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網絡視頻新聞傳播論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因此,把握其特點必須從互聯網和電視新聞兩個方面入手。互聯網傳播具有數字化、互動性強、海量、跨國界傳播、多媒體超鏈接文本、保存性強、復制容易、時效性強、選擇性強等特點,電視新聞具有視聽兼備、現場感強、感染力強、人際傳播和大眾傳播結合、家庭化收視、選擇性差、保存性弱等特點。作為兩者結合體的網絡視頻新聞具有以下特點:
(1)數字化
互聯網是以數字技術為基礎的,互聯網上傳輸的信息都是數字化信息,與傳統廣播電視傳播的模擬信號信息具有本質的不同。網絡視頻新聞首先是一種數字化的新聞信息。數字化的信息具有損耗小、復制容易、可壓縮等優點。(2)視聽兼備,聲形并茂。網絡視頻新聞與電視新聞一樣,既有聲音又有活動圖像,有的還有文字和圖片,可同時作用于受眾的視覺和聽覺,使新聞內容形象直觀,容易為受眾所接收。
(3)現場感強,感染力強,可信度高,說服力強
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耳聽為虛、眼見為實”,視頻新聞通過對新聞事實的直接視覺特征的記錄,可以傳達色彩、明暗、形狀特征、空間深度等直接的視覺信息;通過視覺的統覺作用,還可以傳遞質感、量感、力感、運動感及聽覺、味覺和觸覺等信息。這些信息的綜合傳播,使視頻新聞具有極強的形象性和現場感。
(4)時效性強
互聯網傳播迅速及時的特點決定了網絡視頻新聞具有極強的時效性。
(5)多媒體超鏈接文本
網絡視頻新聞文字、圖片、視頻三位一體,加上超鏈接,構成了多媒體超鏈接的文本。這種文本結構,加深了信息的厚度和深度,能夠延伸報道面、拓展報道的層次和空間。同時,新聞敘事采用多媒體文本,更容易獲得信度,從而產生更強的傳播效度。
(6)互動性強
互動性強是互聯網傳播的特點之一,在互聯網上受眾可以輕而易舉地變成傳者。網絡視頻新聞一般設有評論、轉發功能,受眾可對觀看的新聞發表評論,并通過轉發按鈕進行轉發。
(7)選擇性強、保存性強
網絡視頻新聞以網頁的方式存在,受眾在觀看時具有極大的選擇權,并能非常方便地加以保存。因此,網絡視頻新聞克服了電視新聞選擇性、保存性差的弱點。
(8)收視個人化、碎片化
傳統電視新聞一般是家庭化收視,而網絡視頻新聞受眾一般通過個人計算機或智能手機等終端設備進行個人化收視。特別是智能手機日益成為視頻新聞的接收終端后,受眾利用等車、乘車等間隙收看視頻新聞已成常態,收視狀態也呈碎片化形態。
二、目前,絕大多數網絡媒體都開設了視頻新聞欄目
視頻新聞成為網站爭取受眾、博取點擊率的主要工具。在視頻新聞傳播繁榮的背后,我們發現仍存在著一些問題。首先,原創性內容不足。許多網絡媒體,特別是一些傳統報紙開辦的新聞性網站,視頻新聞原創性內容不足,大都以轉發其他電視媒體新聞為主,成為電視新聞傳播的補充和翻版,缺乏自身特色。其次,視頻新聞形式上缺乏適應新終端的特點。隨著無線互聯網、智能手機的發展,手機已成為受眾接受視頻新聞的重要手段。手機屏幕在大小、畫幅、清晰度等方面與電視機、臺式電腦均存在極大的差異,而且受眾使用手機觀看視頻新聞的環境也不同。因此,視頻新聞在報道形式、景別運用、聲畫關系等方面應與傳統電視新聞有所區別,不能照抄照搬。再次,各網絡媒體視頻新聞同質化現象嚴重。由于缺乏原創性內容,加上各網絡媒體缺乏清晰的受眾定位、媒體定位。因此,視頻新聞的來源、內容、編排形式等大都差不多,導致一些傳統媒體開辦的新聞網站在與門戶網站的視頻新聞競爭中落敗。第四,就視頻新聞體裁而言,短消息多,評論類、專題類報道少。網易、新浪、搜狐等門戶網站上的視頻新聞以短消息為主,評論類、專題類視頻新聞較少。最后,網絡視頻新聞盈利模式與電視新聞雷同。目前網絡視頻新聞主要是靠廣告盈利,與傳統電視新聞的盈利模式相同,沒有開發出新的盈利模式。網絡視頻新聞傳播中存在的上述問題,可采取以下方法加以克服:
(1)增加更多的原創性內容
對于以傳統新聞媒體為背景的網絡媒體來說,增加原創性視頻新聞內容的方法主要有兩種:一是訓練自己原有的采編隊伍,讓他們盡快熟練掌握新的視頻音頻采編方法。二是精心培育和打造自己的UGC(用戶生成內容)。一些傳統的紙質媒體如《南方都市報》《羊城晚報》等具有強大的新聞采編隊伍,文字新聞與圖片新聞采編能力較強,但視頻新聞采編能力欠缺。這類傳統媒體建立自己的網絡媒體后,文字新聞原創性的內容不少,但視頻新聞中原創性的內容極度缺乏。因此,必須采取措施改變采編隊伍的能力結構,通過培訓讓記者能夠同時承擔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報道任務。《華爾街日報》要求記者在采寫報紙稿件的同時采回視頻、音頻原始素材,由報紙專業人員剪輯加工,制作視頻新聞。美國甘尼特報業集團在2007至2009年對500名報紙攝影師進行攝像技術培訓,《圣何塞信使報》已為全部攝影記者配備了高清攝像機,美國有許多報社曾選送記者到國家新聞攝影協會學習攝像技術。UGC即“用戶生成內容”。隨著互聯網技術進入Web2.0時代,互聯網為廣大用戶提供了先進而方便的網絡視頻上傳、制作、分享、技術,網絡視頻新聞的采集、制作、門檻大大降低,大量未經專業訓練的以攝像機、手機甚至監控探頭為工具的網民也成了網絡視頻新聞的生產者。由于UGC是網民親臨新聞事件現場拍攝的,有許多內容是專業記者可遇不可求的,真實感和現場感強,新聞價值要素比較豐富,更能引人關注。因此,UGC日益成為網絡視頻新聞的重要組成部分,所占比重不斷增加。要培育和打造自己的UGC,必須做好對非專業視頻新聞采編用戶的管理。浙江在線新聞網站進行了有益探索,采取了網絡注冊實名制、積分累計嘉獎制、規范網絡發稿規章流程、策劃網友線下活動等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抓住移動互聯網發展機遇
搶占新的媒體終端,變受眾為用戶。移動性是未來媒介新的增長點,也是未來媒介業務變革、經營管理變革、發展思路變革的依據。隨著智能手機、電子書、IPAD等新型移動終端設備的不斷涌現,互聯網閱讀已超越了門戶網站網頁的局限,從先前的門戶網站轉移到移動客戶端了。智能手機等移動終端,更適應網絡視頻新聞個人化、碎片化傳播特點,網絡新聞媒體應抓住移動互聯網這一新的技術發展契機,調整視頻新聞傳播策略,大力搶占移動手機受眾。此外,智能手機具有的攝像功能,互聯網Web2.0帶來的技術便利,使智能手機受眾變為用戶。所謂用戶,不僅僅是信息的接受者和反饋者,還是信息內容的制造者。在視頻新聞中增加更多的UGC內容,是網絡新聞媒體的必然選擇。
(3)重新定位
與其他網絡新聞媒體進行異質化競爭。不同的網絡新聞媒體,其性質、層次、地域、受眾對象等均不同。因此,在受眾、內容上應進行精確定位。只有定位準確,才能揚己之長避己之短,與其他網絡新聞媒體進行異質化競爭。例如,中央級全國性的網絡新聞媒體,又如,人民網、新華網等,其視頻新聞以中央電視臺電視新聞為主,符合其性質、層次等特點。而一些地方性的網絡新聞媒體,其視頻新聞的內容、信息來源、形式特點等方面也應具有地方特色。
(4)視頻新聞報道形式和體裁上多樣化
網絡視頻新聞的接收終端、接收環境與傳統電視機不同,特別是移動互聯網發展起來后,智能手機等小屏幕終端日益成為網絡視頻新聞的主要接收終端,手機視頻新聞的接受往往是在等車、乘車等嘈雜的環境中進行的。因此,視頻新聞在時間長度上應根據用戶不同的接受方式設定時長,在景別的使用上多使用特寫、中近景等景別,在聲畫關系處理上應適應嘈雜的收視環境,在形式上應創造適合手機等小巧移動終端的報道體裁。
作者:王文利 單位:湖南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