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豬場糞污資源化利用發展循環農業探索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為降低大中型豬場排污,探索循環農業模式,采取切實可行的方法處理畜禽糞便,實現資源化利用,探索和推廣養殖業與種植業深度融合的生產模式,加快現代農業發展,推動農村生態文明建設,已成為目前和將來一段時間亟待解決的重點問題。
1豬場糞污處理
中小規模豬場可以采用“豬樂菌”墊床法積肥,此種飼養方法俗稱為“懶漢養豬法”。該飼養方法具有省飼料、增重快、省工、省電、省水等優點。而且使用豬樂菌還能夠抑制有害細菌,豬舍無蠅無臭,墊料含氮量是鮮豬糞的3~5倍。大型豬場宜采用沼氣法處理糞污。沼氣法處理糞污的原理在于:利用厭氧菌的分解作用,可以將有機物經過厭氧消化作用轉化為沼氣和二氧化碳;經過處理后的沼渣、污泥可以作為有機肥料,而沼液則用于農田灌溉、果園灌溉;沼氣除了用于生活外,還可將沼氣用于發電、提純制取液化氣等。
2通過土地流轉,實現養殖業與種植業的深度融合,發展現代循環農業
養豬場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可以通過建設符合環保要求的畜禽排泄物無害化處理設施,并圍繞龍頭企業流轉相應規模的耕地、林地,采取“畜-沼(有機肥)-糧”“、畜-沼(有機肥)-菜”“、畜-沼(有機肥)-林”“、畜-沼(有機肥)-果”“、畜-沼(有機肥)-煙”等模式來進行生產經營,以實現作物秸稈與糞污的全面綜合利用。經過測算,規模養殖的生豬出欄量在10萬頭以上,可以輻射帶動生態農田(林地)建設連片面積1.5萬畝左右,這不僅提高生豬出欄量、對于生態農田(林地)建設有帶動作用,同時還能夠促進農村勞動力的就地轉移。同時,此種模式不僅破解了農業發展的瓶頸,而且還能夠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推進傳統農業轉型升級,實現農業高產高效、可持續發展,對保障農業生態安全、糧食安全、產品安全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3結語
目前,由于相關政策對農村土地流轉越來越傾斜,養殖企業應抓住這一機遇,引入社會資本,因勢利導向農業轉移,積極對當地農業進行改造提升,通過對畜禽糞便資源化利用,探索發展“養殖企業+生態農業園區+新型社區”“、養殖企業+農業開發企業”“、養殖企業+生態農業園區”“、養殖企業+糧食生產”等多種循環農業發展新模式,這不僅充分利用了農業廢棄物,改善了土壤結構,保護了生態環境,延長了產業鏈,也能提高生產水平,增加經濟效益,為我國現代農業發展開辟一條新的道路。
作者:王李輝 宗玉霞 牛紅雨 單位:河南省平頂山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河南省平頂山市湛河區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