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新媒體下報社人員新聞采編能力探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當前,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推動著整個社會邁入新媒體時代。在這一環境下,信息的傳播速度變得比以往更快,且種類也更加豐富,不僅為新聞采編工作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也為報社采編人員帶來了較大的挑戰。報社要加強對采編人員工作能力的培養,使其能夠在新聞采編工作中發揮出重要作用。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報社采編人員;新聞采編能力
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傳統報社的發展受到了較大沖擊。如何在新媒體環境下發揮優勢,站穩腳跟,是報社需要著重思考的問題。作為報社的采編人員,需要轉變傳統思維觀念,學習新知識,努力提高自身的新聞采編能力,做到與時俱進。報社也應該加強對采編人員專業能力的重視,采用多種方法和途徑提升其專業水平。
一、新媒體時代下新聞傳播的特征
1.信息量大,類型多,傳播速度快。在新媒體環境中,信息爆炸式增長成為當今時代的主要特征。新聞信息種類非常多,且資源也極為豐富,而且新媒體時代對個性化信息極為推崇。各種不同的新聞信息正在噴射式涌現出來,速度是以往信息傳播的幾十倍甚至幾百倍。這些信息涉及經濟、文化及政治等多個領域,信息即時性特征明顯,主要依托互聯網進行傳播,人們能夠借助移動端隨時隨地接收信息,打破了傳統報社信息傳播的時間與空間限制。傳統報社媒體受到較大沖擊,甚至面臨生存問題。
2.信息傳播主體基數較大,空間得以擴展。在新媒體時代下,任何人都能在網絡媒體平臺上發表自己對新聞的獨特見解,也正因為如此,信息生產及傳播的主體變成了每一個能夠上網的個體,而交互式的信息傳播方式也使得新聞信息的傳播遍布到網絡覆蓋的各個角落,使得信息傳播擴散的空間更大。與傳統報社媒體的信息傳播方式相比,新媒體具有極大的優勢。
3.新聞信息質量參差不齊。雖然在新媒體時代的推動下,新聞信息的傳播主體得以增加、空間有所擴大且速度不斷提升,但是,新聞信息內容的質量卻得不到有效保證。近幾年,隨著新媒體的發展,信息造假時常發生,信息質量參差不齊。新媒體普遍缺乏對信息的甄選及審核,虛假信息能夠即時傳播,造成了負面影響。
二、新媒體時代下報社采編人員新聞采編能力培養的有效策略
1.增強報社采編人員專業素養。面對量大且種類繁多的信息環境,傳統報社媒體若想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就要對傳統的新聞采編工作進行改進與創新。采編人員作為報社發展的重要支柱,更應創新探索新的工作模式,尤其需要加強對新媒體的了解,明確哪種類型的信息能夠吸引讀者的眼球。基于此,報社采編人員需要具備專業能力及較高的職業素養,這樣才能保證新聞采編工作的質量。第一,報社采編人員應具備扎實的文字功底及敏銳的新聞洞察力,這就需要采編人員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的文字表達能力,并且主動深入到人民群眾中,尋找更多的新聞熱點,借此鍛煉自身對新聞的洞察力,提高新聞敏感度,使其能夠在采編新聞的過程中深入挖掘新聞價值,將真實、客觀的信息呈現給廣大讀者,在報社新聞采編工作中發揮出重要作用。第二,報社采編人員要具有較強的責任意識,提升自身職業道德素養。對于傳統報社媒體而言,新聞的真實性、權威性是其較為突出的優勢。報社采編人員要把這一優勢擴大,以提高受眾的認可度,使報紙能夠吸引更多的受眾。新聞采編人員身上肩負著社會責任,應正確引導社會輿論,為每一篇新聞報道負責。第三,報社要建立培訓、內部交流、范文學習、群眾評議和新聞評獎等多種機制,定期邀請業界專家和讀者點評傳播導向和傳播內容,以提升報紙新聞的吸引力和影響力。
2.報社采編人員要做到與時俱進。新媒體時代最大的變化是信息傳播平臺的改變。傳統媒體時代在傳播信息時主要借助報紙、電視、廣播等載體,這些載體的傳播方式與新媒體相比,時效性較差。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信息傳播主要依托互聯網,各網絡平臺已經成為信息傳播的主場,如微信、微博等。報社采編人員要做到與時俱進,加強對新媒體技術的學習,熟練掌握相關技術技能,并學會操作微博、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平臺,借助這些新媒體平臺,拓展報社新聞受眾群體規模。
3.報社采編人員要重視創新報社采編人員不僅要保證新聞內容的真實性及客觀性,還要對新聞內容進行創新,這樣才能吸引更多的讀者,拉近報社媒體與讀者之間的距離。近些年,新媒體環境催生大量的“標題黨”新聞,這種現象的泛濫會削弱媒體的公信力。面對這種情況,報社采編人員要堅持“內容為王”,了解受眾信息需求,對新聞內容和形式進行創新,激發廣大讀者對報社新聞信息的閱讀興趣。
三、結語
通過上述分析可知,在新媒體時代,提高報社采編人員的工作能力及專業素養能夠有力推動報社媒體的發展。因此,報社媒體要重視這一工作,使采編人員能充分發揮積極作用。報社采編人員要做社會主流價值的詮釋者、優質報道的提供者、職業倫理的堅守者、社會分化的彌合者,不斷增強輿論引導能力和信息傳播能力,在新的媒體格局中形成影響力。不僅要掌握更豐富的專業知識、職業技能,強學習,練內功,多采寫留得住、傳得開、叫得響的新聞作品,更要牢固樹立群眾觀點,站穩群眾立場,增進群眾感情,真正了解群眾的思想脈搏、利益關切、實際需要,真正成為黨和政府連接人民群眾的橋梁與紐帶。
【參考文獻】
[1]張杰.新媒體時代報社采編人員新聞采編能力培養的思考[J].新聞研究導刊,2018,9(08):153-154.
[2]趙凌鳳.新媒體時代報社采編人員新聞采編能力培養探討[J].記者觀察,2018(23):14.
[3]賴家豪.基于新媒體時代下的報社采編人員新聞采編能力培養[J].卷宗,2018(13):233.
[4]劉瑞朝.新媒體時代報社采編人員新聞采編能力培養解析[J].神州印象,2018(06):14.
[5]劉曉鵬,傅丁根,吳建群.“走轉改”:提升影響力的時代路徑——人民日報社開展“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活動的實踐與思考[J].新聞戰線,2012,000(003):38-40.
作者:孔艷萍 單位:石嘴山市新聞傳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