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大數據高職院校職業技能競賽項目管理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筆者通過分析高職院校學生職業技能競賽項目管理現狀,剖析了項目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通過大數據技術管理學生職業技能競賽項目的方法。通過該方法使得高職院校職能管理部門可以緊跟行業企業技術發展前沿,更加科學有效地組織管理學生職業技能競賽項目,為競賽取得優異成績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高職院校;職業技能競賽項目管理;大數據技術管理
高職院校參加技能競賽,可以提高本校學生以及教師的技能競賽水平,擴大學校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強化學生的技能素養,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同時,技能競賽也可以促進高職院校教育教學改革,促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促進教師的教學效果,促進學校的對應專業建設,促進學校與企業的合作,全面提升高職院校自身的綜合實力,促進自身的內涵建設[1]。近年來,高職院校職業技能競賽開展的層次與種類越來越多,而且具有明顯增加趨勢。目前,全國上下乃至全世界舉辦各級各類職業技能競賽。從競賽層級看,有世界級、國家級、省市級、地市級和校級職業技能競賽。從競賽主辦方分類,可以分為政府主辦的技能競賽和行業協會主辦的技能競賽。競賽種類眾多,高職院校參賽的積極性也日益增強,如何科學有效地管理如此繁多的競賽項目,從而最大可能地取得優異成績,是眾多高職院校面臨的一大難題。本文分析了高職院校學生職業技能競賽項目管理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提出了通過大數據技術管理學生職業技能競賽項目的實踐方法,以期提高技能競賽項目管理水平,從而達到提升競賽成績的目的。
1高職院校學生職業技能競賽項目管理現狀
高職院校學生職業技能競賽項目管理基本實行校(二級學院)二級管理,都是依據省教育主管部門發通知然后組織師生報名、開展競賽培訓、參賽、教育主管部門公布成績這么一個管理過程。大多數高職院校管理機制體制不夠完善,基本停留在被動應付的一個管理狀態,對每一個環節管理不能做到深入細致,甚至有些環節疏于管理,缺乏以往數據的橫向縱向對比,缺少對以往數據進行分析總結。另外,多數高職院校與行業企業脫節,不能夠準確把握行業企業技術發展,硬件設施受限。很多高職院校舉辦技能競賽的場地和相關的設備都難以滿足學生的要求。比賽場地欠缺使得很多技能競賽難以順利地開展,只能臨時借用會議室或者是實訓室來開展。這些場所很容易受到教學計劃以及辦公要求的約束。此外,很多高職院校實訓室當中的設備難以滿足賽事的要求,為了確保競賽能夠順利展開,需要購買全新的設備以及儀器,可是購置設備的計劃會因為資金欠缺而擱淺[2]。經費保障參差不齊,管理人員憑經驗進行競賽項目管理。高職院校需要總結過去職業技能競賽的比賽經驗與教訓,及時地修正以及填補管理上的欠缺以及漏洞,更加科學化以及規范化地對技能競賽進行管理[2]。
2高職院校學生職業技能競賽項目管理存在的問題
2.1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
目前,高職院校對學生職業技能競賽的管理普遍依賴于省級主管部門提供的管理平臺和教育行政部門競賽網站。而教育行政部門競賽網站只是對競賽獲獎名次進行公布,省級主管部門提供的管理平臺只是對競賽報名、通知、發送部分資料提供了相應功能,并沒有系統地對整個競賽過程的各個環節進行管理,比如:立項管理、選手管理、指導教師管理、集訓管理、獲獎管理、總結分析等并未涉及。大部分高職院校沒有建立適合本校實際的包含競賽所有環節的專門職業技能競賽管理系統,信息化管理水平低下。
2.2大數據管理的意識淡薄
高職院校職業技能競賽相關的管理人員依舊在工作中采用經驗主義的做法,憑自己積累的一些經驗和主觀判斷對競賽立項工作進行管理。從縱向看,對于歷年參賽項目的多寡、報名學生的數量、學生的能力及性格特點、指導教師的水平、培訓過程中的問題總結、取得好成績以及成績不理想時的原因對比等數據沒有做過認真的匯總和分析;從橫向看,對于各個競賽項目的參賽院校的備賽情況、學生選拔、指導教師構成、歷年成績等數據則完全沒有進行挖掘和收集。
2.3缺乏大數據運用管理方面的專職工作人員
大數據管理是當前比較先進和流行的一種管理模式。高職院校普遍缺少既精通大數據管理技術又熟悉職業技能競賽管理工作的工作人員。很多高職院校都是只有一名專職的競賽管理人員,需要處理的事務非常多,很難有時間和精力做這種需要進行大量數據分析的工作。
2.4管理技能不高
競賽管理人員需要較高的管理水平。從組織申報到競賽結束后的相關統計、獎勵政策兌現的整個過程,競賽管理人員需要進行籌劃、溝通、組織、控制、協調和評價,以便確保項目的正常進行。而相關管理部門人員在實際的過程中大多都是根據自身的經驗積累開展工作,在技能競賽的管理過程中往往力不從心。管理中遇到的質量、進度監控等問題在整個過程中沒有得到很好解決,相當一部分原因是競賽管理人員管理技能欠缺[3]。
2.5管理沒有與行業企業接軌
在當前,有不少職業院校都與企業簽訂了合作協議,不僅有企業共同參與到競賽方案的制訂之中,同時還會委派選手或者是教師到企業進行實訓,以達到大賽所需要的技能。但是在競賽項目管理方面,并沒有企業參與,大部分都是高職院校單獨進行。由于受到設備場地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不可能會模擬出真實的生產環境,即使是進入了全國大賽賽場的環境也只是模仿,和真實生產環境依舊存在一定的差距。由于競賽不是真實的生產過程又沒有企業參與,致使其管理難以與行業企業接軌。
3解決以上問題的對策
3.1以信息化建設為抓手加強數據挖掘與利用
在競賽項目組織機構中增設信息組,用以信息收集、數據處理和分析管理,為技能競賽數據管理、信息分析及其他業務提供技術支持。同時,按照校院二級管理的思路,確定競賽項目組織部門負責競賽基礎數據的收集工作、學校技能競賽管理機構負責數據匯總分析工作的模式。用數據為載體,競賽項目組織部門按照要求及時準確地采集數據,學校領導層以完整數據作為依據進行競賽項目的組織、成本、進度、質量等方面的決策。依據基礎數據集中、業務流程規范、管理理念創新的原則,建立大數據分析中心及競賽立項、競賽項目實施、項目總結評價數據溝通制度。競賽管理人員與競賽指導教師、參賽學生往來形成各類數據,相關管理部門根據權限共享項目數據進行管理,各分院競賽工作組根據數據指標及其提示進行競賽項目實施和相關管理。
3.2建立技能競賽管理平臺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為確保對技能競賽大數據進行深入的分析,高職院校應著手開發于項目管理模式下的競賽管理信息系統,有效實現競賽項目的全過程管理。系統平臺及主要功能模塊應包括基本信息模塊、項目過程管理模塊、項目數據處理(含項目數據采集、數據存儲、數據分析等)及項目績效評價模塊等。學院競賽管理信息系統由各分院競賽管理人員整理和識別后的原始數據錄入競賽管理信息系統,通過數據整合和數據提煉,簡化為用于分析的結構化數據,再由專業人員運用高端云計算技術、數據整合技術、統計分析等分析技術,找到各類競賽數據之間的關聯模型,提煉出項目管理創新中的核心問題。規范管理大數據的采集、匯總及分析需建設專門的數據管理機制及管理人員。高職院校應針對大數據分析和處理人才隊伍建設的各種問題,有計劃地設置數據分析管理專門崗位,培養或引進一批專業的數據人才,著重培養數據整合能力、分析數據價值的能力。只有做好了數據分析處理專門人才的培養和隊伍建設,才能做好競賽項目大數據的頂層設計工作,才能基于大數據創新技能競賽項目管理。
3.3加大與行業企業結合力度共享企業真實生產數據資源
高職院校職業技能競賽項目管理需要將企業的意見融入其中。學校可以借鑒企業在設備、技術、數據、人才等方面的真實管理經驗用于相應的競賽項目管理,也可以將競賽的場地就放置在企業的生產車間。這樣可以更好地讓學生們了解真實狀態下的技能要求,從而使得競賽更加貼近實際,可以更好地考察學生的綜合素質。在評委選拔方面,評委的選拔也需要加強企業人員的選拔,將企業的高級技工納入到評委隊伍之中。這樣可以更好地提高評委的質量,從而有助于提高整個競賽的質量。特別是在數據共享方面,高職院校可以借鑒企業真實的生產管理數據,通過大數據技術建立企業生產數據與競賽項目訓練數據的關聯模型,使技能競賽與企業生產融通,從而提升競賽項目管理水平,達到提高競賽成績的目的。
4結語
綜上所述,基于大數據的高職院校職業技能競賽項目管理可以系統完整地管理每一個環節,使整個管理形成閉環管理,同時也可共享企業真實的生產數據,建立每個賽項縱向的數據信息和院校之間的橫向數據信息,大大地提高了信息化管理水平,通過大數據相關技術為競賽立項、選手選拔、指導教師選拔、競賽集訓等提供了有力參考,促進了競賽成績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陳利,李紹中.高職院校學生職業技能競賽體系的構建與實踐[J].職業教育研究,2011(5):30-31.
[2]李媛媛.我國職業技能競賽的問題與建議[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1.
[3]李娜.關于提高職業技能競賽管理質量途徑的研究[J].學理論,2015(12):228-229.
作者:廖遠來 戴衛軍 單位:河源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