全專業人才創造條件;作為發現人才、選拔人才、促進學生成才的有效手段和途徑。常見的網絡安全競賽主要有奪旗賽(CTF)、運維賽、取證賽、論文賽和政策賽等幾個方面的內容[3]。競賽側重考查參賽學生的創新能力,內容應既有理論性,也有工程實用性,全面檢驗和促進提升學生的信息安全理論素養和實際動手能力。因此,需要以學科競賽為引領,進行課程體系和課程內容改革;以培養學生專業素養為目標,激發學習興趣,加強學風建設。
2競賽實訓環境搭建及師資培養
經過多年的發展和實踐檢驗,專業競賽項目逐漸向規范化、制度化和綜合化方向發展,成為高校全方位、立體化的實踐教學平臺,在其教學模式改革和實踐教學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專業實訓設備是技能訓練和項目實踐的重要保障。組建一個實訓室需要較大的資金投入。通過仿真模擬實現的網絡安全實訓平臺、網絡攻防平臺等,仍與真實設備和環境存在一定的差別,建設專業實訓室的門檻較高。專業師資、教練教學經驗豐富,但對于網絡安全和信息安全新知識、新技術、新設備還缺乏了解。網絡安全是技術更新最快的領域之一,師資缺乏攻防實戰經驗。通過各種信息安全競賽,與來自全國的教練進行交流溝通,向項目專家組和教練組請教專業理論、技能培養和集訓方法,有助于教師隊伍的快速成長。
3依托專業競賽提升實踐能力路徑
3.1重構人才培養模式
加強師資培養制訂有針對性、更為合理的人才培養方案。通過重構人才培養模式,將專業競賽中的專業知識、技能要點等融入教學內容,重新規劃、調整教學課程,按照競賽時間匹配教學進度,有針對性、導向性地修改人才培養方案,樹立以專業競賽標準衡量人才培養質量的理念,凝練學科方向,積累教學資源,培養應用型技能型人才。以學科競賽為引領,通過仔細研究競賽內容,梳理競賽相關理論知識和技能,組織學生觀摩、參加學科競賽及系列培訓,組織與競賽相關社團、學生活動等,并融入學科知識體系,由專業指導教師重點選拔學生組成項目訓練隊伍。加強教師教練隊伍建設,拓展專業技術領域,發揮專業特長,不斷加強參與信息安全競賽意識,與學生形成良性互動,實現教學相長。
3.2運用學科專業知識
凝聚團隊精神以課程教學為基礎,不僅要注重基本學科理論學習,還要注重與實踐相結合,將實踐性貫穿于人才培養的全過程。理論教學與社會實際需求之間緊密結合,通過核心課程借鑒學科競賽選題和模式。學生需要具備良好的理論基礎學習新知識和新技術,挖掘和解決未知的安全問題,如各類軟件漏洞、協議安全、網絡應用缺陷等,從而能在未來承擔企事業單位、科研院所、行政機關等網絡空間安全方面的技術開發、技術應用、漏洞檢測與修補、入侵防護、應急響應和管理工作。競賽的目的不僅限于教育和學習,也是發現和選拔人才的重要手段,從而提升學生自身就業競爭力。搭建校內大賽平臺,跨專業跨學院組隊參賽,通過校賽實現優中選優。學科競賽的趣味性來自于參賽人員得到“新技能+團隊協作”,互幫互助、共享知識與技能、共同進步與提高以及與對手及賽事組織者的互動等,完成挑戰,分享獲勝帶來的成就感。
3.3強化崗位導向
構建課程體系以安全企業崗位導向為主線構建課程體系。企業需求的6個主要崗位為網絡安全架構及規劃工程師、安全開發工程師、滲透測試工程師、移動安全工程師、網絡安全測評工程師、網絡安全運維及服務工程師[4]。因此,實踐性要貫穿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在專業必修課程基礎上增加一到兩門選修課程,滿足對應崗位的能力需要。學生通過參與信息安全競賽鍛煉和展示專業技能,高校則通過信息安全競賽發現、培養、輸送信息安全專業人才。將網絡安全競賽引入信息安全專業教學,補充動手實訓課程,豐富學習形式,在應用和學術科研等多方面促進創新,推動知識、技術、技能和實踐的共享,符合新工科背景下對信息安全人才培養的需求。
4結語
將網絡安全競賽項目引入專業建設,有利于轉變教學觀念,了解網絡安全工程師的崗位職責和企業需求,促進信息安全專業的課程體系建設、師資隊伍培養、教學資源積累與開發、實訓設備與實訓室建設,真正做到與行業、企業對接,促進信息安全專業人才的培養,提升高校信息安全學科核心競爭力。
參考文獻
[1]張天賀.世界技能大賽對技工院校網絡與信息安全專業建設的啟示[J].無線互聯科技,2019(22):158-159.
[2]劉麗,朱曉林,馬曉琳.以學科競賽促進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提升[J].遼寧科技大學學報,2014(2):180-183,191.
[3]曹鵬飛,楊望,葉傳標,等.新工科背景下應用型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專業課程體系構建研究[J].計算機教育,2019(11):54-57,63.
[4]鄒祎,李浪,焦鉻.信息安全類課程教學改革初探[J].福建電腦,2018(12):77-78.
作者:公備 張玉 沈韜 單位:北京工業大學信息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