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現代藝術院校中的教育設計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我國的綜合國力的不斷提高,國家的方方面面都有了突飛猛進的進步,近年來的教育事業也在不斷的向前發展,現代的藝術類院校的教學模式也在不斷的更新創造之中,教育問題成為了一個社會關注的方面,現代藝術院校的教育設計也有了針對性的變革,主要體現在傳統文化的滲透、多元文化的融合、新技術的應用、傳統技術的革新、教育理念的更新創造。這些變化也表明我國的藝術院校的教育呈現出新的面貌。本文主要是研究現代藝術院校中的教育設計問題,以及在現代背景下,藝術院校使用的新的設計理念,對我們社會起到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現代藝術院校;教育設計;更新創造
1現代藝術院校中的教育設計研究的目標
21世紀以來,國家的競爭力不斷提高,教育與國家的進步是相互促進,相互聯系的,國家的進步可以促進教育事業的發展,另一方面,教育的進步也可以推動經濟的前進。因此,各個學校都在進行教育改革,以此來順應社會發展的趨勢,其中現代的藝術院校也是如此,他們進行的教育設計研究的主觀目的是為了順應經濟發展的趨勢,是在當今教育改革背景下的自主性實踐活動,從而可以以此來推動社會的進步,為國家培養出更多的高素質高質量的人才。其次,藝術院校的教育設計研究的不只是教學手段的進步和教學成果的飛躍,還包括的有院校整體的環境的一個設計,現代藝術院校相比以前的藝術院校,應該具有明顯的自身特色,藝術院校是為了培養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專門型人才的地方,是一個培養學生的藝術修養以及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的地方,所以現代藝術院校的學校環境也應該是教育設計研究的一個領域,通過設計之后,現代的藝術院校的環境更應該體現出傳統文化的源遠流長以及與現代文化的交融性,這是一種文化的氛圍。所以,教育設計研究的第二個目標就是為了創設文化場景,更好的實現傳統與現代的整合,促進學校自身軟件設施的進步。最后,現代藝術院校中的教育設計研究應該是對于人才的要求,之所以開展研究,是因為教育的目的是為了培養全方面發展的人,培養德智體美的綜合進步,教育設計的內容應該是具有針對性的教育,這樣的話就可以培養出更多的藝術類人才,也會為國家培養出更多的具有創新思維的學生。
2我國藝術院校的教育設計研究現狀
2.1培養人才模式單一,目標偏離
許多藝術院校的教育培養的人才都是為了適應應試教育的要求,他們只是為了完成特定的培養目標而開展的教學活動,比如美術教育就是為了讓學生通過接受教育獲得相應的專業支持,從而為以后的學習工作奠定基礎,這樣的教育就是為了單純的培養出美術人才,之后展示自己的教學目標已經完成,所以人才的培養模式就比較單一,就是采用傳統的授課制,主要是教會學生一些系統的理論知識,完成相應的專業教育。這樣的人才培養模式之下,教育的目的就會發生偏頗,教育的目標就成為了對于人才的培養的硬性要求,而不是為了通過藝術教育發展學生的特長,之后培養學生的審美觀和藝術感。
2.2課程結構單一,教材內容老舊
傳統的課程結構是單一的,藝術類學生接受的教育專業性強,課程的結構是單一的,學美術的學生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學習自己的美術課程,學音樂的學生主要是針對于音樂理論知識的學習,課程結構的設置不合理,一些藝術院校的課程結構就是單純的技能訓練,練習學生的美術功底或者是歌唱能力,可是教材確是使用的舊時的版本,不能更好的適應時代的發展,一些教材的內容中的設計理念和設計原理也是針對當時的時代特征的,還繼續沿用至今,會造成學生的審美觀落后。單一的課程結構安排雖然是有利于培養出專業性的人才,可是卻不利于開發學生的其他方面的特性,也不利于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提高,最終培養出的學生是會有自身的缺陷的。
2.3辦學理念落后,教學管理不合理
傳統的藝術院校的辦學理念本身就存在明顯的落后性,隨著時代的發展,教育應是與時俱進的,傳統的辦學理念就是順應國家的號召,按照國家的培養目標培養學生,為國家培養一系列人才。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技術的進步,辦學理念也應該逐步更新,辦學理念應該是培養出創新人才,讓學生自主發展,注重因材施教,培養出專業人才,并且應該發掘學生的興趣所在,這是傳統的藝術類院校應該改進的地方。所謂的教學管理就是學校的教育主管應該根據學生的需要和本地區的社會發展狀況,首先制定出相應的教學計劃,之后按照教學計劃進行教育教學活動,良好管理學生,使學生快樂發展。但是許多的藝術院校的教學管理模式是固定的,強制性要求學生的,沒有針對學生的需要設置課程,沒有制定出合適的教學目標,管理學生的手段多是強制性的,這樣的環境之下,教學管理模式是落后的,不能協調與發展的。
2.4教師隊伍力量薄弱
整體素質較低的教師隊伍成為教學中的不足之處,這樣的背景下,很難培養出有著高素質、高專業水平的、全面發展的人才。教師的素質高低也是教育質量高低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在藝術院校中,許多的教師都在為學校的考評制度而努力,但是都是一些停留在表面上的措施;學校的教師評價制度也會挫傷老師的積極性,老師不能適當的創新;傳統的教師接受的教育就是舊式的,所以教育理念落后;沒有引進具有先進觀念的年輕教師,教師隊伍仍然是不合理的,薄弱的教育力量難以推進整體教育的進步。
3現代藝術院校中的教育設計創新內容
3.1確定培養目標,加強教學管理
現代的藝術院校在教育的設計方面,應該制定明確的培養目標,不只是為了國家培養專業化的人才,更應該是培養素質高的人才隊伍。通過科學的教學管理手段,加強藝術類院校的相關專業的教育,把一些具有專業知識的人才引入到學校之中,對于學校的教學管理工作進行組織、規劃、監督、協調,從而讓學校的培養目標更高質量的實現,教學管理也是先進的。這樣的教學設計是一種創新,是符合現代的教育發展趨勢的。
3.2優化課程結構
現代藝術院校的教育設計應該重視課程結構的合理性,改變傳統的教學內容注重繁難偏舊的學習,注重引入現代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在課程的結構設計上可以是開放與封閉相結合的,不只是培養學生的某一方面的藝術特長,更加注重學生的興趣發展和良好道德品質的養成。課程結構上可以不再是為了應試教育的設計,是為了重視學生的德智體美全方位的發展。現代藝術院校的教育課程結構相比以前是有突破性的進步的,更好的體現出了現代的人本主義的教育理念。
3.3健全教師評價制度,完善教師結構
現代藝術院校的教師評價制度更加注重鼓勵,鼓勵教師提高自身的教育理念、可以參加相應的培訓去完善自己,對于教師隊伍也注重年輕化,積極引入一些年輕的具有創新意識的人才加入到教師隊伍之中,鼓勵教師可以進行自主的研究,為教師提供一個競爭的環境,這樣良好的氛圍之下,更有利于教師完善自己的能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4結束語
現代藝術院校中的教育設計研究是順應時展潮流的,在經濟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下,各國之間的交流密切,現代的藝術院校也可以借鑒其他國家先進的知識經驗,吸取經驗教訓,不斷的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任何一種形式的教育都是為了培養國家的相關人才,藝術教育也是如此。現代藝術院校的教育需要不斷進行創新進步,做好相應的教學設計研究,使得教育環境良好、教育氛圍良好、教育設計領先,從而促進國家的發展進步。
參考文獻
[1]陳漢民.藝術設計教育展望(全二冊)[M].昆明: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2]張華.課程與教學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3).
[3]張妍彥,美國藝術設計的教與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4
作者:沈潔 單位:沈陽師范大學附屬藝術學校