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校學前教育鋼琴課程教學改革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內容摘要】鋼琴教學是高師學前教育專業培養學生音樂素養及幼師音樂技能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在目前的鋼琴教學實踐中卻因課程體系建設的相對薄弱而存在諸多的問題。文章針對學前教育專業鋼琴課程教學的背景、內容、方法及考核方式進行教學改革研究,分析當前高師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課程建設,探索高校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的新思路,為高校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的藝術價值研究提供新的視角。
【關鍵詞】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課程改革
鋼琴課是學前教育專業的必修課。鋼琴課作為一門技能課,主要通過一些鋼琴曲的彈奏練習,鍛煉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識譜能力和鋼琴基本彈奏能力。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不需要彈奏高難度、高技能的鋼琴曲,彈奏練習主要圍繞著基礎性、實用性、綜合性的鋼琴曲,目的是能夠勝任未來學前教育工作,能夠更好地為學前教育服務。
一、教學改革背景
(一)時代要求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明確強調藝術要與生活緊密聯系,在音樂教育的過程中,要注重學前兒童在音樂實踐中的體驗、參與、表現、創造的過程,淡化對音樂知識和技能要求。作為未來為學前教育事業服務的教師,更要有藝術的綜合能力,是全面的藝術發展人才,而不是單一方面的技術人才。因此,綜合性、多元性、創新性的教育理念,以及注重音樂實踐與參與的教學思想非常適合學前教育專業對鋼琴的學習。鋼琴作為學前教育專業的必修課,在學前教育專業音樂課中屬于最基礎、最綜合的課程,完善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符合學前教育專業的職業要求和藝術人才的培養方向。
(二)傳統鋼琴教學的不足
從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來看,高校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藝術培養重視程度還不夠,音樂課是學前教育專業的主干課程,在學前教育專業的音樂教學的實踐中,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音樂素養和音樂技術專業能力直接影響著未來幼兒的音樂教育質量。傳統的學前教育專業中鋼琴教學部分的不足愈益顯現,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對幼師需求的增加,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音樂知識和技能要求越來越高。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育中鋼琴課堂教學為了適應社會發展和應用型人才培養,在教學模式和方法上需要改革,要大膽嘗試新的教學模式。
二、教學改革內容
學前教育專業鋼琴課程改革,“改”的是方法、途徑、模式,通過“改”更新、豐富、完善不同的教育理念,探索不同教育觀指導下的教學質量,以求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學前教育專業鋼琴課程改革主要圍繞以下五個方面。
(一)明確課程定位及教學目標
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通過大學本科的學習要有一定的鋼琴基本演奏能力、自彈自唱能力、為幼兒歌曲編配伴奏的能力、音樂名曲鑒賞能力,能夠勝任和達到對幼兒音樂教師的條件要求。學前教育專業的鋼琴教學目標應該定位在能夠勝任國家幼兒音樂教育工作的人才上,學前教育專業的鋼琴教學應該培養出有一定音樂基礎、音樂理論、音樂實踐、音樂欣賞能力的復合型人才,區別于音樂院校的比賽型、技術型、專業型的鋼琴演奏人才。因而在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中,課程設置要圍繞課程定位和培養目標,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要有扎實的鋼琴基本演奏技能和幼兒歌曲編配、彈唱等具有實用性的技巧。通過音樂欣賞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并把這些音樂美、生活美、心靈美的享受傳播給幼兒,從小培養幼兒心靈美的高尚情操。
(二)選擇符合學前教育專業特點的教學內容
1.樂理知識是學好鋼琴的第一步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鋼琴基礎薄弱,大多數都沒有音樂基礎,針對零基礎學期前教育專業學生的鋼琴教學內容要注重最基本的樂理知識,對于基礎薄弱的學生而言,學好樂理知識是彈好鋼琴的第一步。樂理知識包括認識音符及音符的時值、五線譜、節奏節拍、拍號、小節線、常用的力度記號和音樂術語等,對五線譜上的音符及節奏節拍要熟練掌握和靈活運用才可以,這一過程要循序漸進,切不可貪多偏難。2.掌握基本的鋼琴演奏技巧和方法在掌握鋼琴的基本演奏技巧和方法之前要先掌握正確的坐姿、手型及指法。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年齡平均在18至22歲之間,手指已發育完全,手指肌能的可塑性和靈活性都比不上小孩。針對成人,更要注重對手指的訓練和開發。通過高抬指訓練手指指尖的力量,通過斷奏訓練手臂、手腕的放松,對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要有針對性的鋼琴彈奏技巧訓練,建議使用有針對性的鋼琴教材,通過針對性的鋼琴練習曲訓練手指技巧。3.鋼琴樂曲的選擇,突出實用性根據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心理特點及鋼琴的演奏能力,在鋼琴樂曲的選擇上要注重實用性,選擇一些與學生能力相當的具有代表性的音樂作品即可,切不要選過難、過長、篇幅較大的鋼琴曲。以鋼琴技巧實用訓練為前提,選擇涵蓋面廣、代表性強、難易適度的鋼琴曲,同時,在鋼琴曲的選擇上還要考慮到一些旋律優美、節奏感強、段落清晰、和聲織體運用較為普遍、伴奏織體多樣的具有多民族、世界性、典型性特點的鋼琴曲,目的是學一通百,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得到無限的鋼琴技能的訓練和手指開發,更有效地彈奏經典的鋼琴曲目。4.注重音樂欣賞教學2016年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對音樂課有了新的要求,要求將鋼琴、聲樂、幼兒歌曲伴奏等課程都加入欣賞環節。名曲欣賞在學前教育專業音樂課程中比例加大。音樂教育也是審美教育,通過音樂欣賞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陶冶學生情操,凈化學生心靈、傳播正能量,使學生身心健康發展。蘇霍姆林斯基說過:“音樂教育并不是音樂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通過欣賞中外音樂名曲,領悟名曲的思想精華,可以使學生心靈受到洗禮和教育,培養健全人格,并把這些音樂美、生活美、心靈美的享受傳播給幼兒,從小培養幼兒心靈美的高尚情操。鋼琴課不要只局限與機械死板的技能課,在提高學生鋼琴演奏水平的基礎上,多加一些中外名曲欣賞環節,把鋼琴課上成啟迪思想、凈化心靈、美化靈魂的美育課,使鋼琴課上的靈動具有生命力。
(三)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
教師應根據課程內容和特點,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使學前教育專業的鋼琴課生動活潑,充滿幸福感。傳統的鋼琴課,教師一般采用的教學方法是講授法(講解重難點)、示范法(示范新曲子)、練習法(學生練習)。根據學前教育專業的特點,在傳統鋼琴教學方法中,可多增加一些教師與學生的互動環節,或增加一些音樂活動和游戲,使千篇一律的鋼琴教學模式豐富起來。例如在學習一首新曲子之前,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導入——故事導入法、謎語導入法、活動導入法等,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在教師講解完重難點之后,讓學生練習的同時,可以布置一些音樂活動的任務,讓學生完成,例如唱譜,可以兩兩一組,合作完成,一個人唱左手聲部,一個人唱右手聲部,進行配合,并互換,這樣既可以在娛樂中掌握音符,還可以鍛煉學生的合作能力及二聲部視唱能力。在學習節奏時,可以用奧爾夫音樂教學法中的節奏朗誦、聲勢訓練(拍手、拍腿、捻指、跺腳)和小器樂合奏。多種教學方法融入到鋼琴教學中,可以使學生更好地有效地掌握鋼琴演奏技巧,愉悅地享受快樂的鋼琴教學。
(四)充分利用現代數碼鋼琴教學資源
學前教育專業的鋼琴教學是在數碼鋼琴教室完成的,教師和學生要學會充分利用和享受數碼鋼琴教學的資源。數碼鋼琴可以調換各種音色的樂器,在鋼琴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這一功能對鋼琴曲的結構進行不同音色的演奏分析,讓學生在聽覺上形成一個理性的認識。數碼鋼琴上可以調設各種節奏,在學習新曲子或復習舊曲子時,可以在數碼鋼琴上調設一個適合的節奏速度,讓學生跟著標準節奏和速度練習,以鍛煉學生的節拍感。教師應充分挖掘數碼鋼琴的優勢,積極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掘學生學習音樂的潛能。
(五)采用客觀、綜合、科學的考核方式
考核是鋼琴課程教學工作的重要環節,是檢驗學生鋼琴彈奏水平、音樂專業學習成績和鋼琴教師教學成果的重要機制。長期以來,對鋼琴課程的考核都以期末考試一次性的結果為主,忽略了學生平時鋼琴彈奏練習的刻苦,這種考核方式給很多學前教育專業平時練琴不努力、考前突擊性練習、臨陣磨槍的學生以可乘之機。同時,由于鋼琴彈奏具有特殊性,在鋼琴考試的過程中學生更容易緊張,平時練琴刻苦的學生,由于考試時的緊張會導致心理緊張,而不能正常發揮,難免會出現鋼琴彈奏的各方面的錯誤與瑕疵。所以在期末鋼琴課程的考核過程中不能單根據一次性的、片面的考試給學生打成績分,應該根據平時的表現、回課情況等點滴的學習狀態來打分。因此,需要構建一個客觀、公正、科學的考核成績比例,從平時的表現、期中考查、期末成績、教育實習等多方面進行,這樣的最終成績會更趨向真實、客觀、科學。
結語
通過鋼琴課,在提高學生彈奏水平的同時,更好地讓學生體驗、感受、參與、創造音樂。從學前教育專業的特點出發,并結合我國音樂教育的實際情況,以現有的學前教育專業鋼琴課的教材為依托,靈活教學,并因材施教,理性地、客觀地、全面地展開鋼琴教學,不斷地挖掘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學習潛能和創造能力,正確引導學生,為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提供更廣闊的鋼琴學習視野。
參考文獻:
[1]王芃粵.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的目標定位[J].新校園(閱讀),2017(12).
[2]張健影.本科學前教育專業數碼鋼琴集體課教學的調查研究[J].河南科技學院學報,2017(10).
[3]孫絲絲,呂玥.1980-2015:中國鋼琴領域研究的趨勢與特點述評[J].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2017(3).
[4]田劍玫.高師鋼琴課程建設探研[J].北方音樂,2017(13).
[5]陳蓉.音樂教學法教程[M].上海: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13.
[6]許卓婭.學前兒童音樂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作者:張明靖 單位:平頂山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