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廣義圖書中報紙與新聞傳播的關系思考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既然人類社會不可避免地存在著新聞傳播活動,那么必定要有傳播新聞的工具。圖書是新聞傳播的一個重要的介質載體。圖書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報紙便是廣義圖書的形式之一。本文就報紙行業的發展與新聞傳播事業發展的相互推動作用和當今新媒體對報紙行業發展的沖擊,對人們獲取新聞信息方式的影響以及報紙如何在新聞傳播中重新崛起和謀得報紙生存的一席之地進行分析,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和幫助。
【關鍵詞】報紙;新聞傳播;新媒體;報紙崛起
一、報紙與新聞傳播的相互推動作用
直到今天,圖書仍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圖書,泛指各種類型的讀物,既包括甲骨文、金石拓片、手抄卷軸,又包括當代出版的書刊、報紙,甚至包括聲像資料、微縮膠片(卷)及機讀目錄等新技術產品。由此可知,報紙是廣義圖書中的一種形式。報紙是最早的新聞媒體。報紙這一新聞媒介的興起推動了新聞事業跨越式的發展。新聞無時無刻不在,但早先的時候如何進行新聞傳播卻是人們亟待解決的一個難題。最初人們只能進行口頭新聞,或者以信號作為媒介傳遞新聞,再或者進行所謂的飛鴿傳書,進行書信傳播。但隨著社會的發展,印刷技術的發明,促使邸報的形成,通過不斷的演進,現代形式的報紙得以誕生,這從極大程度上促進了新聞信息的傳播,從最初的只是刊登皇帝的諭旨、大臣的奏折等政府官文,主要是為了向地方政府通報朝廷信息,轉變為刊登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軟新聞與硬新聞。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人們更加渴望了解自己周邊與外面世界的新聞信息,比如商業市場的供需行情漲落趨勢;國際上發生的重大事件等,對新聞信息的需求量越來越大。一方面報紙的產生為新聞信息大范圍大規模的傳播提供了可能。但另一方面,新聞傳播事業的大發展促進了報紙銷量的大幅度上漲,使報社賺取了豐厚的利潤,為報社發展走上規?;⒅贫然於藞詫嵉奈镔|基礎,從而促進報紙不斷地適應社會的變遷而不斷改革完善,推動報紙不斷的與時俱進,向前發展。
二、新媒體撼動報紙在新聞傳播中的地位
在新媒體出現之前,報紙是人們獲取新聞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影響著人們的日常生活??呻S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新媒體的出現嚴重地撼動了報紙在新聞傳播中的地位。人們不在那么依賴從報紙中獲取新聞信息,轉而將目光焦點轉向新媒體。新媒體具有全時性的特點,無時無刻不在更新或直播新聞,更加符合滿足新聞時新性和全時性的特點;新媒體擁有海量信息,能滿足人們對大量新聞信息的需求;而且新媒體傳播速度快,傳播對象廣泛,且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新媒體傳播新聞信息的手段具有多樣化,文字、圖像、音頻和視頻等,符合現代人的生活習慣與閱讀習慣,這些特點使新媒體成為當今人們眼中新的寵兒。但傳統報紙卻具有一定的滯后性,對新聞信息給予及時到位的報道,對受眾群體有一定的文化水平的要求,且報道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不利于讀者的閱讀理解,這些因素都限制了報紙發展,使得報紙在與新媒體競爭中落于下風,極大程度上影響了報紙在新聞傳播中的地位。據媒體報道,2009年初,美國報業一度陷入生存困境:有146年歷史的《西雅圖消息郵報》宣布???50年歷史的《舊金山考察家報》也宣告歇業;另外,《芝加哥論壇報》、《洛杉磯時報》以及多次因調查性報道獲得普利策新聞獎的《費城詢問報》等幾家大型報業集團也尋求破產保護;世界知名的《紐約時報》自1851年創辦以來一直以內容權威嚴肅和財務穩健著稱,最近也不得已忍痛將報社大樓租賃出去。①
三、報紙在新聞傳播中的崛起
傳統報紙隨著新媒體到來的沖擊,處境令人堪憂,生存狀態岌岌可危。報紙要想重現以前的輝煌,在新聞傳播中崛起,報社必須進行必要而正確的改革措施。
(一)充分利用現代技術,實現報網聯合
報紙在新媒體的沖擊下,銷量銳減,人們圍繞“報紙”是否消亡展開了激烈的論證。面對這個困境,報紙唯有積極的應對,退避三舍只會讓自己更被動。1996年1月,《紐約時報》建立了報紙網站,僅在當年4月,網站日均用戶就多達140萬,開啟了“報網融和”的大門。②由此可見,報網結合是應對危機的有效措施。傳統報紙傳播面窄、反饋和互動性差、速度慢,而網絡傳播面廣、反饋及時、互動性強、傳播速度快,報紙與網絡的聯合可以說是取長補短,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報紙的短板。因此,傳統報紙要加強科學技術的建設,與新媒體相結合,特別是網絡,利用新媒體的優勢推動報紙的發展。我想報紙只有順應時展的大趨勢大潮流,才能在這波濤洶涌的社會中重新樹立起在新聞傳播中的地位,而不是被時代的涌流所淹沒而溺水身亡。
(二)內容為王,編創出新
一方面,“內容為王”是報紙競爭的一般準則。報社要時刻關注市場變化和讀者需求,以此來個性化的編選自己的新聞報道,但內容必須保證新聞的基本特點——真實和新鮮。而且報紙是黨和政府的“喉舌”——宣傳工具,新聞報道要始終堅持中國共產黨和政府的領導,緊抓時代的脈搏,貼近基層實際,反映群眾心聲,從群眾的生活中搜集鮮活的報道素材,捕捉人民真情實感,用清新的文風、質樸的語言、鮮活的事例、現場的溫度來表達,讓我們的新聞報道吸引人、感動人、感染人,弘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的主旋律。更為重要的是,每一個報社工作者都可能是新聞信息的產出者,因此要提高報社從業人員的素質,只有這樣新聞報道的內容才會得到保證。另一方面,報社還可以在報紙的編排上進行獨特的設計,體現自己報社的風格特色,能夠讓讀者感到耳目一新,記憶更加深刻,以此獲得讀者的喜愛與支持。如果報社能夠做到“內容為王,編創出新”的話,那么他就會得到讀者的認可,進而提升自身的市場競爭力。
(三)加強報紙的權威性建設
報紙經過長期的發展,有著一批專業的工作人員和嚴格的工作制度,這些保證了報紙在讀者心目中的權威性。但在新的社會環境下,人們被新媒體的海量信息所包圍,時間被碎片化,淺閱讀化,這些都對報紙的權威性造成了極大的挑戰。面對這種情況,如果要守住報紙的權威性這一高地,編輯工作人員必須充當好“把關人”的角色,對報紙內容進行嚴格的把關,保證新聞的真實,不損害人民的利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只有這樣才能贏得受眾的信任。還有新媒體的信息都比較表層化,往往難以道出新聞事件的本質與影響。而報紙卻有著一批專業的工作人員,所以報紙要充分利用這一優勢,對新聞進行深加工,進行深度報道,這樣更體現報紙的權威性。
(四)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一個報社的品牌形象對報社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有些時候甚至起著決定性作用。《南方周末》在品牌形象上以其精辟的語言和高雅的畫面體現了其核心價值“記錄時代進程,在這里讀懂中國”以精準的語言道出了報紙和讀者的質樸愿望。③世界上任何事物都處在不斷的發展變化過程當中,沒有事物是停滯不前的。事物的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廣義圖書中報紙與新聞傳播的關系隨著時代的進步而不斷發生著微妙的變化,新媒體沖擊了報紙的發展,報紙在新聞傳播中的地位下滑,但是報紙和新聞傳播的關系仍在曲折中發展,雖然它們的發展道路是曲折的但它們的前途是光明的,只要報紙與時俱進,緊隨時代步伐,報紙將不會在新媒體時代中消亡,湮滅于歷史長河之中。
注釋:
①郭慶光.傳播學教程[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
②楊曉麗.行走在報網融合最前沿[J].新聞導刊.2008,(4):21-22
③祁曉娣、張睿.新媒體時代傳統報紙生存發展問題思考[J].河西學院學報,2010,26(6)
參考文獻:
[1]宋娟.圖書的傳播功能與社會影響研究[J].南京圖書采編部.2100(18)
[2]吳懌.陶建杰.傳播、報紙與新聞——論羅伯特•E•帕克的傳播思想[J].2008
[3]楊曉麗.行走在報網融合最前沿[J].新聞導刊.2008,(4):21-22
[4]李良榮.新聞學概論[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3
[5]郭慶光.傳播學教程[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
作者:游禎武 單位:河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