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新課標下數學新舊教材比較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2017年教育部頒布了《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新課標指出:教材要遵循數學的邏輯體系;揭示數學內容的發生、發展的過程;遵從學生的認知規律,合理安排學習內容;應有利于教師創造性的教學,有利于學生自主性的學習。本文選取高中數學人教A版新、舊兩版教材中《對數函數》部分內容進行比較研究,并給出教學反思。
1比較研究
本文將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比較:章節編排、教材內容、信息技術應用、思想方法和科研能力的培養。
1.1章節編排比較
新舊教材在對數函數內容上的編排對比見下表。新課標在教材編寫建議中提出,教材的各個章節設計要體現三個關注:關注同一內容的邏輯關系,關注不同內容之間的邏輯關系,關注不同數學知識所蘊含的通性通法、數學思想。在對數函數這部分,新教材的編排更加細化,通過建立“概念—性質—對比—應用”為學生系統的建立對數函數的知識體系提供了便利,符合數學學習規律和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
1.2教材內容比較
(1)注重概念的學習。新教材更加注重概念的描述和講授。我們知道每一個數學問題都是由若干個數學概念構成的,所以概念的學習是數學學習的基礎。對數的概念、對數函數的概念都單獨設置為一小節,并配備了題量和難度都適當的例題和練習,使學生在剛剛接觸新概念的時候有一個接受理解的過程。最近總理在記者會上講到:“一定要注意加強基礎知識的學習,打牢基本功和培育創新能力是并行不悖的,所謂樹高千尺,營養還在根部。我們把基礎打牢了,將來可以觸類旁通,行行都可以精彩。”而新教材這樣的小節設置體現了新課標對基礎知識的重視。(2)例題、習題比較。新教材共有例題9道,練習5組,習題4.3、4.4兩組。與舊教材相比新教材在例題的題型和數量上保持一致。在練習的數量上有所增加,難度與舊教材持平。值得關注的是習題部分的設置,舊教材只有習題2.2設置成了A、B兩組,難度為A組基礎題型,B組提高題型,題量共17道。新教材習題4.3、4.4設置為復習鞏固、綜合運用、拓廣探索三個部分,分別對應基礎題、中等提高題、較難應用題三種題型。習題設置體現出層次,體現出課程要面對全體學生,實現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同時,例題習題的內容更加多元化,比如增加了游客人數問題、酒駕問題、物價房價問題,貼近學生的生活,使數學問題生活化,凸顯了數學的實際應用價值。
1.3信息技術應用比較
新教材4.3.1的小貼士中提到“通過查詢互聯網,進一步了解無理數e,常用對數和自然對數”,探究中提到利用計算工具求值,4.5.3中提到了應用信息技術做出函數圖像,頻繁的提到信息技術的應用,符合當今時代的發展。舊教材中所介紹的軟件是Excel和幾何畫板,新教材中介紹的使用的是GeoGebra,這款軟件的支持多平臺使用,交互性強,更加便捷,切實滿足了教師和學生的教學和學習需求。
1.4數學文化融入的比較
新舊教材都保留了閱讀與思考—對數的發明。體現了數學文化融入到學習內容之中新版教材的《對數的發明》相比于舊教材刪去了開篇恩格斯、伽利略對對數的發明的評價,刪去了介紹斯蒂弗爾的一些成果,直接給出了對數發明的背景、意義、誕生的標志以及表示方法,通過第一段話使學生對對數的發明有了基本的認識。1.5思想方法和科研能力的培養比較新教材探究中出現了“類比”“歸納”等方向的問題。類比與歸納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是一種由已知推出未知,由特殊具體推出一般原理的思想方法,是人類認識客觀世界的有力工具。高中是學生自主發展,思維最為活躍的時期,掌握類比與歸納的方法對培養學生邏輯思維和創造力極其重要,極大的有利于學生學習更深層次的學科知識,同時開拓了學生的視野,豐富了學生認識世界的手段,是走向創新的途徑,體現了新課標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新教材設置了新的環節:文獻閱讀與數學寫作。曾經我們認為文獻的查詢、閱讀、討論、研究,論文素材的搜集、整理、撰寫、修改等等這些工作都是大學生才能學習和完成的,而今新課標下高中數學教材就設置了這樣的選學內容,雖然這部分是帶的,是作為選學內容,不作為考試要求,但是我們看到了新課標對學生科研能力的重視、啟蒙和培養。
2教學反思
2.1掌握新內容
教師要及時對新舊教材進行比較研究,對新增的內容仔細揣摩分解,及時調整教學方法以適應新課標的教學要求。要善于利用新教材中的思考、探究、發現等模塊,構建問題情境。引導學生主動思考,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積極表達,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在設置情境時,要選擇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問題設置有層次梯度,難度逐步加深,隨著問題的解決學生增強了自信心,從而使學生養成好的思維方式和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
2.2學習信息技術
作為新時代的數學教師,我們不再拘泥于一塊黑板,一支粉筆,一塊三角板,也不再只使用教材配套的課件。我們要積極學習新的信息技術,掌握多種教學軟件的使用方法,在教學過程中靈活應用多媒體手段,讓學生更加直觀的感受到數學的變化和數學的美。
2.3提高自身通識素養
在新教材中,例題和練習涉及到了很多生活中實際應用的問題。這就將復雜的數學生活化,具體化,我們不再單純的講解數學問題,而是要將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問題,這就對教師的個人通識素養有了更高的要求。我們除了要鉆研專業之外,還要提高自己的科學素養、人文素養等。
2.4開展教研活動
教研組應定期開展教研活動,討論新課標的目標、新教材的變化、解決教學中的問題、集中研討教學難題。針對文獻閱讀與數學寫作,教研組應仔細研討給出具體的指導方案,讓學生受到良好的科研啟蒙。以上是人教版新舊教材高一數學對數函數的比較和反思,通過比較和反思我們能更深刻的領會新課標的教學理念,關注到新教材設計的變化,及時改變教學方法和策略,充分發揮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式,將學科知識與核心素養有機融合,從而實現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周偉韜,孔德宏.新課標視角下高中數學新舊教材比較研究—以湘教版必修部分“概率”為例[J].科教文匯,2020(8)
作者:盛婷婷 單位:內蒙古民族大學數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