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技工院校校園文化建設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技工院校教育作為我國教育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的校園文化一定具有其本身的特色,那么技工院校的校園文化的特色就是就業,緊緊圍繞就業這一特定需求,從教育、學習和生活三個文化方面建設,更好地培養學校人才。
關鍵詞:技工院校校園文化就業
學校的社會形象,需要學校的文化底蘊的支撐,學校文化底蘊的體現最好的就是校園文化;這種校園文化會通過常年的教育、學習、生活逐步融化到學校師生的血液中去,體現到師生們的行動上去。因此,校園文化是每個學校的靈魂,是學校競爭、生存、發展的基石。校園文化隨著學校的不斷發展也在不停的發展,因此,校園文化建設就自然成為了學校永恒的主題。
一、校園文化的作用
1、導向作用
校園文化可以把全校師生的事業心、責任感和榮譽感,轉化為奮斗目標、人生追求、行為準則,是廣大師生的精神動力。導向作用越有力,就越能統一全校師生,實現發展目標。
2、凝聚作用
校園文化像精神粘合劑,它是學校價值觀念、理想信念、行為規范等意識的體現,使師生產生歸屬感,增強凝聚力。校園文化是由師生共同創造和認同的價值理念,對全校師生都具有凝聚力及感召力。它能使大家團結一心、關心愛護學校,進而形成一種對學校的心理需求,從而增強師生的凝聚力和榮譽感。
3、激勵作用
校園文化應該體現尊重、關心、培養和提高,滿足師生們的精神追求,發揮其在學校建設中的主體作用。良好的文化氛圍,能產生激勵作用,使學校產生精神振奮、朝氣蓬勃、開拓進取的良好風氣,形成一種你追我趕的激勵環境和激勵機制。增強事業心和責任感,極大地激發出積極性、創造性。
4、輻射功能
校園文化塑造著學校的形象,通過招生、培養、就業,畢業生對社會做出的貢獻,以及社會新聞媒體的正面報道會產生學校對社會的輻射作用。校園文化的力量,對學校的發展和社會功能的發揮都將產生巨大的影響。
二、構建技工院校的校園文化
1、教育文化
搭建教育文化的主體是教師。(1)要進行教育理念研討活動,調整教育心態,強化教師對我們教育核心價值目標的認同。技工院校教育的核心價值目標是學生的職業技能,而不是學科體系;我們要培養的是技能型人才,而不是研究型人才。這是教學工作的重點,是我們教育目標定位的問題。(2)要明確我們的培養目標,要深化教學改革,形成正確的教學價值觀和方法論。技工教育的培養目標是高素質技能型人才。要根據我們的培養目標確定專業面向的崗位是什么,分析工作任務,完成對應的職業能力,按規律將職業能力由簡到繁、由單一到綜合進行整合,歸納總結再學習。才能構建技工院校教育課程體系。技工院校的廣大教師要積極參與到這種教育教學改革中去,明確教學內容,創建教學情境,探討教學方法,評估教學得失,推進教學改革深入發展。在整個取舍整合過程中,教師才能形成正確的教學價值觀和方法論。(3)要建立有特色的教學管理體制。技工教育作為一種類型的教育體系,肯定要有與之相匹配的教學管理體制,根據技工教育的特點,這個教育教學管理體制應該是彈性的、靈活的教學模式。技工院校在教學管理上應該尋求個性發展,各具特色。只有教學管理體制與教學實踐相協調,教學管理工作才能井然有序,教師才能愉快地工作。學校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成果。(4)樹立全面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的教學理念。作為我國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技工教育在突出學生專業技能培養的同時,還要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注重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要有收集、分析及組織信息的知識與能力;計劃和組織工作活動的能力;確認工作角色,運用合作方法,優化工作流程的能力;獨立學習、獲取知識和技能及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自我控制、自我管理及工作評價的能力;較好的政治素質、思維素質、心理素質、體能素質、團隊精神、吃苦精神及參與社會生活的能力;較強的道德意識、法律意識、環保意識、安全意識、質量意識、服務意識、規范個人言行的能力及責任能力;職業生涯規劃能力;人文常識、企業文化常識。通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使施教的空間從課堂擴大到校園,擴大到實習基地,擴大到用人單位。
2、學習文化
學習文化體系的主體是學生。(1)要建立強勢的學習心理。技工院校的學生整體素質較差,學習多處于被動狀態。因此,要教育學生調整心態,明確人生目標和學習目的,掌握專業技能、方法技能和適應社會的能力。(2)要改進學習方法,注重實踐的學習過程。技工教育的學習過程與專業面向的崗位工作過程相一致,學習方法主要是“做中學”和“學中做”,目標就是掌握完成崗位任務所需的各項技能。必須在新的學習理念下,緊緊圍繞職業能力的提高來學習。(3)提高自身綜合素質,追求可持續發展。技工院校的學生在注重專業技能的學習的同時,還應注重綜合素質和能力的培養,職業興趣、態度、道德、競爭意識等等。這都決定了學生未來的發展狀況。學生應利用一切機會,使自己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趨于平衡。(4)培養團隊協作的學習氛圍。學生要講究整體意識,講究團隊協作,將企業文化的精髓引入學習過程。團隊協作的學習氛圍才能形成,技工教育的學習特點才能彰顯。
3、生活文化
生活文化體系的主體是學校的全體教工和學生。包括生活內容、生活習慣和生活態度。(1)要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生活上,要強調學生的組織紀律性,因為在學習過程中需要團隊協作,而組織紀律是團隊協作的必要條件之一,在生活中培養學生的組織紀律性。鼓勵學生參與學校的各類組織、協會、團隊,并且促使其良好運作。嚴格執行早間操和晚自習制度。堅持文明寢室、衛生寢室評比制度。養成遵時、守紀、溝通協調、團結協作的生活習慣。(2)培養積極的生活態度。技工院校生同樣有自己廣闊的發展空間,不能產生自卑心理,盲目沉淪。通過理想教育、責任感教育、使命感教育、人文素質教育使學生具備崇高的情感和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要引導學生加強身體鍛煉、培養服從意識和不怕挫折的堅韌意志。學生才能在頂崗實習及其后的實際工作中處理好各種關系,與社會生活相協調,為自己的發展創造必要的條件。技工教育要使學生在掌握專業技能的同時能夠得到全面發展。總之,技工院校校園文化建設的特色是就業,通過教育文化、學習文化、生活文化三個方面共同建設。這樣的校園文化才能更好地服務于技工教育的人才培養。
參考文獻
[1]姜大源.職業教育學研究新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
[2]馬樹超,郭揚.高等職業教育跨越•轉型•提升[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作者:李琦 喻濤 曾凡毅 單位:江西省化學工業高級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