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融媒體時代如何進行電視新聞編排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現在已進入了融媒體時代,各類新聞傳播手段明顯增多,對電視媒介的新聞傳播產生了巨大的沖擊,不僅帶來了機遇,也帶來了挑戰。為吸引受眾,進一步提高電視新聞欄目的收視率,媒體人需要不斷進行創新,提高電視新聞編輯的工作水平,讓受眾能第一時間從電視傳媒中獲取新鮮的內容,更好地完成新聞傳播工作。本文結合筆者自身多年的工作經驗,分析在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的優劣勢,查找其中存在的問題,并探討相關策略,以期指導實際工作,來更好地吸引受眾。
關鍵詞:融媒體;電視新聞;編排受眾
1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的優劣勢
1.1電視新聞的優勢
電視傳媒,作為傳統媒體,一直都有著旺盛的生命力,也有一大批忠實的受眾。一般來說,電影、電視劇及綜藝節目等,通過審核后都是先在各個電視頻道或電影院播出,比網絡上更新得更早,這也就體現了電視傳媒本身所具有的優勢。而且,既然是傳統媒體,在我國擁有數十年的歷史,也是每戶人家最早開始使用的媒體。現代社會的中老年群體中幾乎都習慣于使用電視收看新聞欄目和其他節目,在年長人群的影響下,家里的年輕一輩最早接觸的也是電視,每家每戶的電視機都是不可或缺的家電之一。可以說,電視媒體是每一代人抹不去的記憶。再加上相對于手機、平板、電腦屏幕來說,電視的屏幕更大,視覺、聽覺上的效果更好,特別是對近視眼、老花眼的受眾群體尤為適用。同時,使用手機看新聞需要消耗流量,需要用無線網絡或自己的移動流量,會涉及因網速慢而導致視頻變卡的情況,電視播放則基本不存在這種情況。
1.2電視新聞的劣勢
雖然電視新聞傳播本身有較大的優勢,但更為方便快捷的融媒體仍對其帶來較大沖擊。融媒體,即是指利用現代信息網絡技術,實現原先各種不同媒體的融合,如報紙、廣播電視等所具備的信息傳播途徑融合到同一種媒體中,讓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更為簡單。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可以利用網絡更快速地獲取信息,讓現代人們對這一類電子產品的依賴性越來越大。人們通過下載APP或關注公眾號,可以隨時獲得APP的新聞信息實時推送,更快地了解時事資訊,較每天需要固定時刻坐在電視機前看新聞更方便。而且,不同于電視節目中途往往被廣告打斷,通過融媒體獲得的新聞視頻或電視節目中間基本無廣告打斷,也就讓人們更喜歡用融媒體的方式接受新聞信息。傳統的電視新聞播出時,人們只能觀看,被動地接受其中的各種新聞內容,卻不能與之互動,發表個人見解。而新媒體在播放新聞時,受眾可以通過彈幕實時表達觀點,也可以通過微信、APP等,與節目現場主持人進行互動,滿足受眾的交流需求。所以,人們對融媒體的依賴日益增強,融媒體的市場占有份額也不斷升高。相對地,電視媒介的市場占有份額會隨之下降。
2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中的問題
2.1新聞時效性有所欠缺
隨著融媒體的出現,各類自媒體可隨時隨地新鮮資訊,并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相比較而言,電視新聞的時效性就要低得多。比如說,同是早8點發生的新聞,可能時隔不久就可以被自媒體所推送,而電視新聞需要將這些當天發生的消息整合到一起,經過一定的編排、潤色后,在一個固定的時間統一播放,自然會比自媒體晚得多。
2.2新聞的內容表現較為單一
融媒體的新聞傳播方式更為多樣,形式活潑,個性鮮明,內容也更為豐富,更容易吸引受眾的眼球。在新聞內容中可能會更關注一些熱點問題,關系人們生活的問題,以及可能會讓受眾更感興趣的問題,在表現形式上,除了主持人的內容講述、觀點闡明、對當事人的訪談視頻等,還會有與受眾的互動環節;并且,不少觀點切入也較為新穎,能快速引起受眾的注意和思考。而電視新聞,主持風格較為嚴肅,缺乏活力,在內容表現形式上多為聲、像、文字相結合,缺乏足夠的新意,當受眾習慣了這些內容表達方式后,可能會逐漸失去新鮮感。
2.3編排的合理性欠佳
電視新聞的播送內容,大多是以時政為主,雖然關系到國家大局、國計民生,但對于大多數受眾來說,似乎離他們的實際生活距離較遠,是“國家大事”,而非“生活小事”。所以在很多時候,電視新聞較難滿足他們的實際需求。
3融媒體環境下電視新聞的編排策略
3.1對新聞進行深度挖掘
既然電視新聞受限于時間、空間,很難做到像自媒體一樣實時;但是,相對于實時,電視新聞卻擁有了更多的去了解新聞事實、深挖背后內容的時間。因此,新聞編輯人員需對當天要的新聞,特別是可能會引起受眾興趣的熱點內容進行全面而深入的挖掘,充分提高其真實性,讓受眾能從中得到更多可供探討的信息。
3.2打造全媒體平臺
融媒體時代的到來,意味著電視這一媒介必須作出相應的改變,電視新聞也需要像新媒體延伸,結合自身節目的內容和傳播特色,打造全媒體平臺,提高受眾的關注度。比如,選擇現代社會網絡平臺中受眾面較高的微信或微博,聯合推出電視新聞的官方微信或微博平臺,在一些熱點事件發生后,可以先及時在官方平臺中推出相關文字信息,之后對事件進行實時跟蹤、連續報道,讓受眾如同“追劇”一般追蹤事件的發展。最后在當天固定的電視新聞播出時,即可對該事件作一較為全面而深入的闡述,配以視頻、采訪等元素,同時可開通直播,讓受眾參與其中,展開在線交流。
3.3創新策劃理念
電視新聞要實現創新,除了傳播形式的創新外,更需要在內容形式、切入觀點方面進行創新,這就需要創新編排工作人員的策劃理念。在保證新聞真實可靠的基礎上,編排人員需要認真研究新聞內容,把握細節,結合當下一些較為熱門、新穎的觀點來對新聞進行解讀,贏得受眾的認同。選擇播報新聞內容時,也需要合理安排“國家大事”和“生活小事”的比例,讓每期新聞節目中基本都含有能引起受眾關注的、與受眾生活息息相關的“小事”,提高受眾關注度。
4結語
在融媒體的沖擊下,電視新聞行業需作出相應的改變,以更好地適應新時代受眾的需求。各媒體人需認識到本行業的優劣勢,分析其中存在的問題,并加強創新意識,深挖新聞內容,打造全媒體,盡可能提高受眾的關注度,最終實現電視新聞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平山.新媒體時代地方廣播電視的發展探討[J].新媒體研究,2017(1):114-115.
[2]周貴良.融媒體時代廣播電視新聞如何編排更能吸引受眾[J].西部廣播電視,2018(8):166-167.
[3]李亮,張洋.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編輯的創新路徑[J].新聞研究導刊,2016,6(5):124-127.
作者:韓金城 單位:四川省廣漢市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