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信息技術對財務報表審計的影響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文章基于信息管理、財務管理相關理論,采用案例分析法、理論聯系實際的方法,以信息技術對財務報表審計的影響為題展開研究,研究表明,在大數據時代下,信息技術可以提高財務報表審計的速度和準確性,大大減輕財務部門內審工作人員的工作壓力,提高了工作效率。文章通過對現狀分析、案例分析,發現其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解決方案。
關鍵詞:信息管理;案例分析法;信息技術;財務報表審計
一、引言
自從互聯網與信息技術普及以來,財務會計由做手工賬轉變為利用會計電算化進行辦公,自此,在也沒有看到賬房先生點著油燈打算盤了。科技的進步極大地解放了生產力,在會計領域也是如此,通過相關會計核算軟件,會計工作人員只需要將憑證、單據、發票簡單分類處理后錄入系統即可,只要錄入時沒有出現錯誤,進入系統后,計算機會進行自動核算。這淘汰了一部分年齡大并且對計算機不熟悉的會計從業者。智能時代的來臨,讓一切變得更加猝不及防,人工智能機器人可以自動給掃描憑證、單據、發票掃描,直接分類核算,64位密集糾錯,甚至連簡單的審計都免掉了。這也給財務人員造成恐慌,大面積的失業會不會提前來臨?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的發展對會計、審計的工作人員又產生什么影響?本文在信息管理、財務管理的理論基礎上,對信息技術及財務報表審計的影響展開研究,通過對現狀分析、案例分析,發現其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關建議。
二、現狀
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對財務報表的內部審計和外部審計方法模式上也由傳統的純人工手工查賬審計向人機協作審計模式轉變。企業內部審計,主要包括確定資產存在性、判斷資產計價的公允性、避免過分高估或者低估資產、測試收入成本和費用、分析是否符合會計政策的要求。其中,判斷資產的公允性以及測試收入成本費用涉及到審查數據核算的計算機可以快速掃描輸入、進行運算、結果輸出,省去了大量的時間成本和人工的機會成本。外部網絡審計是指審計人員對被審計單位進行審計時,不必像之前一般對著如山般的賬簿進行核算審查,常常需要長時間高強度工作,而現在只需要利用互聯網和現代信息技術,通過人機協作的模式對被審計單位的財務報表合規性、真實性和有效性進行遠程審計。目前,隨著電子商務的蓬勃興起,越來越多商家選擇利用計算機網絡依靠商務平臺進行的交易和商務服務活動,主要表現在商務交易不再是先看貨,然后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商務服務也不單單依靠紙面文件以及單據的傳送,而是借助于計算機技術和信息技術、網絡互聯技術和現代通訊技術來全面實現電子化的交易和結算過程。電子商務更大程度上依托互聯網的特點在審計工作的范圍、內容、可行性、風險等方面都產生了重大影響。
三、案例分析
目前,墨西哥國家稅務總局將信息技術對財務報表的審計轉變為一種新的方式并且在2016年7月通過最高法院確保了其合憲性。即通過互聯網電子審計,稅務當局可以通過電子方式執行監督與審計流程,并通過電子方式與納稅人溝通,納稅人可以通過申請AcuerdoConclusivo協議,確保其被審計材料在保護狀態,納稅人也可以利用這個渠道尋求稅務幫助,通過協商的手段,解決被審計納稅人與稅務局之間存在的分歧,避免了耗時長和費用貴的申訴流程。墨西哥國家稅務總局給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國家一個很好的示范,行政事業單位率先進行改革,從法律制度上承認信息技術對財務報表審計的合法性與合規性,并且給予技術支持保證信息安全。這大大減少了人們使用的后顧之憂,有利于越來越多的會計師事務所、審計機構進行轉型,更大程度上借助網絡信息技術,對被審計單位進行遠程網絡審計。
四、問題分析
(一)電磁化會計信息不易保存
毋庸置疑,隨著無紙化辦公的進程加快,傳統的紙質憑證、賬簿、報表可能會被電子會計信息代替。電子會計信息是指將會計信息儲存在網絡系統中,很顯然這比紙質的更易被破壞。如果保存不好,即使從網絡系統中存儲在磁性介質上,會計信息依然會因介質的破壞而丟失。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存儲風險會因為時間加長變大,如果數據丟失或大面積泄露,不僅增加了審計的難度而且會給企業造成無法預估的損失。
(二)忽視網絡信息系統審查
在信息技術廣泛應用的大背景下,除了對傳統財務內容進行審計外,還需要對信息系統開發、運行、控制環節進行審查。尤其在電子商務環境下,對互聯網的依賴程度更大,并且固有的技術風險決定了審計內容必須包括對網絡信息系統處理和控制功能的審查,以證實其業務處理的真實性、安全性、合法性。大多數企業忽視對網絡信息系統的審查,這使審計信息可能會出現一定程度的偏差甚至是錯誤。由于全面依靠互聯網信息技術,交易與金錢往來都是在網絡系統各工作站上完成的,因此,審計應漸漸從事后審計轉為實時審計,全方位地評價網絡交易的安全性以及財務報告存在的風險要素,從而降低經營風險、提高審計質量。
(三)信息技術對財務報表審計難以做到絕對保密
眾所周知,互聯網系統具有分散性、開放性、受眾群體數量多等特點,其安全保密性問題一直是困擾大多數企業的問題。信息技術系統一方面面臨故障的風險,如果發生故障,就會造成全企業的癱瘓財務工作的崩潰;另一方面還面臨數據庫財務網站有可能遭到攻擊的非系統風險、計算機病毒攻擊的風險。此外,若信息系統的設計存在漏洞,而財務工作者在運用中并沒有發現,則可能給企業的內部控制造成隱性風險。
(四)審計人員的計算機知識不完善
審計人員的計算機知識、網絡技術不高,也給信息技術對財務報表審計造成困難。在信息化大數據背景下,審計的方式和內容都發生了改變,對缺乏計算機、網絡技術相關知識的審計人員,會因為方式改變而不能識別、審查企業的隱性風險,從而對評價結果和審計結論的產生消極影響。
五、對策建議
(一)審計線索方面的追蹤審查
在信息化背景下,應該針對審計線索在系統內建立專門原始數據的備份、完善大數據和追蹤軟件,多部門相互監督,使審計線索得以保留。同時,通過遠程審計監管、突擊檢查的方式,對財會工作人員和程序員的系統進行檢查,以維護數據庫安全。
(二)重視對內部控制內容審計
重視對內部控制內容的審計是指要做到對財務數據全流程的管控,包括信息技術部門對信息化財務系統的維護。第一、明確權限與指責,在財務部門內部,將職責和權限進行劃分,不能讓不同崗位的工作人員擁有相同的權限,以此來形成互相監管的模式。第二、成立財務數據庫,原始數據必須先上傳再入賬處理分析,而且原始數據不容隨意更改,如要更改應由主管監督。同時,每一步的審計應將數據上傳,各部門之間既相互獨立又互相聯系,彼此制約。
(三)加快信息技術財務審計法規的建立完善
第一、要認真推動信息化審計法律法規建設,既要認識到其提高工作效率的優越性,也不能忽視其自身的問題,應盡快提出制定相關法律法規的意見。第二、信息技術應用于財務會計領域,需要對傳統的審計準則體系重新進行審視和思考,新的審計準則應該順應時代的趨勢,充分考慮其在信息化、大數據背景下的創造性。用法規和制度保障信息化審計的合法性、合規性。
(四)加快信息化審計人才的培養
在此背景下,審計人員除了應當具備審計知識經驗還應當對基礎信息知識有一定的了解。審計人員是信息技術應用于財務報表審計工作的關鍵,但是傳統的審計人員往往忽略了自身對信息技術的要求。市場對復合型審計人才的缺口很大,也是未來審計工作發展重要一環。第一、審計人員應該具有危機意識,如果自身不轉變,很有可能被即將到來的財務機器人代替簡單的審計工作;第二、企業也要意識到信息網絡對財務報表審計存在的兩面性,應鼓勵審計人員、會計人員主動學習信息化審計知識,及時查明風險,做好應對措施。第三、國家和政府也應該加大對審計人員工作轉型的引導,鼓勵培養復合型審計人才。
六、結語
信息技術對財務報表審計的影響可以說是把雙刃劍,我們不僅要在工作中認清其優越性,利用高效智能的軟件輔助審計,也應該充分意識到信息化審計的不足,以及未來可能出現的風險,針對風險進行預估,做好防范措施。
參考文獻:
[1]信息技術對財務報表審計的影響與挑戰[J].中國注冊會計師,2018(01).
[2]杜婷婷.會計報表審計風險分析及防范研究[J].經貿實踐,2018(03).
[3]羅愛軍.企業財務報表審計的風險及其防范[J].商場現代化,2018(07).
作者:楊愛華 單位:華普天健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遼寧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