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泰州市學前教育發展思路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泰州市學前教育事業近年來得到了長足發展,優質資源不斷擴大,實現了基本普及的目標。但與發達地區相比,還存在很多問題與困難,為促進泰州市學前教育今后健康可持續發展,泰州市應落實政府責任,擴大優質學前教育資源,健全學前教育投入保障機制,加強學前教育師資隊伍建設。
關鍵詞:學前教育;政府責任
一、泰州市學前教育發展現狀
(一)泰州市概況
泰州地處江蘇中部,長江北岸,是長三角中心城市之一。1996年8月,經國務院批準,地級泰州市組建,下轄興化、靖江、泰興、姜堰四市和海陵、高港兩區,全市總面積5797平方公里,總人口504萬。2001年末,泰州市行政區劃設海陵、高港、高新開發區3個區,興化、靖江、泰興、姜堰4個縣級市,共有91個鎮、8個鄉、6個街道辦事處、338個居民委員會、1578個村民委員會,其中海陵區、高港區下轄9個鎮、2個鄉、6個街道辦事處、87個居民委員會、127個村民委員會。2010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048.7億元左右,財政收入456.4億元。泰州工業經濟基礎雄厚,現有各類工業企業3.4萬多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1083家,形成以機電、化工、紡織、食品、輕工、醫藥、建材等為主體的支柱行業,近20年來,泰州市年平均經濟增長速度保持在10%以上,所轄市、區有5個先后進入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區)的行列。
(二)泰州市學前教育發展基本情況
1.學前教育普及情況
截至2014年12月,全市學前三年兒童110945人,在園幼兒105363人,入園率達95%。在公辦園就讀幼兒81303人,占77%,在民辦園就讀幼兒24060人,占23%。隨著幼兒教育事業的發展,泰州市幼兒教育普及程度全面提高。但早期教育起步晚、發展慢,209所幼兒園中,開展0-3歲早期教育園所43所,受指導兒童6306人,共有托班41個。
2.園所建設情況
全市共有209所幼兒園(城市園77所,鄉鎮園132所),其中,公辦園160所,占77%,民辦園49所,占23%。公辦園中,教辦園115所,集體辦園39所,其他部門辦園6所。省優質園107所,占幼兒園總數的51%,市優質園170所,占幼兒園總數的81%。107家省優質園中,19所是民辦園,民辦園收費高,而88所公辦省優質園,保教質量也存在著差異,每個市(區)口碑最好的公辦園僅有幾所,滿足不了群眾對優質學前教育資源的需要,“入好園難”現象嚴重。省優質園中的城市園有49所,占城市幼兒園總數的64%,鄉鎮園58所,占鄉鎮幼兒園總數的44%,城市和鄉鎮省優質比全市平均相差20個百分點,城鄉優質園比例差距較大。
3.師資隊伍建設情況
目前泰州市現有園長、副園長共457人,其中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422人,占92%,具有園長任職資格的376人,占82%。全市共有專任教師5374人,中專科以上學歷占59%。有幼兒教師資格證的2089人,占39%。專任教師中公辦在崗在編教師758名,占14%,其中小學教師編制350名,幼兒教師編制408名。專任教師中幼師專業畢業3656人,占68%。共有特級教師2名,高級職稱教師41人,占0.8%,中級職稱教師540人,占10%,初級職稱538人,占10%,無職稱教師4253人,占79%。從整體來看,幼兒園教師整體專業化水平令人擔憂。目前,全市5374名專任教師中,53%沒有教師資格證,79%無專業技術職稱,大專以上學歷比例只有59%,這些比例都低于周邊城市。由于沒有幼兒教育專項培訓經費,絕大多數幼兒園沒有經費供教師進修,從而導致了幼兒教師專業能力較低。
4.政府經費投入情況
近三年泰州市各級政府對園所人員和建設經費共投入1.84億元,平均每年、每個市(區)不足900萬元,遠遠不能滿足經濟社會和人口發展的需要。總投入中,縣、鄉兩級財政分別投入6595萬元和1.18億元,建設經費和人員經費分別為1.32億元和5224萬元,更多的是依靠鄉鎮的投入。財政撥款的公辦園少,占全市幼兒園總數的比重僅為5.7%,自收自支性質占全市公辦園總數的93%。公辦教師編制少。全市幼兒園專任教師總數5374名,其中公辦在編教師758名,占專任教師總數的14%,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二、改進工作的對策與建議
(一)明確政府責任
泰州市中長期教育規劃綱要提出,要建立“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公辦為主,公辦民辦共同發展”的辦園體制,強調公辦為主,更強調政府的主導地位和責任。政府主導主要體現在統籌規劃、政策引導、制度建設、標準制訂、投入保障、評估督導、日常監管等方面,政府主辦主要體現在大力發展公辦幼兒園、提供廣覆蓋、保基本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方面。要繼續完善以縣為主的管理體制,由各市(區)人民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幼兒教育的規劃、布局調整,落實學前教育經費,統籌管理城鄉各類學前教育機構。強化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在發展農村和社區幼兒教育方面的責任,負責建設并辦好區域內公辦幼兒園,積極籌措辦園經費,不斷改善辦園條件。民辦幼兒園除了政府監管外,要進行財務核算公示,接受家長和社會的監督。建立健全學前教育聯席會議制度,加強對市(區)政府依法落實學前教育相關政策的督導、考核。
(二)擴大優質學前教育資源
加強對學前教育的管理,對所有學前教育機構實行統一規劃、統一準入、統一監管,是各級教育部門的責任。各級教育部門負責審批各類幼兒園,完善落實幼兒園年檢制度。應不斷細化招生收費、園舍設施、課程設置、保教服務的管理和考核,并加快建立幼兒園信息管理系統,對幼兒園實行動態監管。全面加強幼兒園常規管理和教學、活動用書用品的管理,規范辦園行為。對社會各類幼兒培訓機構和早期教育指導機構,各級教育部門要加強監督管理。在農村和經濟薄弱地區直接舉辦一批公辦幼兒園,保障公辦幼兒園有一定比例的財政投入。加大公辦園的建設力度,中小學布局調整后閑置的校舍,要優先滿足學前教育需要,按符合學前教育和安全要求改建成幼兒園。在城鎮和經濟發達地區,可以舉辦選擇性、營利性民辦幼兒園用于提供多樣化、個性化、特色化服務,滿足不同層次的教育需求。各地在實施優質幼兒園創建工程中要突出農村這個重點,大力加強鄉鎮中心幼兒園標準化、優質化建設,在廣大農村創建一批優質幼兒園。
(三)健全學前教育投入保障機制
泰州市應盡快建立起政府投入、社會舉辦者投入、家庭合理分擔的投入機制。各地應抓緊出臺經費保障措施,加大幼兒教育投入,從根本上扭轉幼兒教育“財政投入少、辦園靠收費”的現象,將國務院領導提出的“預算有科目、增量有傾斜、投入有比例、撥款有標準、資助有制度”要求落到實處。拓寬幼教經費投入渠道,重視探索努力擴大政府有限投資效益的策略。各市(區)財政可設立幼兒教育發展獎補專項經費,對完成幼兒教育五年行動計劃任務的鄉鎮和新建農村省優質園給予獎勵;扶持和發展農村的幼兒教育事業。根據相關政策落實幼兒教師專項培訓經費。建立幼兒教育資助制度,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兒童、孤兒和殘疾兒童接受普惠性教育。
(四)推進學前教育師資隊伍建設
幼兒園的管理與發展離不開人的推動,幼兒教育各項工作質量的高低及完成任務的優劣,最終取決于人的素質,具體地說,就是取決于幼兒園教職員工隊伍的素質。好的幼兒教師是鼓勵家庭和社區支持辦園的重要因素,是維持幼教機構生存和發展的生命線,是幼兒獲得良好發展的重要保證。根據泰州市幼兒教師隊伍建設目前存在的問題,建議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第一,提高教師待遇、建立激勵機制。實行符合幼教工作特點的教師工資制,提高教師的收入使之達到一個較高水平。要從勞動人事制度、住房、醫療、退休制度等方面改革中為幼兒教師創造更多的機會和條件,進一步完善教師評定職稱、晉職體系和獎勵機制,以確保從根本上改善教師生活和工作條件。使幼兒教師職業真正成為令人尊敬與羨慕的職業。第二,加強幼兒教師隊伍的培養和培訓,提高幼兒教師的專業素質。采取定期與不定期相結合、在崗培訓和離崗培訓相結合等多種途徑,加強對幼兒教師的專業培訓,使教師的專業素質在不斷的學習和實踐中得到提高。進一步深化幼兒教師人事制度改革,建立教師專業素質考評制度,實行競爭上崗、優勝劣汰的任用機制,促使幼兒教師強化責任意識、競爭意識,從而自覺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
作者:李學翠 單位: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教師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