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苗族刺繡在現代纖維藝術中運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在國內外藝術界中,纖維藝術逐漸發展并備受關注。傳統的紡織藝術和編織藝術與現代的纖維藝術密切相關,但又產生著時代的隔閡和差異,可以說,現代纖維藝術是一種由內而外地創新和實現編織藝術、紡織藝術現代化發展的藝術模式。纖維藝術在中國現代藝術設計不斷發展的帶動之下,也受到了越來越多消費者的喜愛。貴州的苗族刺繡,憑借豐富多樣的造型語言,傳統古樸的造型、色彩斑斕的構圖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濃郁的浪漫主義色彩,越來越受到藝術界的關注。苗族刺繡也被稱為中國第五大刺繡,其精妙絕倫,其色彩交織,在苗族刺繡中,展現的是苗族人民對生活的熱愛和向往,展現的是中國無數少數民族在傳承和發展中的文化積淀。在苗族刺繡中,主要有素繡和彩繡兩種,彩繡主要是多種顏色的繡線交織,素繡主要是用單一的色彩表現一個刺繡作品,主要是以繡喻物。苗族人民的服飾上大都有刺繡圖案,這些圖案繡工精細,色彩協調,實用性和觀賞性極強。各種花鳥魚蟲、龍鳳呈祥等圖案,展現了苗族神秘古樸的風格,也展現了苗族婦女高超嫻熟的刺繡能力。在現代纖維藝術不斷發展的帶動之下,傳承和弘揚苗族刺繡藝術也值得探究。
一、貴州苗族刺繡概況
苗族刺繡源于五千多年前,在長江中下游地區,苗族先民建立了三苗國,主要從事農耕種植。隨后,苗族人民逐漸南遷,在湖南、湖北地區形成了全新的部落。4800年前,苗族人有歷史記載已經可以開始織布。所以說苗族刺繡的起源是比較早的。在春秋戰國時期,楚國成為苗族的主要聚居地。苗族歷史悠久,一般分布在貴州東南地區。苗族刺繡能代表中國少數民族最高的刺繡水平,也是中國第五大刺繡門類。從漢晉到明清時期,苗繡通常都是繡法和織布實現統一,且整體上多采用花鳥魚蟲為刺繡對象,裝飾意味較濃郁,且具有較強的原始圖騰風格。苗族刺繡具有獨特的審美意趣,也有完整的刺繡技法。苗族刺繡內涵豐富,色彩絢麗,技法高超,具有較高的學術研究價值。苗繡傳承著苗族的民族歷史、風俗文化、宗教信仰等信息,包含著苗族人民質樸的情感和深邃的文化內涵。
二、貴州苗族刺繡的語言特點
(一)造型語言
在貴州苗族刺繡作品中,不存在縱深的空間感,基本上是在同一平面上描繪的,而各種圖形大都是在面積和距離之間呈現出空間的關系,展現了二維平面藝術的強大張力。苗族刺繡中平面化的圖形,讓畫面更有體積感和量感,這種方法也在苗族刺繡中隨處可見。但這種樸拙的刺繡手法極具個性色彩。加上貴州苗族刺繡中造型語言也存在較強的符號感和象征性,所以說這種刺繡形式也能傳承千年而不變。在當今的苗族刺繡中也會發現很多的刺繡紋樣是具有古典的文化符號特征的,而這些符號、文字和讀音、意義都一一對應,對于苗族人來說,這就是傳遞思想和文化的渠道。
(二)色彩語言
利用刺繡作品的色彩變化可以直接認知并感知事物色彩,也是設計中極具感染力和表現力的因素之一。豐富的色彩語言引起了大眾的共鳴,并且通過多樣的色彩語言形成了豐富的聯想。在絢麗多彩的苗族刺繡中,色彩是苗族婦女展示天性的一個良好的渠道,因為苗族刺繡的作品幾乎涵蓋了可能認知的色譜顏色,經過苗族婦女之手,展現出巧奪天工的藝術享受。尤其是在苗族服飾中,一般可以分為節慶盛裝和日常便裝兩種。節慶盛裝五彩繽紛,一般以紅色調、藍色調、綠色調和黃色調為主。刺繡色彩絢麗多姿,基本上常用的顏色都是苗族人民認為的吉祥如意且寓意良好的顏色。在色彩的搭配上,苗族人有自己的獨特見解。在苗族刺繡中,多種顏色交叉使用,但卻是色彩分明的,通過高反差、強對比的搭配,將色彩的純度、對比度、明度表現得淋漓盡致,這在很多設計中都是需要認真學習并思考的。苗族刺繡多采用暖色和純色,因此也派生出更加豐富多彩的色彩世界。可以說通過刺繡的用色,讓苗族婦女的自由和大膽表現得淋漓盡致。它們是和諧的,巧妙的,通過高超的配色技法,展現了苗族刺繡的獨特魅力。
(三)技法語言
苗族刺繡有豐富的刺繡語言,如平繡、鎖繡和盤繡,這些都是苗族刺繡中常見的類型。比如平繡,就是按照畫出來的線條和圖案,在繡布上排列針腳和線條,整體上完全按照畫出來的圖案和花紋進行刺繡,其也是苗繡中最經典的針法。一般來說,盤繡就是把花紋圖案按照已經畫好的圖案纏繞在繡布上,用同樣顏色的細線固定,整體上這種方式更加細致,也更加復雜。
三、現代纖維藝術的起源和發展
中國是絲綢的故鄉,纖維藝術作品也非常豐富。在悠久厚重的藝術歷史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藝術工作者將文化傳承和西方技藝結合在了一起,轉變了思維方式,也讓整體的現代纖維藝術更加靈活。從1955年開始,中外纖維藝術的交融逐漸展開。80年代,纖維藝術專業的美國學生到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留學,也將美國現代纖維藝術引入中國。21世紀之后,清華大學等知名高校進一步帶動了纖維藝術的發展和創新。隨著貴州苗族刺繡藝術的不斷發展,苗族刺繡也逐漸走向世界,被越來越多的人認可。在現代纖維藝術中,苗族刺繡元素成了其中非常特別的點綴,苗族人擁有極其強烈的民族認同感,有強烈的文化傳承意識。所以說,苗族刺繡中也蘊含著苗族人的生活和幾千年來傳承下來的文化傳說。他們將苗族的歷史一針一線地體現在了刺繡中,縫在了衣服上,也用苗族刺繡這種最浪漫的方式,刻畫出苗族人的精神世界和心中最燦爛的天空。在當下,苗族刺繡工藝品也逐漸發展,從設計、生產到加工銷售,苗族刺繡工藝產品已經帶動了貴州的民族貿易企業的發展。苗家刺繡能手手工獨特,技藝超群,生產的手工藝品做工考究,工藝精美,除了國內銷售之外,還遠銷全球各國。
四、貴州苗族刺繡在現代纖維藝術中的應用現狀
苗族刺繡本身所用的色彩就比較鮮艷明麗,加上整體的技法也比較簡單。因此,在現代纖維藝術中,如果能將苗族刺繡藝術結合染色、編織等工藝進行再創作,實現新舊藝術之間的傳承與融合,也能夠引領和帶動苗族刺繡藝術的不斷發展。要想讓苗族刺繡走出貴州,走向全國,就需要融合現代纖維藝術的特點,深化苗族刺繡藝術的影響,在理念的創新上和表現形式的多樣上產生較大的帶動意義。傳統的苗族刺繡更強調刺繡的實用性,但是現代的纖維藝術設計更主要的是表現刺繡中的精神內涵和藝術語言。現代纖維藝術的發展會對苗族刺繡的沿革產生重大影響,不僅能用來裝飾服飾,還在藝術表達上有新的意義,展現創作者的情感,尤其是在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也有了更大生活壓力的帶動之下,一種溫暖人心并且能給人輕松愉悅之感的刺繡作品,也成為當下纖維藝術發展的重要形式。如果能將傳統的苗族刺繡藝術和現代的纖維藝術融合在一起,將中國民間藝術的精髓和現代纖維藝術傳承和發揚,充分發揮出民族特色的設計語言,也能夠帶動現代纖維藝術屹立在世界之林。通過現代纖維藝術和苗族刺繡技術的融合,可以拓寬當下纖維藝術的發展形式,豐富現代纖維藝術的發展空間,在當下現代纖維藝術作品中,應用苗族刺繡技術的案例比較少,而如果能將苗族刺繡技藝與現代纖維藝術融合在一起,也更能夠提升藝術的傳播價值,讓苗族藝術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因此,將苗族刺繡在現代纖維藝術中應用和傳承,還有很大的發展潛力,也有很長的路要走。
五、貴州苗族刺繡在現代纖維藝術中的應用創新
(一)藝術造型創新
在藝術造型的創新上,需要符合現代公共空間審美的需要,建立在良好的文化底蘊之上,提升整體的藝術設計造型創新的價值。在苗族刺繡的傳承和發展中,需要建立在現代美學需求之上,不斷創新新時代藝術造型元素,實現整體民俗藝術的發展。如果要實現苗族刺繡造型語言創新和現代行為藝術設計的融合,不能生搬硬套,也不能一味融合,要建立在適合現代設計的作品之上融合。苗族刺繡藝術將苗族刺繡造型表現和現代纖維藝術設計相融合,實現全面融合的創新發展,將一些苗族刺繡造型的設計規律融合到現代藝術設計中。需要轉變傳統的思維模式,構造出更加傳神、直接且富有民族韻味的藝術元素,將大膽的苗族意象圖形融合到現代的纖維藝術作品中。
(二)色彩語言創新
苗族刺繡有非常典型的色彩傾向,將色彩融入現代纖維藝術設計中,能夠有較好的帶動意義和發展意義。紅綠對比能給人更強烈的視覺沖擊,而這也是苗族刺繡語言中經常采用的一種表現形式。通過豐富的高純度色彩進行繡制,體現出苗族刺繡的色彩傾向,能夠大大拓寬現代纖維藝術的表現形式。比如用藍紫色點綴,讓畫面更加生動活潑,用黑色或亮藍色勾邊,能讓畫面更加清晰。通過有效的刺繡色彩搭配,將精妙恰當的色彩運用融合到現代纖維藝術中,能發揮出現代纖維藝術獨特和奔放的藝術價值,拓寬整體的藝術傳播范圍。
(三)技法創新
苗族刺繡的整體技法豐富多樣,提升技法語言的創新程度,是融合現代纖維藝術,加強整體應用創新的必然之舉。在纖維作品中點線面的關系表達更需要通過針法來體現。所以說,要將原有的苗族刺繡技法進行改良,并且根據自身的設計要求和刺繡材料進行有效且全新的針法試驗。在實際的技法改良中,可以用現有的刺繡技法進行更多元的創作嘗試,也可以將現代纖維藝術設計中的技法應用到傳統的苗族刺繡作品中,實現兩者的融合。在點線面的表達上,可以根據每一種針法的特點進行區分應用,利用多種技法結合色彩和構圖,展現出刺繡藝術的魅力,表現纖維藝術的肌理效果。尤其是在現代纖維藝術設計作品中,也許現有的方式方法不一定適合刺繡作品的表達內容,在進行創新創造的嘗試過程中,要通過合適的材料選擇和技法選擇,突破傳統的思維模式,開展更加廣泛的創作,才能有新的突破。
六、結語
總而言之,苗族刺繡藝術是璀璨的民族文化,也蘊含著幾千年來苗族人民對生活的熱愛、向往,以及對美好事物的崇拜和敬畏。貴州的苗繡藝術是無法估量的民族藝術瑰寶,作為一種傳統且古老的民間藝術,貴州苗族刺繡可以給人無限的美的感受。把握好苗族刺繡的語言特征,充分傳達出苗族刺繡獨具色彩的個性魅力,才能將優秀的民族文化融合到設計作品中。
參考文獻:
[1]范佳影.苗族刺繡在拼布藝術中的“化新”研究與實踐[D].天津工業大學,2019.
[2]李英,牟艷睿.苗族堆繡技法在現代纖維壁掛中的創新運用[J].中國民族博覽,2016(06):165-166.
[3]牟艷睿.黔東南苗族刺繡語言在現代纖維藝術中的運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2.
[4]王亞麗.苗繡藝術及其工藝在高級時裝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浙江理工大學,2009.
[5]劉竟艷,李綸.以苗繡工藝為主要構成因素的現代纖維藝術形式[J].美術之友,2008(01):93.
作者:楊登科 單位:廣西藝術學院設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